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資訊 » 企業勝經 » 正文

宋誌平:讀書是優秀和平庸的分水嶺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5-13  來源:中國企業家  瀏覽次數:7599
 

0b18aff7-6d3d-4aec-b97a-9038d351e500

今天不讀書(shu) 、不學習(xi) 的人,很難成為(wei) 一位優(you) 秀的企業(ye) 家

孫欣
編輯姚贇
頭圖來源中企圖庫

4月23日,由《中國企業(ye) 家》雜誌社主辦的世界讀書(shu) 日活動,在善品堂國學院隆重舉(ju) 行。我國著名經營管理專(zhuan) 家、中國上市公司協會(hui) 會(hui) 長、中國企業(ye) 改革與(yu) 發展研究會(hui) 首席專(zhuan) 家宋誌平現身讀書(shu) 會(hui) ,與(yu) 《中國企業(ye) 家》雜誌社副總編輯何伊凡展開一場關(guan) 於(yu) 閱讀與(yu) 實踐的深入對話。

 

宋誌平暢談了為(wei) 何企業(ye) 家需要讀書(shu) ,以及讀書(shu) 如何助力企業(ye) 家在新經濟時代中取得成功。他用自己的成長曆程,從(cong) 高分子化學專(zhuan) 業(ye) 到工廠工作,再到銷售員、技術員、車間主任,直至廠長,每一個(ge) 角色的轉變都伴隨著對知識的渴求和對書(shu) 籍的研讀。

 

宋誌平說,他其實寫(xie) 書(shu) 是那種先做、後講、再寫(xie) ,不是為(wei) 寫(xie) 書(shu) 而寫(xie) 書(shu) ,而是確實覺得有了些心得體(ti) 會(hui) 再寫(xie) 出來,這樣寫(xie) 書(shu) 就不難。宋誌平還透露,自己寫(xie) 書(shu) 並沒有什麽(me) 功利心,他做了四十多年企業(ye) 已不再需要證明自己,他寫(xie) 書(shu) 的唯一目的是想把自己過去的經驗擬或教訓傳(chuan) 遞給年輕一代,讓他們(men) 知道老一輩曾走過的路和踩過的坑,為(wei) 他們(men) 前行插上路標和指示牌。

宋誌平精彩觀點如下:

 

1.在今天,套利機會(hui) 消失了,不讀書(shu) 、不學習(xi) 的人,就很難成為(wei) 一位優(you) 秀的企業(ye) 家。

2.在“六大領導力”裏,我將學習(xi) 的力放在第一位,你的學習(xi) 力如何,是領導力基礎,當然學習(xi) 裏邊很重要的是讀書(shu) 。

3.我無論到哪兒(er) 去,書(shu) 包裏都全是書(shu) ,所以我的書(shu) 包很重,你知道關(guan) 公的大刀有多重嗎?那是我的“大刀”。

4.閱讀既要急用先學,活學活用,也要與(yu) 時俱進,與(yu) 實踐結合,更重要的是要提煉出自己的東(dong) 西,特別是和書(shu) 本不一樣的東(dong) 西。

5.“讀書(shu) 讀明白了”,就是從(cong) 知識層麵到智慧層麵,讀書(shu) 不但要讀出知識,還要讀出智慧來,知識在變化,而智慧很豐(feng) 富,可以應對變化。

6.寫書時我會認認真真地精確到每一個字和每一個標點符號,會去一點點思考這是不是我的真實想法,然後把它們如實地用文字表達出來。
14ff6006-624a-4530-b342-4090dfc069fd
攝影:鄧攀

以下為(wei) 對話實錄,有刪減:

何伊凡:我們(men) 先從(cong) 一個(ge) 根本性問題開始。請問宋總為(wei) 什麽(me) 企業(ye) 家要讀書(shu) ?我們(men) 也知道有很多企業(ye) 家其實不怎麽(me) 讀書(shu) ,可公司做得也很好,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宋誌平:伊凡的問題也是一個(ge) 大家經常問的問題:企業(ye) 家為(wei) 什麽(me) 要讀書(shu) ?企業(ye) 家不讀書(shu) 可以不可以?為(wei) 什麽(me) 有的企業(ye) 家沒讀書(shu) 做得也很好?

