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定位的價(jia) 值。
本文來源公眾(zhong) 號:尋空的營銷啟示錄(ID:xunkong2005)
有一個(ge) 問題總是困擾著我:世界上已經有這麽(me) 多的知名品牌,為(wei) 什麽(me) 還總是有新的品牌誕生並占據市場?
新品牌在知名度上並不占優(you) 勢,也沒法短期讓消費者認識,顯然與(yu) 知名品牌相比,它們(men) 有著巨大的劣勢,那為(wei) 什麽(me) 還是有後進的新品牌獲得成功,甚至超越那些存在已久的知名品牌呢?
這個(ge) 話題當然比較大,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說清楚的,這篇文章,我隻試圖從(cong) 文化的角度,來說一說後進品牌是如何從(cong) 這點突破,並實現成功的。
01 ——打造差異化文化
19世紀時的普魯士,正在與(yu) 法國戰爭(zheng) ,但因為(wei) 戰爭(zheng) 非常費錢,因此政府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
當時普魯士王室的一位高人貢獻了一個(ge) 想法:如果設法讓鐵做的珠寶比金子做的珠寶更吸引人,並將有錢人金子做的珠寶換成鐵做的,那政府將會(hui) 有一大筆收入。
按照這個(ge) 想法,普魯士王室是這麽(me) 做的:瑪麗(li) 安公主在1813年呼籲普魯士所有富有的貴族婦女將她們(men) 的金首飾換為(wei) 普通金屬。作為(wei) 回報,她們(men) 會(hui) 得到自己所捐獻的黃金珠寶的鐵質複製品,複製品上加蓋著印章:“我用黃金換鐵”。
此後,在重大的社交場合,佩戴並展示鐵質珠寶首飾比佩戴黃金首飾更能顯示地位。因為(wei) 黃金首飾僅(jin) 僅(jin) 證明她們(men) 很富有,而鐵質珠寶可以證明她們(men) 不僅(jin) 富有,而且慷慨愛國。就像當時有人說:“鐵質珠寶成為(wei) 所有愛國婦女的時尚,這表明了她們(men) 為(wei) 支持自由戰爭(zheng) 而做出了貢獻。
鐵和金子哪個(ge) 更值錢,顯而易見,但普魯士王室通過將鐵質首飾打造成與(yu) 愛國、慷概的象征,使得鐵質飾品成為(wei) 有錢人爭(zheng) 相搶購的對象,成為(wei) 了比金子還值錢的村在。
在這裏,普魯士王室將鐵質首飾打造成了一種代表榮耀的文化,這種文化占據了富人們(men) 的心智,並借助這種營銷方式讓富人們(men) 買(mai) 單。
這種營銷策略,我將其稱為(wei) 文化定位,所謂文化定位,即通過將產(chan) 品打造為(wei) 某種差異化文化的象征,來吸引同類文化的喜好者,進而占據差異化市場。
比如電子煙作為(wei) 一種全新產(chan) 品,並非針對原有的吸煙人群,它作為(wei) 一種“潮品牌”出現在街頭,它經常與(yu) 一些戴著棒球棒,穿著嘻哈風格衣服的人出現,經常出現在玩滑板,輪滑的青年手裏。
它定位為(wei) 一種吸引年輕人的潮文化產(chan) 品。
02 人類天生有用文化區分的傾向
文化定位來源於(yu) 人愛對比和愛區別於(yu) 他人的天性。對於(yu) 富人和窮人來說,擁有獨特的品味是富人區別於(yu) 窮人的特點,對於(yu) 有文化和沒文化的人來說,精通高雅的知識和技術是有文化的人區別於(yu) 沒文化的人的特點。
在1979年出版的《區分》一書(shu) 中,布爾迪厄認為(wei) ,每個(ge) 階層都有自己獨特的品位體(ti) 係:“品位把人和物結合在一起。”品味就代表著一種文化。這使得很多人把錢花費在並非屬於(yu) 自己階層的商品上,以此來跟上高端人士的節奏。
保羅·福塞爾在20世紀80年代出版《格調》一書(shu) 中,探討了各個(ge) 階層的消費和生活習(xi) 慣,在書(shu) 中,他指出了不同階層人對於(yu) 消費的認知。
