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曰調查
日本侵占台灣期間,曾先後進行三次大規模的油田調查,調查油田主要由日本總督府殖產(chan) 局礦務課地質係主持。 該係野外工作分地質礦產(chan) 調查及油田調查隊,每次均有報告及油田地質圖出版。
第一次油田調查始於(yu)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始,延續達4年之久。當時調查人員屬采礦工程師,以礦務課長福留喜之助為(wei) 隊長。參加人員西部油田有森貞藏及吉倉(cang) 次郎二人、東(dong) 部油田有細穀源四郎。其調查結果編成《台灣油田調查報告》一書(shu) ,於(yu) 宣統二年出版。1910年並根據台灣土地調查局測製之二萬(wan) 分之一地形圖,填製各幅油田地質圖,將全島分為(wei) 蕃薯寮、鳳山、台南、鹽水港、嘉義(yi) 、苗栗、基隆、台北、新竹、台中、南投、阿猴、恒春、宜蘭(lan) 、羅東(dong) 、台東(dong) 16個(ge) 行政區。其中以前六區工作最詳。但此係初期勘探工作,比較粗略,調查報告亦屬記錄性質。
第二次大規模調查在1911年(注: 1912年是中國民國元年)以後。 此次係由日本海軍(jun) 省委托商工省地質調查所代為(wei) 勘測,當時派遣去台地質工程師有井上又近、千穀好之助、飯家保五郎、佐藤代止、杉山賢一五人,亦采用分區分工調查製,勘察範圍除中央山脈外幾乎遍及全台。 此次調查多注意於(yu) 油田地層與(yu) 構造,工作比較縝密,所獲甚富。 編成二十萬(wan) 分之一的台灣油田地質概查圖,並附有報告,於(yu) 民國十六年(1927年)出版。 因屬保密資料,未公開發表,外間流傳(chuan) 極少。 此次調查對台灣地層時代與(yu) 分布已有清晰認識,構造亦具粗略概念。
第三次調查仍由殖產(chan) 局礦務課主其事。預定計劃規模甚大,將全台油田分布三期調查,每期各分為(wei) 概查與(yu) 精查二區域。第一期概查區域有竹東(dong) 、苗栗等十區;精查區域有尖山湖、山子腳等八區。第三區概查區域多在中部與(yu) 東(dong) 部,約分為(wei) 三區;精查區域有坑子口、八卦力等十五區。統計西部油田調查總麵積為(wei) 18747平方千米,東(dong) 部油田調查總麵積為(wei) 1144平方千米。此項計劃於(yu) 1927年開始至1945年光複止。第一、二兩(liang) 期已大部完成,第三期因戰爭(zheng) 關(guan) 係僅(jin) 完成極小部分。當時參加調查的共有7人,包括地質係鳥居敬造、六角兵吉、大江二郎、吉田要等人,受委托而參加工作者有丹桂之助、久住久吉等人。各油田均測有分區地形地質詳圖,並分區編有詳明報告,當為(wei) 台灣最重要油田調查資料。已出版油田調查報告書(shu) 有台北之山子腳、尖山湖、清水坑,新竹之苗栗、竹東(dong) ,台中之南投、囯姓,台南之嘉義(yi) 、玉井、新化、小梅,高雄之恒春、旗山及旗山西南部諸油田。1932年至1934年間,海軍(jun) 省在礦區進行了部分精查,由台北帝大地質科主任教授早阪一郎負責,並有該科教員參加。所精查有寶山、八卦力、二尖山、竹頭崎等海軍(jun) 油礦區,參加人員除早阪一郎外,尚有市材毅、富田芳郎、齋藤齊、丹桂之助等人。
實則狂掠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日本明治二十九年),日本開始在出磺坑油田用手鑽開始采油,為(wei) 日據時期采油之嚆矢。 先是日人暫以海軍(jun) 預備油田名義(yi) 封禁,至1897年始歸淺野總一所有。 是年八月,試鑽一井,未久即報廢;1903年又於(yu) 新莊試鑽一井,仍失敗而廢。 同年9月,出磺坑油礦周圍三礦區亦歸室田石油株式會(hui) 社外三名所有。 是年11月,此等油礦企業(ye) 家聯合組織台灣石油試掘組合。
台灣石油試掘組合出磺坑綱式一、二號兩(liang) 油井,1904年相繼成功。第一號井於(yu) 145尺深度,遇第一油層;第二號井於(yu) 是年8月在深度327尺遇第一層油層,認為(wei) 頗有遠景,乃開始詳細調查出磺坑背斜構造地質,同時逐漸計劃擴展事業(ye) 。但1907年後產(chan) 量逐漸減少,遂停采油。
高雄縣千秋寮綱式一號井,深度448米。1908年10月在深度48米、94米、274米、347米深處見天然氣,52米及41米深處見油氣,至1913年9月井廢。1909年,又在六眚溪開鑽綱式一號井,深度571.2米,1913年9月井廢。出磺坑油礦經營權1906年歸南北石油會(hui) 社,1908年又轉移室田會(hui) 社,先後鑽十七井,成績不佳。其後逐年增加新井,至1945年光複前,日本在出磺坑共鑽96口井。
錦水氣田,1914年11月,一號井開鑽,至1946年底共鑽井47口。竹東(dong) 員東(dong) 子背斜,於(yu) 1927年發現,至1942年結束,累計天然氣產(chan) 量為(wei) 8658.1萬(wan) 立方米。1909年發現新營牛山背斜構造與(yu) 天然氣露頭,累計天然氣產(chan) 量為(wei) 12162.9萬(wan) 立方米。六重溪油礦1902年發現油砂及露頭,1936年R1及R2井開鑽,1939年R8井進尺達1038米,日產(chan) 天然氣7000立方米,1939年至1945完鑽18口井,累計天然氣產(chan) 量1826.6萬(wan) 立方米。1906年開始,調查竹頭崎石油地質,本礦前後鑽井7口,累計天然氣產(chan) 量59.3萬(wan) 立方米。
日本占領台灣省後,出磺坑礦場1897年起陸續由淺野總一郎、寶田、南北等會(hui) 社經營,1921年由合並改組的日本石油株式會(hui) 社繼續開采。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日本侵占台灣省長達50年,不但掠奪了台灣省大量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灌滿了戰機、坦克、軍(jun) 艦的油箱,而且以台灣為(wei) 跳板發動了慘絕人寰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zheng) 。日本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