 

企業(ye) 家為(wei) 什麽(me) 要讀書(shu) ?因為(wei) 企業(ye) 家麵對著生產(chan) 經營、技術創新等方方麵麵的問題,我覺得企業(ye) 家學習(xi) 讀書(shu) 是一個(ge) 大前提。過去可能有時候企業(ye) 家有“膽商”就行,我膽子大,圈了塊地,抓住機會(hui) 一下子賺了好多錢,大家覺得這是運氣,隻要憑著膽量加運氣就可以。但大家知道,今天其實是高科技與(yu) 新經濟的時代,讀書(shu) 少,還說我要變個(ge) 企業(ye) 家,我要發大財,真的很難。即使你膽子很大,沒有知識也不行,所以我覺得作為(wei) 企業(ye) 家來講,首先他應該是一個(ge) 學習(xi) 者,也應該是一個(ge) 讀書(shu) 人。當然不是讀書(shu) 的人都能成為(wei) 企業(ye) 家,又讀書(shu) 又有企業(ye) 家的特質,我覺得他才能夠成為(wei) 企業(ye) 家。在今天,我認為(wei) 不讀書(shu) 、不學習(xi) 的人,就很難成為(wei) 一個(ge) 優(you) 秀的企業(ye) 家。

 

讀書(shu) 是在學習(xi) 別人的實踐。咱們(men) 自己的實踐,是靠自己一步步蹚出來的,但要知道讀書(shu) 是看看別人是怎麽(me) 做的,別人的實踐也很重要,可以使你減少走彎路,減少踩坑。

 

大學畢業(ye) 時,我是學高分子化學的,結果後來分到工廠,做過銷售員、技術員、車間主任、副廠長到廠長。一路走過來,我也是讀著書(shu) 過來的。比如說做銷售的時候,我也不懂市場。當時書(shu) 包裏有很多關(guan) 於(yu) 銷售員、市場分析等這方麵的書(shu) ,所以那個(ge) 時候我的銷售業(ye) 績還是很好的。後來我做了7年銷售副廠長,又做了廠長,管理好幾千人的北新建材。這時隻讀銷售就不行了,我就開始讀企業(ye) 管理方麵的書(shu) ,我覺得那些書(shu) 對我影響很大。

 

最早讀誰的書(shu) ?讀艾柯卡(備注:李·艾柯卡,汽車業(ye) 的傳(chuan) 奇,曾任福特汽車公司總裁,後又擔任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總裁)的書(shu) ,那本書(shu) 的名字叫《反敗為(wei) 勝》,也叫《艾柯卡自傳(chuan) 》,當時這些書(shu) 最早在80年代是影印的,我讀那本書(shu) 讀得熱血沸騰的。當時艾柯卡來中國給我們(men) 中國企業(ye) 家做了一場演講,我是他的粉絲(si) ,去聽完找他要了一張他簽名的照片,後來壓在我的辦公室的玻璃板底下。

 

我為(wei) 什麽(me) 跟大家講到這個(ge) ?我那個(ge) 時候很年輕,做企業(ye) 很受他影響,做企業(ye) 家應該有一往無前的精神,這個(ge) 非常之重要。從(cong) 我個(ge) 人來講,我覺得如果我不讀書(shu) ,我既做不好銷售工作,也做不好廠長的工作,當然更做不好兩(liang) 個(ge) 央企的工作(備注:宋誌平曾任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所以我覺得讀書(shu) 對我來講非常之重要。在“六大領導力”裏邊,我是把學習(xi) 力放在第一。大家有時候說:“宋總沒想到你把學習(xi) 力放在了第一。”我覺得今天做企業(ye) ,尤其做企業(ye) 領導人,你的學習(xi) 力如何,可能是領導力的一個(ge) 基礎,當然學習(xi) 裏邊很重要的是讀書(shu) 。

我記得那時候讓我做兩(liang) 個(ge) 央企董事長,我問當時國資委的領導,藥材和建材風馬牛不相及,為(wei) 什麽(me) 讓我做兩(liang) 個(ge) 董事長?領導說:”因為(wei) 你的學習(xi) 能力極強“,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鼓勵。但確實我到了國藥以後,第一個(ge) 節假日就用了7天時間讀了8本書(shu) ,係統地理解了醫藥這個(ge) 行業(ye) 後,就在我腦子裏建立了一個(ge) 框架,後來又去做了一些調研。在國藥做董事長5年的時間,沒有一個(ge) 人認為(wei) 我是外行,因為(wei) 我讀了很多相關(guan) 的書(shu) 。

 

