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資訊 » 企業勝經 » 正文

偉事達教練鄧皓:領導力的成敗取決於“動機”!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5-13  來源:老椅子教練  瀏覽次數:7433
 那些有強烈動機的人,往往能在相應領域取得巨大成功。比如埃隆·馬斯克、史蒂夫·喬布斯,他們都有一個強烈的動機:改變世界。

“動機-motive”是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塞欽斯·武德沃斯(Robert Sessions Woodworth)1918年提出的概念,它是決(jue) 定一個(ge) 人行為(wei) 的內(nei) 在動力。我們(men) 通常用Why來詢問動機:你為(wei) 什麽(me) 要做這份工作?為(wei) 什麽(me) 一定要學繪畫?為(wei) 什麽(me) 要創立一家公司?等等。

那麽(me) ,動機如何主導我們(men) 的行為(wei) 和結果?在這裏分享自身的兩(liang) 段,相信聰明的你會(hui) 看到不同的動機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故事

從HR到車間經理,痛並快樂著

2005年,我加入了一家法資企業(ye) ,從(cong) 事與(yu) 之前同樣的HR工作。這家公司當時正在擴大轉型,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人力資源體(ti) 係,擴充人員,為(wei) 公司即將開展的諸多項目做好基礎人才準備。這份工作對我沒有太多挑戰,慢慢地,我就感受不到工作的激情和自我的價(jia) 值。

看著新工廠一點點地建立起來,全公司都圍繞著新項目緊張地忙碌著,我也一心期待投身其中,帶團隊,拿成果,實現更大的自我價(jia) 值。所以,我把目光瞄準了生產(chan) 車間。

我向直接上司總經理毛遂自薦,申請到車間擔任生產(chan) 經理。這決(jue) 定很多人都不理解,這意味著:巨大的“跨界”和形式上的“降職”;離開舒適安靜的Office,去到鬧哄哄的工廠車間;要接受具體(ti) 苛刻的各項KPI考核;多項國外引進項目同步進行的壓力;技術工人的招募和培養(yang) 、生產(chan) 工藝和質量的改善以及訂單的按時交付等艱巨的挑戰。

說來也怪,麵對這些挑戰和壓力,我反而異常興(xing) 奮。下車間管生產(chan) ,是自己的選擇,是為(wei) 了心中的目標,我承擔起應有的責任。看到車間不斷解決(jue) 一個(ge) 個(ge) 問題,完成一件件產(chan) 品,按時交付一筆筆訂單,團隊成員們(men) 一起成長,我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努力換來回報,不到一年我就被提升為(wei) 工廠廠長。我不斷取得優(you) 秀業(ye) 績,負責的工廠成為(wei) 集團兄弟工廠參觀學習(xi) 的樣板,集團CEO也多次來訪表示認可,這些讓我對當初的選擇感到十分自豪。

擔任領導,並不都是鮮花和掌聲,各種挑戰也緊緊跟隨。更高的職位,意味著更大的責任。比如在外企的工廠運營管理中,安全管理是特別重要的一項。集團對於(yu) 安全管理的要求也非常嚴(yan) 格,任何流血事故要在24小時內(nei) 通報全集團。真正讓自己感覺到作為(wei) 工廠管理者肩負重任,是從(cong) 一件安全事故開始的。

自從(cong) 進入車間管理運營開始,手機就沒有關(guan) 機過。一天淩晨1點鍾左右,一陣電話鈴聲將我從(cong) 睡夢中驚醒。車間報告一位女工手指被機器壓了,可能傷(shang) 到了骨頭。我當即驚出一身冷汗,立即趕往醫院。

當親(qin) 眼看到那位女工血肉模糊的手指,看著她忍痛的表情,我突然極度內(nei) 疚和自責:是自己沒有足夠地重視安全管理,沒有采取有效的安全培訓,沒有提供安全的防護措施,沒有保護好我們(men) 的員工。

這次事故之後,總經理跟我聊了不少。他提到安全從(cong) 來無小事,為(wei) 了凸顯這件事的重要性,集團還設置了“鑽石獎”,隻有連續五年保障安全生產(chan) 、不出流血事故的工廠才有資格評獎。作為(wei) 集團安全管理的最高獎項,鑽石獎的獲獎者將受邀赴巴黎總部,接受集團CEO的親(qin) 自頒獎——這是所有運營管理者的目標,而我們(men) 在中國的工廠還沒有一家獲得這份殊榮。

經過這次女工的安全事故,我既感受到肩上的責任,也重新設定了內(nei) 心的目標——我把“鑽石獎”當作標準,五年內(nei) 不出任何安全事故,真正負起對員工的責任,對企業(ye) 的責任。

此後,我每天總是最早到工廠,帶領團隊成員不時地在現場安全巡視,開展多種形式加強安全管理和安全生產(chan) 的培訓,改善生產(chan) 設施與(yu) 工藝等等,盡心盡力保障安全生產(chan) 。終於(yu) 在2011年,我赴巴黎總部,從(cong) 集團CEO的手中接過了集團最高安全獎——“鑽石獎”。

高光照不進低穀

在取得了一係列的成績,得到公司的高度認可後,自己的內(nei) 心也起了波瀾。我向上級總經理提出了職業(ye) 規劃,希望能夠擔任更高的職務。結果很順利,很快就被提升到了另外一家子公司擔任事業(ye) 部總經理。

