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資訊 » 企業勝經 » 正文

大多數組織變革失敗,問題都在一把手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6-24  來源:世界經理人  瀏覽次數:9221
        CEO的基本職責之一在於,當意識到組織架構不再是創造和傳遞價值的最優解後,引領團隊重新配置組織。

在企業(ye) 組織架構的再設計過程中,CEO必須積極發揮領導作用,這不僅(jin) 是因為(wei) 由此產(chan) 生的變化將對企業(ye) 文化和企業(ye) 員工產(chan) 生深遠影響,還在於(yu) 特定的再設計選擇有可能產(chan) 生嚴(yan) 重意外和不良後果,而降低此類風險所需的全方位視角,唯有CEO才具備。

然而,有不少CEO仍在為(wei) 取得有效成果而苦苦掙紮。這裏有一些具體(ti) 案例。

● 某家企業(ye) 服務供應商的新任CEO,希望更廣泛地重新思考企業(ye) 中心和組織所承擔的作用。對於(yu) 重新調整架構,管理團隊中的每位成員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有人傾(qing) 心於(yu) 自組織團隊,也有人堅決(jue) 要求沿用前東(dong) 家使用過的組織框架,還有人認為(wei) ,本公司就應該隻是若幹小型區域性企業(ye) 的控股機構。管理層意見的不統一,導致即便是最簡單的協調工作,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 某家多邊機構的CEO發起了一項活動,目的是為(wei) 了減少組織各自為(wei) 政的傾(qing) 向。通過與(yu) 管理團隊展開激烈辯論以及召開多次外出會(hui) 議,公司製定了一係列重大決(jue) 策,包括資源共享和擴大CEO管控範圍的相應計劃。但在經曆了某些幕後操縱以後,這些決(jue) 策又被推翻了。

● 某家族工程建築公司的創始人兼CEO在退休後,將權力移交給某位子女。新領導者計劃讓公司的業(ye) 務流程和管理方式走職業(ye) 化之路,但這位退休的創始人想法設法地繞開新任CEO下達命令,導致改善公司運作的努力都化為(wei) 了泡影。

在回顧了過去30年中我們(men) 所經曆過的重大組織再設計,並反思為(wei) 什麽(me) 有些舉(ju) 措不如其他舉(ju) 措有效以後,我們(men) 開始意識到,CEO們(men) 可能會(hui) 陷入以下兩(liang) 種陷阱:一是沒有運用合適的框架,二是在整個(ge) 過程中未能保持足夠的。

在本文中,我們(men) 將介紹一種CEO可采納的係統化組織再設計方法,同時對一些具體(ti) 情況進行探討。

01
組織再設計框架

CEO們(men) 需要了解組織再設計框架的五大總體(ti) 原則。

 

 1. 組織是達成目的的手段

管理者改變組織設計,是期望新的設計能夠更好地幫助公司實現業(ye) 務目標。如果目標含糊或搖擺不定,那麽(me) 有可能在經曆了顛覆性的組織重組以後,公司業(ye) 績依然不會(hui) 有太大改善。

我們(men) 的設計框架之所以首先要確定變革的外部和內(nei) 部驅動因素,這便是原因所在。

 

 2. 最佳設計具有不可知性

可以說,組織設計方麵的選擇,要比業(ye) 務更加困難。

戰略選擇歸根結底是在各種備選方案中選擇一個(ge) ,使得既定目標能夠得到最大化的實現。在製定相應戰略時,領導者需要權衡可掌握的信息、假設和不確定性、資源限製以及自身承受風險的能力。

但組織設計選擇則不然。它們(men) 並非源自數學優(you) 化,而是基於(yu) 對論據權重的判斷,即在眾(zhong) 多設計方案中,你青睞或反對某一方案的理由是否充分?這就是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的設計框架要鼓勵CEO們(men) 去思考各種組織概念的原因。

 

