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進入速度經濟時代,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特征是“速度成為生產力”。速度生產力最明顯的特征是,每個行業都存在著某些“核心要素”,這些核心要素一旦被某些企業家通過創新引入業務,就會導致這個行業的客戶價值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EMAIL之於郵局,網購與團購之於大賣場,蘋果模式之於手機,海底撈式服務之於餐飲業,“物業稅”之於房地產,這些關鍵要素都會導致行業發生“十倍速變化”。
“十倍速變化”的結果,是一批固守傳統業務模式的領導者倒下,同時一批把握了行業核心要素的新領軍公司的崛起:
●比如手機不再是簡單的通訊工具,而是“個(ge) 人移動應用平台”。這一核心要素導致了摩托羅拉與(yu) 諾基亞(ya) 的倒下,蘋果與(yu) HTC的崛起,而蘋果則直接拯救了聯通高端業(ye) 務,讓聯通擁有了大批高端商務人群。
●比如家具不再是“家庭生活設施”,而是“體(ti) 現自我的生活方式”,這一核心要素導致了傳(chuan) 統家具巨頭的倒下,宜家家居開遍全球。
●比如老板不再是經營企業(ye) 的所有者,而是“企業(ye) 家精神的體(ti) 現”,這一核心要素將會(hui) 導致一批投機保守的企業(ye) 家(如溫州企業(ye) 家群)的倒下,導致海底撈這樣一批“創新服務模式”公司的崛起。
在我看來,速度經濟時代之所以成為(wei) 時代的趨勢,說到底是兩(liang) 大因素引起的:
第一是技術的變革,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興(xing) 起,導致了生活方式與(yu) 消費方式的改變。
第二是全球化的市場競爭(zheng) ,加快了企業(ye) 之間的優(you) 勝劣汰。
一句話,移動互聯網在改變消費者,全球化競爭(zheng) 正在改變市場格局,中國企業(ye) 家如果不積極應對移動互聯網的挑戰,不在全球背景下重新思考自己的產(chan) 業(ye) 位置,比如中國出口型企業(ye) 麵對人民幣升值難以為(wei) 繼,說到底是我們(men) 自己的競爭(zheng) 力不夠,並不完全是個(ge) 成本問題。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我強烈建議中國的企業(ye) 家都來研究一下蘋果成功的邏輯。當大家都認為(wei) iphoness4S明顯新意不足,難以支撐蘋果的市場繁榮景象,我看到的是在一周之內(nei) ,蘋果iphoness4S銷售了四百萬(wan) 台,如果我們(men) 以一台平均250美元計算,蘋果一款產(chan) 品在一周內(nei) 的銷售額就是10億(yi) 美元。顯然,蘋果iphoness4S的價(jia) 值已經不再是手機的價(jia) 值,因為(wei) 沒有人會(hui) 因為(wei) 通訊功能花高價(jia) 排隊去購買(mai) 這樣一個(ge) 產(chan) 品,那到底是什麽(me) 原因讓全球消費者如此著迷蘋果產(chan) 品?
回答是消費者購買(mai) 的是蘋果的“創新價(jia) 值”。
當所有的手機廠商都認為(wei) 手機的外形設計與(yu) 工藝走到盡頭,把精力集中在產(chan) 品線與(yu) 產(chan) 品功能的擴展上,比如諾基亞(ya) ,三星就是這樣做的。但蘋果不隨波逐流,蘋果隻做了一款手機,這款手機隻滿足了消費一個(ge) 需求,那就是通過蘋果手機,消費者真正的掌控了自己對時間價(jia) 值的理解:是下載一款遊戲來打發時間?還是通過微博來與(yu) 世界溝通?還是閱讀電子郵件?一切取決(jue) 於(yu) 你!
