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資訊 » 企業勝經 » 正文

臉都不要了!企業家,瘋狂做網紅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6-24  來源:微信公眾號 技術領導力  瀏覽次數:9353
 現在的企業家,一半已經成為網紅,一半在成為網紅的路上。話雖然有點誇張,但企業家爭當網紅的趨勢卻在如火如荼地真實發生著。看看最近,周鴻禕頻頻霸榜熱搜,劉強東推出數字人“采銷東哥”;蔚來的李斌也開啟了抖音直播首秀…為什麽企業家“臉”都不要了,搶著當網紅,K哥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01
商人逐利:不是臉麵不重要,
而是做網紅太賺錢

1、,價值上億

當前,網紅和企業(ye) 家這兩(liang) 種身份的互相滲透,正變得越來越明顯。當小楊哥、辛巴這些“純血”網紅們(men) ,開始努力給自己貼上企業(ye) 家的標簽時,不少企業(ye) 卻開始食髓知味,利用自己的天然IP優(you) 勢,跨圈當起了網紅。

最早玩明白的非雷軍(jun) 莫屬,從(cong) 當年火遍全網的“Are you ok ”熱梗,到“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的金句,再到每次都成為(wei) 熱榜榜首的產(chan) 品發布會(hui) ,這位鬥誌拉滿,持續創業(ye) ,被稱為(wei) 雷布斯、雷斯克的雷總,從(cong) 來都是流量的寵兒(er) ,走到哪裏,都自帶潑天流量。以4月18日,雷軍(jun) 現身小米北京交付中心的直播為(wei) 例,雷總還未現身,線上就有十幾萬(wan) 人候著了,一場直播下來,獲讚1.99億(yi) ,新增粉絲(si) 83萬(wan) ,難怪讓一直對雷軍(jun) 營銷能力頂禮膜拜的周鴻禕,羨慕嫉妒恨地驚呼“雷軍(jun) 給小米創造了市場影響力,至少超出十億(yi) 廣告費。”

國內(nei) 像雷總一樣,可以用一句話製造一個(ge) 熱點的大IP,華為(wei) 的餘(yu) 承東(dong) 絕對算得上一個(ge) 。他的一句“遙遙領先”,把華為(wei) 手機三年來受的窩囊氣,轉化為(wei) 內(nei) 心的自豪感,成為(wei) 全民熱詞,讓無數國人產(chan) 生共鳴,製造了手機還沒正式上市就已經賣斷貨的“名場麵”。餘(yu) 承東(dong) “遙遙領先”四個(ge) 字的威力,絕對抵得過一個(ge) 頂尖的公關(guan) 團隊,稱其為(wei) “一字萬(wan) 金”也不為(wei) 過。

當然,國外的馬斯克更是個(ge) 中高手,他早在2021年就在當時的推特上發文:“我正在考慮辭去我的工作,全職做一個(ge) 網紅…”雖然是一句戲言,但馬斯克對IP價(jia) 值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後來幹脆收購推特,變成了自己的“X”,如今坐擁逾1.8億(yi) 粉絲(si) 的他,但凡在上麵敲一行字,就能引來全世界的關(guan) 注,其營銷價(jia) 值更是難以估算。

2、商業的本質是:流量

李嘉誠先生曾有句名言,買(mai) 房投資最重要的三點,就是地段、地段、地段。如今的網絡社會(hui) ,“流量”就是新經濟形態下的“地段”,是一切商業(ye) 的本質。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nei) 移動互聯網月活用戶體(ti) 量,已高達12.24億(yi) ,全網月人均使用時長約為(wei) 160小時。這樣的市場規模,這樣的用戶黏著度,以及當中蘊含的無限價(jia) 值,誰看了都會(hui) 心動。

舉(ju) 兩(liang) 個(ge) 最典型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羅永浩是“資深網紅”,他的“6億(yi) 真還傳(chuan) ”更是為(wei) 廣大網友津津樂(le) 道,敬他是條漢子。但在老羅手機創業(ye) 失敗,身背巨額負債(zhai) 時,真正挽救了他、讓他成為(wei) “真漢子”的,正是流量。

另一個(ge) 靠流量“重生”的典型例子,就是俞敏洪的新東(dong) 方。當年的雙減政策,殺了教培行業(ye) 一個(ge) 措手不及,害得新東(dong) 方股價(jia) 暴跌,又是遣散員工,又是捐贈桌椅,一副大廈將傾(qing) 的末路模樣。幸虧(kui) 老俞帶領新東(dong) 方及時調整戰略,並把新東(dong) 方在教培領域多年積累的品牌聲譽,充分轉化為(wei) 流量,進軍(jun) 直播電商領域,再加上各種因緣際會(hui) 下,董宇輝橫空出世,迅速成為(wei) 頭部頂流,進一步幫新東(dong) 方鎖住流量,穩住陣腳,才讓這個(ge) 昔日教培巨頭慢慢渡過了危機。