 3. 概念設計先於細節設計——隻有後者才具有廣泛參與性

在概念階段,我們(men) 需要界定新設計的原則。這些原則包括基本的組織變量,尤其是架構方麵(例如,哪裏要集中,哪裏應分散)。

在考量了各種設計概念以後,我們(men) 應該選擇其中一種方案,繼續向前推進,展開細節設計(譬如,在端到端業(ye) 務流程中各職能承擔的角色)。

細節設計應當在管理者和直接相關(guan) 人員的廣泛參與(yu) 下進行:他們(men) 最了解怎樣做才有效,會(hui) 圍繞設計結果來運作,而且可以充當宣揚變革的“大使”。

不過,這種參與(yu) 式的做法很少用於(yu) 概念設計,因為(wei) 此類設計往往需要參與(yu) 者熟悉公司願景和戰略選擇(通常還處於(yu) 保密階段),避免與(yu) 公司各職能部門的命運產(chan) 生利益衝(chong) 突,另外決(jue) 策過程還必須講求速度,一定要快。

 

 4. 組織設計通過深思熟慮的大重組和隨機應變的小調整而不斷改進

深思熟慮型戰略和隨機應變型戰略的概念牢牢地紮根於(yu) 戰略製定的原則中。高管層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決(jue) 定對組織進行重大重組,然後在具體(ti) 執行過程中展開一係列微調,以彌補原始設計不可避免的缺陷。

 

 5. 針對設計的驗證隻有在“第一天”啟動之後才能見分曉

“第一天”代表了經過批準的細節設計開始正式啟用的時刻,再設計開始直接影響到很多人的日常工作:做什麽(me) ,怎麽(me) 做,和誰一起做。

為(wei) 了保護管理層的信譽、尊重員工和不影響業(ye) 務,上述過程應當盡可能少出錯。這也就是為(wei) 什麽(me) 早在“第一天”之前就啟動周密的如此重要的原因。絕不能讓員工對於(yu) 自己在重新設計後的組織中所處位置一無所知。

20240611_MA_LS_01_01

02
CEO的持續參與為何至關重要

在戰略製定過程中,CEO完全可以通過臨(lin) 時幹預的方式保持參與(yu) ,比如參加高管的外出會(hui) 議,在指導委員會(hui) 中擔任領導角色,或者向董事會(hui) 匯報工作。

另一方麵我們(men) 發現,在組織設計工作中,最高效的CEO幾乎每天都在關(guan) 注整個(ge) 進程的最新進展,自始至終毫不懈怠。

他們(men) 這樣做的原因之一在於(yu) ,這相當於(yu) 提供了一個(ge) 機遇,使得他們(men) 能夠圍繞著量身定製型設計,形成自己獨有的思路,並有可能從(cong) 根本上改變自身的思維模式。

他們(men) 會(hui) 花時間來讓自己的想法成熟起來,由於(yu) 不存在單一的最佳設計,最終的選擇是對大量有效備選方案進行大致的定性判斷。

CEO之所以始終參與(yu) 組織再設計的過程,也是因為(wei) 他們(men) 意識到,組織設計過程是不允許犯錯的。

每個(ge) 階段的成果都建立在前一階段所做選擇的基礎之上,逐漸會(hui) 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yu) 其中。在這一過程中,圍繞著角色、邊界、路線、人員、數量和其他因素,各種或公開或隱秘的不起眼的承諾會(hui) 越來越多。

被迫走回頭路令人感到痛苦,部分原因就在於(yu) 它是在眾(zhong) 目睽睽之下發生的。如果說戰略製定就如同植樹,那麽(me) 組織設計就像是在種草:它的效果立竿見影,無處不在,且亟待關(guan) 注。

CEO需要日常參與(yu) 的第三點原因在於(yu) ,這樣做可以幫助在組織內(nei) 部樹立起對於(yu) 新設計的認同。一些卓有成效的CEO堅持充分參與(yu) 設計工作成果的溝通,他們(men) 並不隻是做“給全體(ti) 員工發備忘錄”這樣的表麵文章,而是與(yu) 執行人員現場交談。唯有親(qin) 身投入到實際的設計工作中來,他們(men) 才能令人信服地獲得員工的認同。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CEO需要日常參與(yu) 到設計流程中來,是因為(wei) 他們(men) 認識到,人與(yu) 人之間的互動最終將決(jue) 定組織的成敗。全麵參與(yu) 設計流程為(wei) 這些CEO們(men) 提供了一個(ge) 獨特的機會(hui) ,讓他們(men) 能夠觀察並影響直接下屬以外的其他業(ye) 務人員。