同樣,ipads也再造了蘋果對速度經濟邏輯的深刻理解:當無數的計算機企業(ye) 急於(yu) 去做“上網本”賺錢的時候,蘋果推出了平板電腦這樣一個(ge) 類似玩具的新品類。
現在我們(men) 大家都懂得了,ipads為(wei) 什麽(me) 可能替代筆記本計算機?為(wei) 什麽(me) 很多過去不用計算機的人,現在隨身帶著ipads?因為(wei) ipads是一個(ge) 可以將思想隨時記錄,隨時交流的平台,更是一個(ge) 客戶可以通過下載應用軟件,通過郵件來自由支配自己時間的平台。
試想一下吧,ipads作為(wei) 一個(ge) 隨時隨地的思想伴侶(lv) ,與(yu) 筆記本計算機作為(wei) 一個(ge) 強大的辦公工具,誰將是最後的勝利者?顯然ipads可以替代筆記本計算機,但筆記本計算機卻無法替代ipads。這就是蘋果勝利的基本邏輯。
事實上,如果我們(men) 從(cong) 更大一個(ge) 範疇去分析蘋果現象,會(hui) 發現蘋果成功的邏輯遠比上麵所談的現象更深刻得多。要知道,當年微軟打敗蘋果,被稱為(wei) “開放平台”打敗了“封閉平台”的典範,但現在明顯蘋果打敗了微軟,蘋果並沒有改變自己封閉的邏輯,那又為(wei) 什麽(me) 是“封閉戰勝了開放”?
蘋果代表的是人類組織的進化邏輯,絕大多數的人類組織都是封閉的,比如宗教是封閉的,親(qin) 情也是封閉的,朋友圈也是封閉的,甚至公司組織都是封閉的。
為(wei) 什麽(me) 要封閉?所謂組織無非是建立在目標之下自願服從(cong) 的群體(ti) ,封閉確定的是組織邊界,有邊界才有所謂的知識產(chan) 權,而人類進化最重要的突變力量,就是知識在代際之間的傳(chuan) 遞代替了經驗傳(chuan) 遞,從(cong) 而使人類獲得了積累的力量。
製度產(chan) 權經濟學早已證明,沒有產(chan) 權的任何創造都會(hui) 導致交易成本的升高,從(cong) 而導致大家去競爭(zheng) “占便宜”,而不是去競爭(zheng) 創造。蘋果邏輯體(ti) 現的正是這種產(chan) 權思想,在蘋果的體(ti) 係中,任何有價(jia) 值的知識成果都是有價(jia) 格的,消費者應當為(wei) 消費優(you) 秀的知識而付費。
有了這樣的分析,我們(men) 學習(xi) 蘋果就上升到一個(ge) 新的高度——公司競爭(zheng) 的到底是什麽(me) ?
我認為(wei) 蘋果最偉(wei) 大的地方在於(yu) 證明了,公司競爭(zheng) 的其實是內(nei) 部的知識創造力!而公司內(nei) 部知識創造力需要一個(ge) 外部的市場機製,這就是蘋果的APP市場機製,感謝蘋果,它不僅(jin) 為(wei) 自己創造了這樣一個(ge) 機製,同時也為(wei) 無數的軟件公司創造了這樣一個(ge) 平台!
想想幾年前吧,當惠普,聯想這些PC巨頭在競爭(zheng) “上網本”的時候,蘋果卻選擇了創新ipads這樣偉(wei) 大的產(chan) 品。
我在想,也許企業(ye) 家精神就是這樣一種精神吧?當行業(ye) 中的很多同行還在競爭(zheng) 利潤的時候,真正的企業(ye) 家已經在競爭(zheng) 未來了。因為(wei) 如果有了未來,沒有錢,可以通過合作與(yu) 找到資本來幫助你,但如果隻有錢,而沒有了未來,那手中的錢終究會(hui) 被淘空。
蘋果就是選擇了競爭(zheng) 未來的一家公司。我覺得,對於(yu) 中國的很多公司來說,經營公司的思維方式是到變一變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