從(cong) 我個(ge) 人的體(ti) 會(hui) 來講,我覺得讀書(shu) 成就了我。所以我也經常給大家講,要把時間用在學習(xi) 上,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年輕人問:“宋總,那就不幹別的了?”我說:“你還想幹點什麽(me) ?讀書(shu) 就夠了。”我記得韓國現代董事長他寫(xie) 過一本書(shu) ,他說韓國現代每年招的那些學生都是很優(you) 秀的。但3年之後,有的就變得特別優(you) 秀,有的就平庸下來。他們(men) 後來就做了一個(ge) 調查,到底這些人是怎麽(me) 分化的,他們(men) 發現所有變得優(you) 秀的,都是將工作之外的時間用來學習(xi) 、讀書(shu) 的。所以讀不讀書(shu) ,會(hui) 是一個(ge) 人是優(you) 秀和平庸的分水嶺。

 

所以我想通過這些例子給大家說,讀書(shu) 、學習(xi) 對做企業(ye) 來講是至關(guan) 重要的。也有人說,企業(ye) 家其實不用讀書(shu) ,後邊擺個(ge) 書(shu) 架裝裝樣子。確實有裝樣子的,你不能說沒有。但是如果書(shu) 包裏老裝著書(shu) ,就不是裝樣子的。我有個(ge) 書(shu) 包,我的書(shu) 包真的是裝書(shu) 。我記得有一次到飯館,服務員給我一提:“宋總,你這書(shu) 包這麽(me) 重?”我說裏邊全是書(shu) 。你知道關(guan) 公的大刀有多重嗎?那是我的“大刀”。我到哪兒(er) 去,書(shu) 包裏都是書(shu) ,無論在飛機上、火車上,我一定都在看書(shu) 。我是覺得書(shu) 成就了我和我的事業(ye) ,從(cong) 我個(ge) 人的體(ti) 會(hui) 和我看到這些東(dong) 西,我也想給年輕的一代說,大家真的要抽時間多讀點書(shu) 。

 

何伊凡:沿著您剛剛談到的這個(ge) 問題,對企業(ye) 家、創業(ye) 者來說,怎麽(me) 樣解決(jue) 知行合一的問題?剛剛您把書(shu) 比成了關(guan) 公的大刀,但是很多人這把“大刀”隻能擺到兵器架子上,不能上戰場?

宋誌平:這個(ge) 問題也特別好。讀書(shu) 怎麽(me) 能夠學以致用,我覺得要解決(jue) 這樣的一個(ge) 問題,主要有兩(liang) 方麵:

 

第一,讀書(shu) 要活學活用。像我是在做什麽(me) 之前,先尋找這方麵的書(shu) 。我是想知道,別人在這個(ge) 問題上,前邊有哪些實踐,我就大量地去看這些書(shu) 。看了書(shu) 之後,我在工作裏邊慢慢地去體(ti) 會(hui) 這些東(dong) 西,把它一點點地用。用的過程中,如果我覺得有不一樣的東(dong) 西,並不完全是書(shu) 上那樣的,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得體(ti) 會(hui) 。實踐又出了真知,和書(shu) 上不同,這就很重要。現實情況一直發生變化,我們(men) 讀的書(shu) 都是對以前的總結和概括。盡管我們(men) 讀了書(shu) 以後,我們(men) 熟悉了這些東(dong) 西,但是遇到的東(dong) 西往往又是新東(dong) 西,不可能從(cong) 書(shu) 本上找到一個(ge) 完整的答案。

 

第二,我們(men) 還要在實踐中自己再去摸索創造,把這兩(liang) 個(ge) 東(dong) 西結合起來。有的人為(wei) 什麽(me) 是本本主義(yi) 、書(shu) 呆子,因為(wei) 他是死讀書(shu) ,他認為(wei) 以後的事情也都像以前一樣,實際上一切都在變化。所以我就覺得在讀書(shu) 裏邊,既要急用先學,活學活用,也要與(yu) 時俱進,與(yu) 實踐結合起來讀,更要提煉出自己的東(dong) 西,和書(shu) 本上不一樣的東(dong) 西,我覺得這也很重要。提煉出自己的東(dong) 西來以後,還可以把它寫(xie) 成書(shu) 。你寫(xie) 的書(shu) ,可能有前麵的繼承,有後邊的發展,而後麵的發展是你本人做的。像我教MBA、EMBA和DBA工商管理課程時,有的老師是教理論的,我是教大家實踐的,兩(liang) 個(ge) 互相補充起來,就是你講的知行合一。

 

