
發展天然氣熱電聯產(chan) 會(hui) 影響能源安全嗎
天然氣來源多元化。天然氣熱電聯產(chan) 使用的氣源有國內(nei) 自產(chan) 氣,也有進口氣,且進口氣戰略方向很多:有從(cong) 西北地區入境的中亞(ya) 天然氣,有從(cong) 雲(yun) 南入境的緬甸天然氣,有從(cong) 東(dong) 北地區入境的俄羅斯天然氣,還有海運來的進口LNG。氣源多元化,促進了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及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可以更好地保障天然氣供應。
天然氣熱電聯產(chan) 項目是氣網、電網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天然氣熱電聯產(chan) 項目具有雙調峰功能,可保障電網、氣網安全運行。一方麵,燃氣輪機的調峰性能優(you) 越,在啟停速率和低負荷運行深度調峰等方麵均優(you) 於(yu) 煤電。天然氣熱電聯產(chan) 項目可深入負荷中心,滿足潮流分布等電網調峰需求,保障電網運行安全;另一方麵,對氣網也具有調峰作用。天然氣的特點是不易儲(chu) 存,壓力過高或過低都會(hui) 影響氣網運行安全,天然氣熱電聯產(chan) 項目相當於(yu) 動態的儲(chu) 氣設施,可根據氣源氣量的供應以及管網的安全運行壓力,快速響應,及時增加或減少用氣量,更好地保障氣網安全穩定運行。
我國發展天然氣以減少煤炭消耗的方向對不對
我國煤炭進口逐年遞增,但汙染治理迫在眉睫。雖然我國煤炭資源儲(chu) 量較為(wei) 豐(feng) 富,但同時也是煤炭消費大國,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70%,僅(jin) 靠國內(nei) 煤炭產(chan) 量遠遠無法滿足需求。自2009年起我國已成為(wei) 煤炭淨進口國,進口量從(cong) 2009年的0.4億(yi) 噸上升到2018年的2.8億(yi) 噸,以平均每年約23%的速度大幅增長。如今我國已成為(wei) 煤炭進口大國,進口煤炭來源從(cong) 印尼、澳大利亞(ya) 、越南等國發展到加拿大、美國、南非等33個(ge) 國家。特別是我國華東(dong) 和華南等地區產(chan) 煤非常有限,高度依賴進口煤炭,而進口煤的波動也直接影響了這些地區的產(chan) 能。同時,燃燒煤炭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凸顯,我國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67%、煙塵排放總量的70%和人為(wei) 源大氣汞排放總量的40%均來自於(yu) 燃煤,因此,以更清潔高效的天然氣代替煤炭的部分產(chan) 能,減輕環保壓力勢在必行。
天然氣熱電聯產(chan) 有助於(yu) 解決(jue) 空氣汙染問題。我國對燃煤發電機組的排放要求越來越嚴(yan) 格,但由於(yu) 需投入大量資金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生產(chan) 運營成本增高。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後,僅(jin) 是改善了煤電機組的常規大氣汙染物的排放,脫硫廢水及報廢後的脫硝催化劑等固廢的處置問題還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jue) 。而且,近年來煤電機組煙氣排放中的可凝結顆粒物對環境的影響也引起了業(ye) 界的高度重視。而天然氣熱電聯產(chan) 機組排放要求比燃煤發電機組更為(wei) 嚴(yan) 格,即使未經處理的煙氣,汙染物含量也低於(yu) 燃煤發電機組排放值,能減少近100%的二氧化硫和粉塵排放量,減少60%的二氧化碳和50%的氮氧化合物排放量,有助於(yu) 減少酸雨形成,舒緩地球溫室效應,從(cong) 根本上改善環境質量。
發展天然氣熱電聯產(chan) 可優(you) 化能源結構。國務院《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提出堅持“節約、清潔、安全”的戰略方針,加快構建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的現代能源體(ti) 係。重點實施四大戰略:節約優(you) 先戰略、立足國內(nei) 戰略、綠色低碳戰略和創新驅動戰略。其中,綠色低碳戰略,要求著力優(you) 化能源結構,把發展清潔低碳能源作為(wei) 調整能源結構的主攻方向。堅持發展非化石能源與(yu) 化石能源高效清潔利用並舉(ju) ,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到2020年,天然氣消費比重達到10%以上,煤炭消費比重控製在62%以內(nei) 。目前我國能源結構仍以煤炭為(wei) 主,目前天然氣僅(jin) 占中國一次能源消耗總量的7.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近16個(ge) 百分點。而從(cong) 全球能源消費來看,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主要一次能源的消費比例較為(wei) 均衡。
天然氣資源稀缺嗎
我國天然氣資源儲(chu) 量豐(feng) 富。根據英國石油公司(BP)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底全球已探明天然氣儲(chu) 量為(wei) 196.9萬(wan) 億(yi) 立方米。中國已探明天然氣儲(chu) 存量呈現穩定增長趨勢,中國常規天然氣資源量大約為(wei) 56萬(wan) 億(yi) 立方米,截至2018年底可開采的資源量為(wei) 6.1萬(wan) 億(yi) 立方米。從(cong) 天然氣產(chan) 量來看,2018年中國天然氣產(chan) 量1615億(yi) 立方米,排名世界第六。另外,我國非常規天然氣儲(chu) 量豐(feng) 富,頁岩氣資源儲(chu) 量全球第一。目前非常規天然氣開發程度較低,但隨著技術進步和石油天然氣體(ti) 製改革的不斷深入,開發低滲透、深層、深水、火山岩等領域大量的品位低、難動用資源的經濟性將逐步顯現,非常規天然氣資源潛力將不斷釋放。美國之所以能實現天然氣淨出口,就是因為(wei) 在頁岩氣開采方麵取得了技術突破。目前,中石化在頁岩氣開采方麵已經具備了比較成熟的技術。相信這些技術會(hui) 在未來幾年迅速推廣開來,天然氣產(chan) 量將會(hui) 得到爆發式的增長。
