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資訊 » 企業勝經 » 正文

成功是企業的敵人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5-22  瀏覽次數:742

       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說,成功可能與(yu) 失敗一樣有害。企業(ye) 非常成功的時候會(hui) 不斷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這些“疾病”會(hui) 侵害那些原本令企業(ye) 成功的因素。

例如,盈利極佳的企業(ye) 往往會(hui) 放任官僚主義(yi) 像病毒一樣擴散。官僚主義(yi) 不僅(jin) 會(hui) 增加運營成本,還會(hui) 阻礙企業(ye) 變革,最終令企業(ye) 固步自封。

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曾在幾十年的時間裏雄踞世界最大汽車製造商的寶座。由於(yu) 需求不斷增長,巨大的市場份額曾令該公司享有極高的利潤率和巨大的現金流。於(yu) 是,公司中慢慢增加了一層又一層的管理層級。每一層都能為(wei) 自身的存在找到充足理由,然而每一層都加大了運營成本,降低了管理的靈活性。直到破產(chan) 之後,這家汽車製造商才真正開始瘦身。該公司的企業(ye) 文化是否得到了充分改進,從(cong) 而令其能夠長期繁榮發展,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占主導地位的企業(ye) 往往認為(wei) 它們(men) 可以對顧客任意盤剝,有時候甚至完全忘記顧客的存在。壟斷性的運輸服務提供商——比如全國性航空公司和鐵路運營商——往往受控於(yu) 管理者和員工,幾乎完全忽略乘客福利。世界上隻有那些保持低成本、顛覆性運營模式的航空公司能夠一貫盈利並保持增長,比如瑞安航空(Ryanair)、易捷航空(easyJet)和西南航空(Southwest)。全國性的航空公司盡管有種種表麵優(you) 勢,但它們(men) 在經濟效益上通常無法與(yu) 這些高效率的進取型對手競爭(zheng) 。對於(yu) 任何產(chan) 業(ye) ,這種邏輯都是成立的。

可觀的盈利可能會(hui) 導致企業(ye) 沉溺其中不可自拔,這是非常危險的。企業(ye) 會(hui) 對盈利狀況習(xi) 以為(wei) 常,卻不能認識到,他們(men) 的利潤過高,無法持久。

英國企業(ye) 中的兩(liang) 大翹楚——製藥公司葛蘭(lan) 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和能源集團英國石油公司(BP)——最近幾年不斷受到美國監管機構的責難。兩(liang) 家公司都為(wei) 此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名譽損失。監管機構對這兩(liang) 家企業(ye) 的指稱是,它們(men) 開展了不適當的高風險活動或者違反了某些規則。當然,它們(men) 並不是個(ge) 例。多年來這兩(liang) 個(ge) 行業(ye) 都享受了極高的利潤率和回報,這可能會(hui) 滋長企業(ye) 的傲慢和自滿。然而,如今超高盈利時代也許已經結束了。

而好萊塢向其老板和明星支付的報酬也高到了荒唐的地步,並縱容工會(hui) 不斷推高運營成本,原因在於(yu) 好萊塢從(cong) DVD影碟中賺取了太多利潤。然而,DVD這棵搖錢樹正在枯萎,而視頻點播將無法再現DVD的高利潤。

好萊塢各工作室正在開展激烈競爭(zheng) ,他們(men) 希望國際化銷售、特效和無窮無盡的續集能幫助他們(men) 克服挑戰。不過,電影創作正處於(yu) 低潮期,我預計今後幾年該產(chan) 業(ye) 將麵臨(lin) 困難。

在一個(ge) 行業(ye) 的勝利會(hui) 導致高管產(chan) 生無所不能的幻覺,自信能夠得心應手地管理任何業(ye) 務。EMI曾是世界領先的唱片企業(ye) ,可是該公司董事會(hui) 卻揮霍了公司擁有的龐大現金流和極為(wei) 出色音樂(le) 資源,通過並購開展了數不清的其他業(ye) 務,從(cong) CAT掃描儀(yi) 、微芯片、家用電器到電視租賃。

被大企業(ye) 寵壞了的管理團隊可能會(hui) 變得無聊而自我縱容,這導致他們(men) 不去集中精力加強核心競爭(zheng) 力,而是會(hui) 多元化經營,損害企業(ye) 價(jia) 值。

與(yu) 此相關(guan) 的一種毛病是眾(zhong) 所周知的大廈情結,有這種情結的大亨們(men) 會(hui) 為(wei) 自己建造紀念性建築。安然(Enron)50層樓高的總部就是個(ge) 經典例子,這個(ge) 橢圓形的玻璃高樓就矗立在休斯敦市中心。安然破產(chan) 之後,這棟建築被以此前價(jia) 值的約五分之一出售。

辦公室政治是一種困擾所有機構的病,而在那些擁有極為(wei) 盈利業(ye) 務的企業(ye) ,這種病就容易變得更加嚴(yan) 重,因為(wei) 它們(men) 經得起這種墮落。

對於(yu) 辦公室政治的危害可能有多大,揭露得最淋漓盡致的也許是微軟(Microsoft)前副總裁迪克•布拉斯(Dick Brass)2010年發表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一篇文章。他在文中描述了,原本可以比蘋果(Apple)早10年推出平板電腦的微軟,如何在一場自相殘殺的鬥爭(zheng) 中扼殺了這一項目。當時,微軟其他已經存在的部門因為(wei) 不願資源被分流而蓄意破壞了這次創新。

輕視顧客、官僚主義(yi) 、辦公室政治、浪費性的多元化經營、管理人員的自我放縱和貪婪、監管上的自滿——成功帶來的諸多危害,意味著世上沒有企業(ye) 能永遠保持卓越。

本文作者管理著一家名為(wei) Risk Capital Partners的私人股本公司,同時還擔任StartUp Britain主席。

譯者/簡易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企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