這次晉升是對自己難得的肯定,也是難得的榮耀,獲得了親(qin) 友們(men) 讚歎與(yu) 祝賀;由於(yu) 與(yu) 原工廠僅(jin) 一路之隔,與(yu) 原來的同事常碰麵,大家看我的眼光也是略帶著羨慕和崇拜。不得不說,這種感覺確實飄飄然。

但是,在新公司新的崗位上,所遇到的挑戰完全出乎我的預料,而上級領導對我的要求當然也不同。當時麵臨(lin) 各種嚴(yan) 峻的挑戰,有一定的客觀原因,如事業(ye) 部效益下滑嚴(yan) 重、國內(nei) 外市場競爭(zheng) 加劇、內(nei) 部士氣十分低落、團隊人員不齊、產(chan) 品質量問題嚴(yan) 重,還有重大戰略決(jue) 策尚未決(jue) 定,等等。

我感覺這是我職業(ye) 生涯的至暗時刻,根本沒有做好這個(ge) 準備。其後的結果自然是差強人意。盡管原因並不全然在我,但我也從(cong) 沒有從(cong) 自身上看問題。我將一切都歸因於(yu) 外部因素不利,“天時、地利、人和”統統不在自己一邊,眼看著問題頻發,我卻無能為(wei) 力。過去的高光時刻似乎不知不覺遠離了我,照不進這職業(ye) 生涯的低穀。

回味

這兩(liang) 段在同一家集團不同子公司的經曆,應該是我人生中最具有挑戰,同時也最戲劇性的經曆了。當結束了職業(ye) 生涯,擔任總裁教練,我的生活張弛有度。我並不常憶往昔,而看到蘭(lan) 西奧尼的《動機》時,卻恍然大悟:我過去的經曆正是這兩(liang) 種動機作用的結果啊!

 

分析

帕特裏克·蘭(lan) 西奧尼在寫(xie) 了十餘(yu) 本商業(ye) 著作之後,專(zhuan) 注於(yu) 對“動機”的研究。他說,這是字數最短(隻有五萬(wan) 字)但又是最重要的一本書(shu) 。在《動機》一書(shu) 裏,蘭(lan) 西奧尼把領導者按照動機不同分為(wei) 兩(liang) 種:

相信成為(wei) 領導者是對努力工作的回報。因此,作為(wei) 領導者的感受應該是愉快的、享受的,可以自主選擇所做的事情,避免去做任何平庸的、無趣的,或別扭的事情。

相信成為(wei) 領導者是擔負某種責任,因此,領導者所感受到的應該是困難和挑戰(雖然也有個(ge) 人成就感的因素在內(nei) )。

以蘭西奧尼的理論分析我的兩段經曆

第一段擔任生產(chan) 經理和工廠廠長的經曆,雖然工作更加艱苦,但卻是自己成長最快、收獲最大、最為(wei) 值得驕傲與(yu) 自豪的一段經曆。即使經過十年,看到那些當年建立的項目正在創造利潤,培養(yang) 的一批技術和管理骨幹仍然擔任著工廠的重要角色,成為(wei) 核心力量,仍然稱我為(wei) “老廠長”、“老領導”,深感幸福。

而我獲得高升、擔任總經理後的那段經曆,現在回想起來,也是非常寶貴。學習(xi) 了蘭(lan) 西奧尼的組織健康體(ti) 係,真正從(cong) 事開展團隊協作和組織健康的谘詢服務後,才覺察出當時的自己並沒有一個(ge) 正確的當領導的動機,並沒有為(wei) 當好一個(ge) 領導者所要承擔的責任做好準備,還是沉浸在自我欣賞、追求自我的回報之中。

從(cong) HR管理跨界到車間生產(chan) 管理,出於(yu) 想為(wei) 公司創造更大的價(jia) 值而積極承擔責任,雖然我此時也追求實現個(ge) 人價(jia) 值的回報,但仍然是責任型動機主導的;升任事業(ye) 部總經理之後,我更享受成功者的光環,變得愛惜羽毛,忽略了領導者真正的責任,此時我是被回報型動機主導的,當然也就自食其果了。

假如當時我能及時發現自己的回報型動機,克服這種誘惑,重新找到作為(wei) 事業(ye) 部總經理的責任,即便不能力挽狂瀾,也會(hui) 帶團隊克服挑戰、收獲一定的成長和成果。

 

認識動機,善用動機

動機本無好壞,問題在於(yu) 與(yu) 外在目標是否匹配。人也沒有絕對的一種動機,當某種動機占上風時,自然有不同的行為(wei) ,走向不同的結果。

重要的是認識動機,善用動機。

如同蘭(lan) 西奧尼說,我們(men) 都不是完美的領導者。我們(men) 都會(hui) 被誘惑,有時我們(men) 會(hui) 屈服於(yu) 獲得獎勵和回報的誘惑,尋找那些讓我們(men) 覺得有趣的機會(hui) ,忽略任何乏味或不愉快的事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選擇成為(wei) 責任型領導者的人,即便他們(men) 以前關(guan) 注的是回報,都將認識到,他們(men) 曾經認為(wei) 是乏味和不愉快的事情,其實是作為(wei) 無私的領導者真正的工作,並且他們(men) 最終會(hui) 開始喜歡這些工作。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企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