“底層的人們(men) 樂(le) 於(yu) 相信,等級是以一個(ge) 人擁有財富的多少來作為(wei) 標準的;生活在中層的人們(men) 承認金錢與(yu) 等級差別有關(guan) ,但一個(ge) 人所受的教育和從(cong) 事的工作類型同樣重要;接近上層的人們(men) 認為(wei) 品味、價(jia) 值觀、生活格調和行為(wei) 方式是判斷等級身份不可或缺的標準,而對金錢、職業(ye) 或受教育程度則不加考慮。”
哈佛商學院教授,《文化戰略》的作者,道格拉斯·霍爾特是比較早體(ti) 係化闡述文化對於(yu) 品牌重要作用的學者。他把具有強大文化象征性意義(yi) 的品牌稱為(wei) 品牌圖標,品牌圖標代表了一種身份神話,消費者用它來解決(jue) 身份渴望和焦慮。
“對可口可樂(le) 、百威啤酒、耐克和傑克·丹尼爾這樣的品牌來說,消費者重視它們(men) 的品牌故事主要是因為(wei) 它們(men) 的身份價(jia) 值。作為(wei) 自我表達的載體(ti) ,這些品牌身上滿是消費者認為(wei) 對構建其身份有價(jia) 值的故事。消費者對那些能體(ti) 現他們(men) 所推崇的理念的品牌趨之若鶩,這些品牌幫助他們(men) 表達他們(men) 想要成為(wei) 的人。”
文化定位的關(guan) 鍵不僅(jin) 在於(yu) 賦予某個(ge) 商品特別的文化,還在於(yu) 這種文化能夠形成一種圈層,一種讓圈外人向往的圈層。
03 文化定位下的獨特圈層
消費者具有從(cong) 眾(zhong) 心理,大多數人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尋找進入他們(men) 所想要加入的圈層,這些圈層的品味往往是趨同的,他們(men) 能夠接受的品牌也有限,如果有某些人的品牌喜好與(yu) 其他大部分人的喜好不同,那他很快就會(hui) 被逐出這個(ge) 圈層。
我們(men) 總是希望有一條捷徑,可以幫助我們(men) 進入一個(ge) 圈層,這將帶來巨大的、最重要的好處:安全和成功。這個(ge) 捷徑正是擁有某種文化象征的品牌,一旦你擁有了這些品牌的產(chan) 品,那麽(me) 你就獲得了進入想進入圈層的鑰匙。
比如你參加一個(ge) 聚會(hui) ,發現別人拿的都是Prada的包時,你一定想將手裏的MK包藏在角落裏,當別人都戴著幾十萬(wan) 的勞力士腕表時,你一定把衣服的袖口使勁往下拉以便遮住你的DW手表,當別人開著法拉利約你出行時,你寧願打車也不願開自己的卡羅拉。
在這種情況下,你會(hui) 感到不安,也會(hui) 感到自己的失敗。
相反,當你穿著和會(hui) 上閃耀四方的人同品牌的衣服和領帶,帶著和他同品牌的手表時,你則會(hui) 很輕易地走到他跟前與(yu) 他聊天,並進入他的圈子。
鮑德裏亞(ya) 說:“消費的差別,不在於(yu) 產(chan) 品使用價(jia) 值的差別,而在於(yu) 產(chan) 品符號的差別……人們(men) 從(cong) 來不消費產(chan) 品的本身(使用價(jia) 值),而總是把產(chan) 品(從(cong) 廣義(yi) 的角度)當做能夠突出你的符號,或用來讓你加入理想的團體(ti) ,或作為(wei) 一個(ge) 地位更高的團體(ti) ,來擺脫地位更低的團體(ti) 。”
換句話說,你想進入某個(ge) 圈層,就得跟上這個(ge) 圈層的文化品位和消費。
一個(ge) 在得物的朋友曾跟我說過一個(ge) 例子,早年在炒鞋圈的,其實是一幫年齡比較小的高中生。高中生在校期間,隻能穿校服,因此無法凸顯自己的獨特性,在著裝方麵,他們(men) 唯有以鞋子來體(ti) 現這一點,鞋子越個(ge) 性化越能體(ti) 現自己的獨特性。