知和行一定要合一。不管你讀了多少書(shu) ,有多少知識,關(guan) 鍵是最後你做得怎麽(me) 樣,有什麽(me) 樣的效果。如果你把它做好了,說明這個(ge) 書(shu) 沒白讀。如果你做不好,說明讀了半天也白讀,是死讀書(shu) ,沒有讀到書(shu) 的真正精華。

 

我們(men) 有兩(liang) 種知識,一種是在書(shu) 本裏獲得知識,這個(ge) 很重要。比如我們(men) 今天說,要學習(xi) ChatGPT這樣的AI大模型,這些新東(dong) 西要先從(cong) 書(shu) 本裏麵學。另外一種是智慧,智慧很重要。在讀書(shu) 時,你會(hui) 和有智慧的人進行交流,通過和他們(men) 的交流,你能獲取他們(men) 的智慧。智慧這個(ge) 東(dong) 西挺重要,將其應用好了,這就是我說的“讀書(shu) 讀明白了”,從(cong) 知識層麵了解智慧,而不隻是簡單記住了那點知識。知識在變化,但智慧是很豐(feng) 富的,所以我覺得我們(men) 讀書(shu) ,真的要讀出智慧來。

 

9a87e9d8-9b6d-4c73-a19f-98ef7bdc9f2c

攝影:鄧攀

何伊凡:您跟很多愛讀書(shu) 的企業(ye) 家有個(ge) 不太一樣的地方,不但讀書(shu) ,自己還寫(xie) 書(shu) 。可能您寫(xie) 的書(shu) 已超過了很多企業(ye) 家朋友兩(liang) 三年要讀的書(shu) 的數量,您是從(cong) 什麽(me) 時候開始寫(xie) 書(shu) 的?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寫(xie) 書(shu) 這個(ge) 念頭?又怎麽(me) 樣保證高效地產(chan) 出,而且每一本書(shu) 寫(xie) 的內(nei) 容還不一樣?

宋誌平:這也是大家總問我的問題。我寫(xie) 書(shu) 首先源於(yu) 我讀書(shu) ,我喜歡讀書(shu) 。讀多了以後,就想寫(xie) 書(shu) 。我這個(ge) 人沒什麽(me) 其他愛好,以前我說過,平生無過人之處,隻好讀書(shu) 。我也不吸煙,也不喝酒,也不打球,也不打牌,那一天到晚幹嗎?讀書(shu) 。每天晚上差不多讀2小時的書(shu) 。

 

我怎麽(me) 想起寫(xie) 書(shu) 了?書(shu) 讀多了。到2010年的時候,當時我遇到了我的老領導陳清泰主任,他自己也寫(xie) 書(shu) 。他跟我說過一段話:“誌平,你是能夠動手寫(xie) 東(dong) 西的人,咱們(men) 中國的企業(ye) 家要寫(xie) 點書(shu) ,不能都從(cong) 零開始。”他這句話給了我挺大鼓勵。我記得當時寫(xie) 的第一本書(shu) 叫《包容的力量》。為(wei) 什麽(me) 寫(xie) 這本書(shu) ?我當時正要搞重組,要把這麽(me) 多企業(ye) 弄到一塊兒(er) ,麵對一個(ge) 很大的問題是我們(men) 具備不具備包容性,你到底能不能包容大家,包容實際上是包容不同,而不是包容相同。

 

之後就開始陸陸續續地寫(xie) 書(shu) 了。大家都覺得寫(xie) 了23本書(shu) 一定很累、很苦,我不是這樣。比如我寫(xie) 的有一本書(shu) 我覺得挺好的,叫《經營方略》。《經營方略》是怎麽(me) 寫(xie) 的?把我這麽(me) 多年來1000萬(wan) 字的講話記錄,從(cong) 裏麵淘出來了35萬(wan) 字,原汁原味地給放在了書(shu) 上,一共290個(ge) 小段。它的優(you) 點是真實,到現在很多人還在看那本書(shu) 。還有人說,“宋總,我的工作總結寫(xie) 不下去了,我就翻翻你那本書(shu) ,裏邊一定有相應的東(dong) 西。”

後來政法大學商學院的管理係主任王玲,帶著幾個(ge) EMBA的學生,他們(men) 每個(ge) 禮拜來找我問問題,我進行回答,大家聽到的也都是是實事求是的東(dong) 西。我本身是個(ge) 做企業(ye) 的人,所以不會(hui) 講浮華的、空頭的東(dong) 西。這本書(shu) 叫《問道管理》,大家可以看看。雖然不是有章有節、規規整整,但我敢說,這本書(shu) 裏麵的觀點、內(nei) 容特別適合今天我們(men) 的企業(ye) 家讀,你必然會(hui) 在裏邊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東(dong) 西。