03
領導不力如何破壞再設計進程

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也發現,某些領導者無力全盤掌控上述再設計過程。在這種情況下,他們(men) 的弱點往往體(ti) 現出以下四種特征之一:三心二意、姑息遷就、優(you) 柔寡斷和權力削弱。

 

 1. 三心二意型CEO

戰略製定工作的誘因往往是明確的,但組織設計工作的觸發有可能是來自某些利益相關(guan) 者的遊說,而非明確的業(ye) 務需求。在某些情況下,管理團隊或董事會(hui) 成員可能會(hui) 提出某種擔憂。

CEO起初或許不覺得這種擔憂很重要,也不太願意發起變革,但出於(yu) 滿足利益相關(guan) 者的要求以結束爭(zheng) 論的想法,他們(men) 最終會(hui) 同意考慮組織再設計。不過私下裏,他們(men) 認為(wei) 這些計劃將無疾而終。又或者,這位CEO對組織再設計的動機感到困惑、不清楚或諱莫如深,於(yu) 是將其丟(diu) 給項目團隊來自行腦補。還有在某些案例中,CEO自願或非自願地選擇了離職。

在所有這些情況下,CEO都沒能在項目開始時全心全意投入,從(cong) 而導致項目開局不利。

 

 2. 姑息遷就型CEO

組織的每一次轉型都需要采取謹慎的變革管理,即通過深思熟慮的活動將公司從(cong) 目前狀態推向期望的未來狀態,並幫助員工接受變革。然而,CEO們(men) 在要求人們(men) 參與(yu) 其中時可能會(hui) 表現過度,導致流程過於(yu) 複雜,當中涉及了太多步驟、參與(yu) 者和審批環節。

例如,邀請更多的人發表意見,而不是直接凍結流程,就會(hui) 導致設計階段過分拖延。旨在表達傾(qing) 聽意願的安撫行為(wei) ,往往出發點是好的,意在管理好利益相關(guan) 者,但同時也可能體(ti) 現出CEO本人對於(yu) 設計概念的不確定性。

 

 3. 優柔寡斷型CEO

不善於(yu) 決(jue) 策或無法做出果斷決(jue) 策的CEO雖然罕見,但並非不存在。如果某位經理拒不執行團隊在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jue) 策,而擺出“死也不會(hui) 同意”的架勢時,優(you) 柔寡斷型CEO最典型的做法是選擇屈服。

出於(yu) 對負麵影響的恐懼,CEO們(men) 有時會(hui) 在最後關(guan) 頭做出妥協。在這樣的組織中,事情的發展完全不以CEO的意誌為(wei) 轉移。

 

 4. 權力削弱型CEO

公司治理上的缺陷會(hui) 讓CEO難以全盤掌握再設計過程。在CEO不兼任董事會(hui) 主席的公司,董事會(hui) 可能會(hui) 幹預CEO對組織再設計工作的處理。在私營企業(ye) 中,已退休創始人等把握實權的董事會(hui) 成員,也可能會(hui) 插手組織設計工作,跳過CEO、保護老部下或以其他方式擾亂(luan) 有序進程。

這種對CEO權力的削弱——無論是在概念設計、細節設計還是過渡階段——通常都會(hui) 被低層管理人員看在眼裏,因而極具破壞性。

在此,我們(men) 建議那些有計劃開展組織再設計工作的CEO們(men) ,應認真考慮上述領導不力的局麵。他們(men) 應從(cong) 自身特質和限製其領導力發揮的環境因素這兩(liang) 方麵,去評估自身弱點,然後再思考如何克服這些弱點。

例如,他們(men) 可以先問自己四個(ge) 問題。

● 我是否完全相信這一計劃?