這樣,學生的群體(ti) 其實就至少分化成了兩(liang) 個(ge) ,穿潮鞋的和穿普通鞋的。穿潮鞋的學生自然形成了一種圈層,並以一種居高臨(lin) 下的姿態看待穿普通鞋的學生。穿普通鞋的學生要麽(me) 斥資買(mai) 潮鞋進入這個(ge) 圈層,要麽(me) 就會(hui) 感到自己的失敗。
所以,如果你的品牌形成了某種文化,就創造了一個(ge) 讓他們(men) 認同自己是這個(ge) 群體(ti) 中一員的機會(hui) 。
04 特斯拉和lululemon的文化定位
毫無疑問,特斯拉是汽車中的新品牌,相對於(yu) 那些有幾十、上百年曆史的汽車品牌,特斯拉的曆史不到20年。但它卻以吹枯拉朽之勢很快成為(wei) 汽車品牌中的領頭羊,登上第一汽車市值的寶座。
特斯拉的成功除了產(chan) 品上的優(you) 勢,更重要的是其一開始定位於(yu) 純電動車,開辟了一個(ge) 新市場,並吸引了一大批擁有“科技”、“環保”標簽的人,它打造了一種品牌文化——新潮的、酷的、極簡的、環保的。
這樣的文化最初吸引了大批財富新貴成為(wei) 它的客戶,包括金融、科技圈的前沿高管,好萊塢愛環保的知名演員等等,它早期的典型客戶如雷軍(jun) 、張一鳴、萊昂納多等等。
從(cong) 文化上講,在Model 3生產(chan) 之前,特斯拉讓車主們(men) 成為(wei) 有抱負的富人階層和有環保意識的潮流引領者中的一員。
特斯拉的車主當然也形成了圈層,僅(jin) 在中國就有各地的特斯拉車友會(hui) ,在Model 3發布之前,開著特斯拉的車友經常舉(ju) 行非官方的聚會(hui) 活動,讓在圈層內(nei) 共享資源。進入這個(ge) 圈層,其實隻要有一輛特斯拉Model S或Model X就可以了。
lululemon成立於(yu) 1998年,相對於(yu) 阿迪達斯,銳步等運動品牌,其曆史顯得短暫,但其僅(jin) 用22年市值就突破400億(yi) 美元,達到同樣的成就,Adidas用了68年,Nike用了46年。2022年7月,Lululemon市值超越阿迪達斯,成為(wei) 全球市值規模第二大的運動服飾品牌。
lululemon的成功,在文化定位上非常明確地卡準了一點——即女性意識的崛起。
瑜伽在全球的流行時間並不長,最初沒有品牌專(zhuan) 為(wei) 女性做瑜伽服。女性的選擇隻有那些把男士運動衣做成小碼、換成粉紅色的運動服,當然,它們(men) 穿起來並不舒適。
20世紀90年代後期,大學畢業(ye) 的女性越來越多,她們(men) 有一份很棒的工作,有自己的公寓和寵物,喜歡運動、旅行、時尚,願意為(wei) 高品質買(mai) 單。
Wilson看到這個(ge) 細分市場,並結合女性意識崛起的環境,將這個(ge) 細分人群稱為(wei) ”Super Girls“,隨後lululemon的故事就開啟了。
在文化定位之外,lululemon的圈層做的極為(wei) 成功,其在全球各大城市舉(ju) 辦瑜伽和運動愛好者的大型聚會(hui) ,吸引他們(men) 成為(wei) lululemon的客戶。
據《賣瑜伽服年收入40億(yi) 美元,萬(wan) 字長文解讀lululemon增長曆程》一文的闡述,lululemon在圈層營銷,形成了門店教育家、品牌大使、消費者的社群體(ti) 係,讓其客戶越來越多。
近幾年,很多人將lululemon瑜伽服外穿,這些人更明顯地成為(wei) 了“女性崛起”文化的代表,並吸引著更多的女性加入這個(ge) 圈層。
05 新品牌是如何超越老品牌的?
拋開產(chan) 品不談,在文化的層麵上,領先品牌最初締造了一種文化,但隨著時間的變化,社會(hui) 文化也逐漸會(hui) 發生變化,市場會(hui) 形成新的文化、流行和。
這時候如果新品牌恰巧掐中了這一點,確定自己的差異化文化定位,就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自己的行業(ye) ,並在未來的某一天超越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