其實我寫(xie) 書(shu) 是那種先做、後講、再寫(xie) ,不是為(wei) 寫(xie) 書(shu) 而寫(xie) 書(shu) ,而是確實覺得有了些心得體(ti) 會(hui) 再寫(xie) 出來,這樣寫(xie) 書(shu) 就不難。我做了四十多年企業(ye) 已不再需要證明自己,我寫(xie) 書(shu) 的唯一目的是想把自己過去的經驗擬或教訓傳(chuan) 遞給年輕一代,讓他們(men) 知道我們(men) 曾走過的路和踩過的坑,為(wei) 他們(men) 前行插上路標和指示牌。

何伊凡:您寫(xie) 完《穩健經營》這本書(shu) 之後,下一本書(shu) 的主題是什麽(me) ?我剛剛聽您說已經有一個(ge) 準備了,接下來您的寫(xie) 作計劃是什麽(me) ?

 

宋誌平:提前劇透一下。我給自己定的計劃是每年為(wei) 大家寫(xie) 2本書(shu) 。現在我寫(xie) 書(shu) 的靈感主要是我去企業(ye) 比較多,我現在每年都去幾十家企業(ye) ,過去這幾年我去了200多家上市公司,去了100多家非上市公司。因為(wei) 過去40年做企業(ye) ,我現在不做企業(ye) 了,是看企業(ye) 。在企業(ye) 深入地調研,跟企業(ye) 家們(men) 深入地交談。今天咱們(men) 大家在一起,我覺得這些也特別有意義(yi) 。我有好多的思考,就會(hui) 把它給寫(xie) 了下來。

 

《穩健經營》比較好讀,我還有一本重要的書(shu) ——《有效的經營者》。過去的管理時代,德魯克66年前寫(xie) 過一本書(shu) ,叫《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今天大家仍然喜歡。今天到了經營時代,對我們(men) 企業(ye) 家來講,大家可能麵臨(lin) 的最大問題是選擇,包括創新的有效性、資源的整合和創造價(jia) 值等。我把這些東(dong) 西寫(xie) 了一本新的書(shu) ,估計6月份或者7月份就會(hui) 出版。

 

明年我計劃給大家再寫(xie) 兩(liang) 本書(shu) ,也是我現在正在講課的書(shu) ,一本是《十大戰略》,還有一本《核心競爭(zheng) 力》。20世紀90年時,最早是邁克爾·波特(哈佛商學院大學教授,哈佛大學的最高榮譽獲得者,邁克爾·波特是該校曆史上第四位獲得此項殊榮的教授)寫(xie) 的《競爭(zheng) 戰略》,裏邊講到了“三大通用戰略”,後來發展成了核心競爭(zheng) 力。我準備給大家寫(xie) 一本到底我們(men) 中國的企業(ye) 如何提高核心競爭(zheng) 力。

 

另一本是《十大戰略》。每天早晨5點多起來,我就開始寫(xie) 作,大概寫(xie) 2個(ge) 小時左右。當然也有修改,比如我寫(xie) 這麽(me) 一本《有效的經營者》,現在正修改第7稿。因為(wei) 我認認真真地會(hui) 精確到每一個(ge) 字和每一個(ge) 標點符號,會(hui) 去一點點地思考書(shu) 中的核心觀點是否正確,然後把它們(men) 都能夠如實地用文字表達出來。這就有點難度,也需要用一些時間。

何伊凡:我們(men) 用一個(ge) 輕鬆的小問題結尾,您這麽(me) 高頻率地寫(xie) 書(shu) 、讀書(shu) ,怎麽(me) 做到不近視眼的?

宋誌平:我有點花眼,要看小字的時候,我得戴上老花鏡。我演講、發言、看稿的時候,看不太清楚,可又覺得戴上個(ge) 眼鏡,別人覺得怪怪的,但是我的背功可以,當然我也不是完全地去念,更多是給大家講,所以大家看不到我戴眼鏡。

 

何伊凡:謝謝宋總,對中國企業(ye) 家群體(ti) 來說,需要像“稻盛和夫”這樣的企業(ye) 家,不但企業(ye) 做得好,而且能夠持續地輸出自己的思想。宋總不是中國的“稻盛”,而是中國的宋誌平。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企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