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動服務“六大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能源革命、製造強國、脫貧攻堅戰略。
積極打造“六大平台”:長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和水庫群聯合運行調度平台、共抓長江大保護項目實施平台、引領中國水電全產(chan) 業(ye) 鏈“走出去”平台、海上風電等新能源規模化開發平台、清潔能源領域產(chan) 融對接平台、水電工程庫區扶貧開發平台。
充分發揮“六個(ge) 作用”:在促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發揮基礎保障作用,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幹主力作用,在帶領中國水電“走出去”中發揮引領作用,在促進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升級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深化國有企業(ye) 改革中發揮示範作用,在履行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方麵發揮表率作用。
妥善處理“三個(ge) 關(guan) 係”:妥善處理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之間的關(guan) 係,妥善處理經營性職能和公益性職能之間的關(guan) 係,妥善處理市場化經營與(yu) 履行社會(hui) 責任之間的關(guan) 係,確保政治效益、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三者之間的統一。
努力實現“三大引領”:引領全球水電、成為(wei) 全球水電行業(ye) 可持續發展的引領者,引領中國水電“走出去”、成為(wei) 中國水電全產(chan) 業(ye) 鏈“走出去”的引領者,引領海上風電、成為(wei) 海上風電等新能源創新發展的引領者。
努力完成“五大轉變”:實現由建設重大工程向真正的市場主體(ti) 轉變,由單一的水電企業(ye) 向世界領先的清潔能源集團轉變,由主要麵向國內(nei) 向麵向國內(nei) 國際的清潔能源跨國集團公司轉變,由“建設三峽、開發長江”向“管理三峽、保護長江”轉變,由建設偉(wei) 大工程向建設偉(wei) 大企業(ye) 轉變。
積極向“兩(liang) 端延伸”:推動公司產(chan) 業(ye) 鏈向水資源開發保護與(yu) 配售電業(ye) 務“兩(liang) 端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