當今商業(ye) 界,靠流量起死回生的企業(ye) 或大佬,遠不止老羅和新東(dong) 方。離婚後被當當“淨身出戶”的李國慶、張蘭(lan) 汪小菲母子的麻六記等等,從(cong) 本質上說,都是靠流量鹹魚翻身,並賺的盆滿缽滿。

3、放下麵子去賺錢,企業就有希望了

周鴻禕曾教給企業(ye) 家3條做網紅的“法寶”:一是企業(ye) 家和外界溝通時,要放下自我;二是說真話,態度一定要真誠;三是要接受外界批評和質疑,受得了罵。幾乎每一條都要求企業(ye) 家,要放下麵子,彎下腰身,用平等甚至謙卑的心態和用戶溝通交流。

周鴻禕自己身體(ti) 力行,給很多還沒想通的企業(ye) 家打了個(ge) 樣。試駕各款智能電車、隔空懟賈躍亭、拍外座駕邁巴赫、北京車展鏈接各路大佬,繼續狂攬流量,繼續向自己定下的“今年超過1000萬(wan) 粉絲(si) ”的目標,堅定進發。

老周的網紅之路,之所以如此執著,除了認知外,也和他所麵臨(lin) 的現實壓力有關(guan) 。360公司2023年年報,營收90.55億(yi) 元,淨利潤虧(kui) 損4.92億(yi) 元。眼下,成為(wei) 網紅、跟上時代步伐,提升資本市場對360公司的預期,不失為(wei) 一個(ge) 良策。


02
存量時代:誰有流量,
誰就能開啟財富大門

1、枯竭,創始人IP是新流量密碼

據艾瑞傳(chuan) 媒報告顯示,阿裏、京東(dong) 、華為(wei) 、美團等互聯網頭部大廠的獲客成本日益高企,近幾年的平均獲客成本更是直逼 500 元大關(guan) ,是 2014 年的 7 倍之多。大廠尚且如此,那些沒有品牌背書(shu) 能力的中小互聯網企業(ye) ,當然更好不到哪裏去。

困境之下,倒逼出了“創始人IP”這個(ge) 新流量密碼。以京東(dong) 推出數字主播“采銷東(dong) 哥”為(wei) 例,劉強東(dong) 的數字分身“東(dong) 哥”上場僅(jin) 40分鍾,直播間觀看人數已經遠超1300萬(wan) ,刷新了京東(dong) 超市采銷直播間開播以來,觀看人數的新紀錄;直播時段用戶平均停留時長,是日常均值的5.6倍,全場直播累計成交額破5000萬(wan) 元。這還隻是強哥的“數字分身”,如果強哥親(qin) 自下場,這數字肯定更炸裂。

2、創始人的人格魅力,做IP更易成功

經曆多年移動互聯網的洗禮,大家看膩了搞笑段子、顏值主播,那些有經曆、有思想、接地氣的企業(ye) 家,成了等待挖掘的金礦,也更容易打造自己的IP。相較於(yu) 普通網紅,他們(men) 擁有更強大的個(ge) 人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能輸出更多有價(jia) 值、有內(nei) 涵的認知或幹貨。因此,他們(men) 也能夠更多地獲得平台流量的支持,贏得更多曝光機會(hui) ,進而吸引更多的粉絲(si) ,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比如,張朝陽做了3年的線上物理課,已經持續出圈,成為(wei) 熱搜常客,讓人看到了“企業(ye) 家”身份之外,更純粹、更具“學術”色彩的張朝陽。雖然他講的量子力學、天體(ti) 物理、狹義(yi) 相對論,很多網友不一定聽得懂,但一點不妨礙這個(ge) 極具個(ge) 人色彩的“創始人IP”的成功。更為(wei) 重要的是,這個(ge) IP還在“知識直播”方向上打好了樣,建立了一套模式和標準,並“裂變”出了一大批高知博主、教授博主,很好地拓展了搜狐視頻直播的寬度和深度。

3、掌握新時代的語言,更好地跟用戶交流

企業(ye) 家搶當網紅,背後另一個(ge) 重要原因,是大佬們(men) 看到了新時代下,企業(ye) 與(yu) 用戶交互的方式和渠道,發生了曆史性的顛覆和改變。在競爭(zheng) 激烈內(nei) 卷加劇的背景下,社會(hui) 已悄然進入消費者主權時代。企業(ye) 和企業(ye) 家手裏,已經沒什麽(me) 可以“居高臨(lin) 下”的牌可以打了。