● 我是否願意傾(qing) 聽他人正確的建議,避免行動偏離軌道?

● 我是否準備好在必要時做出艱難的決(jue) 定並堅持到底?

● 我是否掌控了所有能為(wei) 我所用的力量?

如此深刻的自我反省非常重要,因為(wei) 一旦CEO們(men) 了解了自己在領導這一關(guan) 鍵變革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他們(men) 就可以努力減少弱點。

20240611_MA_LS_01_02

設想一下,假如某位CEO知道自己易於(yu) 姑息遷就,他就會(hui) 意識到:在概念設計階段,他應該與(yu) 少數高級管理人員進行磋商;在過渡階段,他應該采取一種“要麽(me) 遵循,要麽(me) 解釋”的流程(即與(yu) 概念設計相悖的任何偏差,都必須得到解釋,且隻有在獲得概念審批方的批準後才能被接納),並對設計工作實施凍結,向員工保證公司將在設計方案重新啟動後,根據需要對其進行修正。

我們(men) 曾為(wei) 一家工業(ye) 公司的CEO提供過谘詢服務。對方承認在自己身上能看到權力削弱型和優(you) 柔寡斷型CEO的某些影子。不過,他通過一些巧妙方式,彌補了這些可能會(hui) 破壞再設計進程的弱點。

● 這位CEO經常需要出差,因此他任命了一位具備互補技能的首席變革官。對方需要與(yu) 他保持密切合作,並負責總部的項目日常事務。不過,整個(ge) 再設計工作還是由這位CEO負責。

● 這位CEO提議,在概念設計階段,由公司的提名及薪酬委員會(hui) 擔當起指導委員會(hui) 的職責。這相當於(yu) 為(wei) 董事會(hui) 主席提供了一個(ge) 管理渠道,董事會(hui) 主席對於(yu) 運營事務的頻繁幹預,有時會(hui) 削弱CEO的作用。

● 當概念設計階段的成果得到提名及薪酬委員會(hui) 的正式認可和董事會(hui) 的批準以後,CEO就可以在細節設計階段,更從(cong) 容地去實施“要麽(me) 遵循,要麽(me) 解釋”規則。為(wei) 避免設計概念在潛移默化中產(chan) 生變化,與(yu) 概念相悖的任何偏差,都必須再次經過委員會(hui) 的審核。

● 這位CEO鼓勵公司各分支機構和職能部門分別任命一位過渡階段大使。這些代表人物通常來自相應分支機構和職能部門的管理團隊,並參與(yu) 過細節設計階段的工作。他們(men) 需要每個(ge) 月與(yu) 首席變革官會(hui) 麵,相互分享進度信息。

● 在組織設計正式啟用之前,這位CEO使用了一個(ge) 簡單的追蹤係統,來監控一係列具體(ti) 過渡目標的進展情況。他會(hui) 定期審查完成度百分比的統計數據,並按照分支機構和職能部門予以公開發布。此舉(ju) 產(chan) 生了一些健康的同事壓力,有助於(yu) 維持變革進程中的前進動力。

上述案例表明,對於(yu) CEO而言,事先坦誠地反省自身弱點,采取一些能夠防止組織再設計偏離正軌的行動,是非常值得的。

持續的組織再設計是企業(ye) 運營中的常態化事件。在大多數情況下,盡管再設計工作往往會(hui) 耗費大量額外的時間、資源和精力,但考慮將其提上日程依然存在著充分的商業(ye) 理由。再設計要想取得成功,CEO的全力以赴是必不可少的。

不過,即便有了全情投入,再設計工作也常常會(hui) 誤入歧途。CEO可能缺少適當的設計框架,或者在整個(ge) 過程中無法保持足夠的領導力。

所以,他們(men) 應該從(cong) 評估自己的弱點開始。除此之外,這些CEO們(men) 還必須想方設法展現出自己對於(yu) 組織再設計工作滿腔熱情、不容置疑、行事果斷,並最終掌控一切。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企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