國際市場氣源充足。在國際LNG市場,美國的液化能力正在快速釋放,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chan) 國,並在2017年成為(wei) 天然氣淨出口國。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2019年初發布的《2018年國內(nei) 外油氣行業(ye) 發展報告》顯示,去年全球LNG出口增量主要來自澳大利亞(ya) 和美國。其中,澳大利亞(ya) 出口量為(wei) 6861萬(wan) 噸,同比增長21.7%;美國出口量為(wei) 2105萬(wan) 噸,同比增長高達63.2%。在2019年5月,國家能源局和美國能源部在我國舉(ju) 辦了中美兩(liang) 國天然氣行業(ye) 的合作論壇,促進兩(liang) 國的天然氣貿易。除了美國,目前的產(chan) 氣大國卡塔爾、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ya) 、印尼等都在投資建設定位於(yu) 出口的液化廠,全球天然氣供應已呈現寬鬆的態勢。
天然氣價(jia) 格高不高
目前,製約天然氣熱電聯產(chan) 的主要因素是國內(nei) 天然氣價(jia) 格較高。近年來全球LNG市場需求總量持續較大幅度增長,由2014年的2.39億(yi) 噸大幅提升至2017年的2.9億(yi) 噸。2017年我國實行“煤改氣”政策,加上國內(nei) 的天然氣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原因,LNG進口價(jia) 格在2017年下半年大幅上漲。但在國際市場上,LNG現貨價(jia) 格一直處於(yu) 較低水平,由於(yu) 國內(nei) 天然氣市場尚未完全放開,儲(chu) 氣設施不完善,造成用戶端價(jia) 格遠高於(yu) 天然氣的國際現貨市場價(jia) 格。2019年以來,國際市場LNG現貨價(jia) 格持續走低,近期到岸價(jia) 僅(jin) 為(wei) 4.4美元/百萬(wan) 英熱(折合人民幣1.5元/立方米),遠低於(yu) 同期國內(nei) LNG接收站的掛牌價(jia) 格及管道氣門站價(jia) 格。
隨著亞(ya) 洲地區部分消費國市場需求出現階段性放緩,國內(nei) LNG接收站等配套設施逐步完善,以及今後數年內(nei) 國內(nei) 外一大批LNG液化站、接收站的建設投運,全球LNG市場在一段時間內(nei) 將維持供給寬鬆局麵, LNG價(jia) 格將趨於(yu) 合理。另外,不能單以價(jia) 格來比較煤炭與(yu) 天然氣的經濟性,煤炭雖然價(jia) 格較低,但廢棄物更多,環保壓力更大,且後續在治理環境方麵需付出更大的代價(jia) 。作為(wei) 優(you) 質高效、綠色清潔的低碳能源,天然氣在降低燃煤帶來的環境汙染與(yu) 社會(hui) 成本方麵有著巨大的價(jia) 值和優(you) 勢。
發展天然氣熱電聯產(chan) 項目應成為(wei) 天然氣利用的重要方向
天然氣發電是發達國家發電的重要組成。我國在天然氣發電方麵仍處於(yu) 起步階段,但目前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已經將天然氣發電作為(wei) 主要能源之一,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占比越來越高,其中美國42%、英國42%、韓國27%。
天然氣熱電聯產(chan) 極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燃煤發電機組中,超超臨(lin) 界參數機組循環效率為(wei) 45%左右;超超臨(lin) 界二次再熱機組的循環效率為(wei) 48%左右。而采用微孔預混技術的GE 9HA燃機,其DLN2.6e燃燒係統實現了微孔預混和全預混燃燒,ISO工況下聯合循環效率可達63%,並且能夠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若以聯合循環+供熱方式運行,綜合能源利用方式則效率更高:在燃燒同等熱值燃料的情況下,損失隻有煤電的一半不到,高品質的能源“電”的產(chan) 出率是煤電的157%,供熱量是煤電的83%(以上數據以9HA.01與(yu) 66萬(wan) 超超臨(lin) 界煤電的最大抽汽供暖能力時的熱平衡計算)。
天然氣熱電聯產(chan) 更適合作為(wei) 城市中心能源點。目前國內(nei) 熱電聯產(chan) 機組主要分為(wei) 燃煤熱電聯產(chan) 機組、天然氣熱電聯產(chan) 機組及生物質熱電聯產(chan) 機組。其中,生物質熱電機組由於(yu) 燃料來源和燃料質量不穩定,不適合廣泛地推廣應用;燃煤機組目前是熱電聯產(chan) 機組的主流,但燃煤機組對環境汙染較大,負荷調節性能差,且係統結構複雜,在更加注重節能減排和能源供給安全的今天,已無法滿足社會(hui) 的發展需要,不應作為(wei) 唯一的熱電聯產(chan) 選項。天然氣熱電聯產(chan) 機組發電耗水僅(jin) 為(wei) 燃煤機組三分之一,占地麵積較燃煤機組少一半以上,無需設置煤場、灰場等存在較大粉塵汙染的附屬設施,係統結構簡單、設備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穩定性及安全性也大大提高。顯然,天然氣熱電聯產(chan) 機組更適合作為(wei) 城市中心能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