在流量經濟和個(ge) 性化精準推送的技術加持下,直播和短視頻已經代替傳(chuan) 統貨架和櫥窗,成為(wei) 用戶停留和消費的新入口。用戶被動等著企業(ye) 產(chan) 品宣傳(chuan) 、露出的時代結束了,反而要逼著企業(ye) 家主動站出來,搶平台、搶流量,努力卡位,想方設法吸引用戶,用用戶感興(xing) 趣的方式和語言跟用戶對話,並努力打造一個(ge) 用戶能夠接受,並願意“買(mai) 單”的人設或形象,從(cong) 而吸引用戶的長期關(guan) 注和追隨,為(wei) 企業(ye) 贏得更大的利益。

在新時代下,獲取流量,不隻和變現有關(guan) ,同時也是企業(ye) 形象、企業(ye) 家形象的重塑,同時還是“企業(ye) 直通客戶”這一新“對話模式”的構建的過程。對企業(ye) 和企業(ye) 家來說,都至關(guan) 重要。掌握新時代的語言,能夠更好地跟用戶交流,也就成了他們(men) 的標配和基本素養(yang) 。


03
中小企業老板,去做網紅吧

 

1、燒錢獲客的時代結束了,現在要靠內容驅動增長

綜合當前的經濟環境、技術環境和商業(ye) 環境,基本可以認定,企業(ye) 靠燒錢獲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而獲取流量的新支撐點,必然是內(nei) 容驅動。

以K哥自身的經曆為(wei) 例。近一兩(liang) 年來,K哥的谘詢公司,給多家科技企業(ye) 就內(nei) 容驅動增長等方麵,提供谘詢和培訓服務。幾乎所有的客戶企業(ye) ,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以小博大”,用最少的資源,撬動了最大的流量,為(wei) 企業(ye) 和產(chan) 品的宣傳(chuan) 和露出,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比如,K哥一篇20W+閱讀量的文章,直接給商湯科技的“小浣熊”產(chan) 品帶去3千注冊(ce) 用戶;為(wei) 禪道軟件所做的視頻和文字專(zhuan) 訪,傳(chuan) 播量遠超10W+,讓該企業(ye) 的產(chan) 品和品牌,麵對垂直用戶,得到充分且有效的傳(chuan) 播。

靠內(nei) 容驅動增長,將是未來的主要趨勢,K哥對此深信不疑,也將研發更多的文字和視頻產(chan) 品,為(wei) 更多有需要的中小企業(ye) 賦能。

 

2、新個體的時代,來了

可以懷疑大佬的動機,但不要懷疑大佬的眼光。那麽(me) 多企業(ye) 家放下身段甘當網紅,是因為(wei) 他們(men) 敏銳地洞察到,新個(ge) 體(ti) 時代已經來了,每個(ge) 人都有必要打造自己的IP,在無遠弗屆的流量世界為(wei) 自己掙“一杯羹”。企業(ye) 家如此,普通人都要如此。

K哥就是為(wei) 自己打造IP的新個(ge) 體(ti) 。從(cong) 上市公司高管,到全網擁有幾十萬(wan) 精準粉絲(si) 、在垂直領域頗具影響力的IP。K哥雖然不敢自稱大V,但卻通過這個(ge) IP給自己換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和影響力,自媒體(ti) 不僅(jin) 給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還讓我擺脫了打工人“手停口停”怕失業(ye) 、怕裁員的窘境。說穿了,這些都是拜個(ge) 人IP,以及由此帶來的流量所賜。

大佬難以對標,但K哥的案例你們(men) 還是可以效仿一下的。麵對新時代,好好思考、盡快著手,開始打造自己的IP吧。

 

3、流量,解決了低成本、持續獲客的問題

流量的獲取或維係,表麵上看是“技術”,但本質上卻是“信任”。而信任的建立卻是世界上最難的事之一,它需要“長期的確定性”來慢慢構建。因此,打造個(ge) 人IP也必然是一個(ge) 長期的過程,要用時間為(wei) 你築基打底。但這種信任一旦建立,你的流量就會(hui) 變得異常有價(jia) 值。

還以K哥為(wei) 例,K哥的文章都是用心的高質量輸出,時間久了讀者都能感受的到,因此,K哥公眾(zhong) 號文章的推送打開率和完讀率都非常高,因為(wei) 粉絲(si) 們(men) 相信K哥出品的質量。此外,還有很多企業(ye) 家、老板們(men) 長期讀我的文章,最終成為(wei) 我的客戶,給K哥帶來更大的收益和回報。本質上,這些都是信任的“回饋”。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越來越多的企業(ye) 家會(hui) 跟隨雷軍(jun) 、周鴻禕的腳步,奔赴流量戰場,跑馬圈地,撬動更大更多的流量紅利。K哥也希望,更多普通人也要具備前瞻意識和危機意識,丟(diu) 掉不必要的糾結和內(nei) 耗,盡快打開自己的“網紅進度條”,在充滿不確定因素的當下,這很有必要。如果有需要,K哥也願意和大家分享“IP進化之路”上的經驗心得,一起加油吧!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企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