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汽車市場上,日係汽車始終是一支非常強勁的力量,豐(feng) 田、本田、日產(chan) 可謂是三大巨頭,不過就在最近卻出現了三大巨頭同步增長乏力的情況,豐(feng) 田更是出現了淨利四年來首降,很多人都在問日係巨頭們(men) 是怎麽(me) 被市場所拋棄的?
一、豐田淨利4年來首降
據界麵新聞的報道,豐(feng) 田汽車公布了2022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ye) 績,受鋼材、鋁等原材料價(jia) 格高漲影響,淨利潤四年來首次下滑,同比減少14.0%至2.45萬(wan) 億(yi) 日元。
同日,豐(feng) 田宣布將在2030年年底之前在電動汽車領域追加投資1萬(wan) 億(yi) 日元(約合 74億(yi) 美元)。追加經費後,豐(feng) 田對該領域的計劃總支出達到約370億(yi) 美元。
無獨有偶,4月本田在中國的終端汽車累計銷量為(wei) 94879輛,同比下滑0.4%。這是本田中國連續第八個(ge) 月銷量下滑。1-4月本田在中國的終端汽車累計銷量為(wei) 315,245輛,同比下滑29.8%。日產(chan) 中國也在繼續下滑。4月銷量為(wei) 61313輛,同比下滑1.5%。這是日產(chan) 中國連續第九個(ge) 月下滑。1-4月日產(chan) 中國區銷量為(wei) 223,274輛,同比下降29.9%。
據日本企業(ye) 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3年1-3月,日係車各大品牌在華銷量同時出現了下滑,與(yu) 上一年同期相比,豐(feng) 田減14.5%,本田減37.7%,日產(chan) 減36.8%。一個(ge) 比較大的原因是,日本廠家缺少(似乎也“不屑於(yu) ”研發)適合中國市場的電動車。
在日係中原本產(chan) 銷就偏弱的三菱汽車,2022年財年在華出現了105億(yi) 日元特別損失(虧(kui) 損)的情況。2022年11月開始投產(chan) 的新型SUV(運動型多用途汽車)“歐藍德”,沒有實現銷售目標,其在湖南長沙的生產(chan) 線也從(cong) 2023年3月開始處於(yu) 停產(chan) 狀態,說是持續到5月底,但直到目前尚未傳(chuan) 出複產(chan) 的信息。
2023年的中國車市,燃油車與(yu) 電動車冰火兩(liang) 重天。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2702.1萬(wan) 輛和2686.4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3.4%和2.1%,延續了去年的增長態勢。但是,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達到705.8萬(wan) 輛和688.7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市場占有率達到25.6%。換句話說,新能源車不僅(jin) 拿走了汽車總體(ti) 銷售增量中的大頭,還大大侵占了原本由燃油車占據的市場。中汽協預計2023年汽車市場將繼續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實現3%左右增長,等於(yu) 說2022年的市場特點(總量增長減緩,但電動車在取代燃油車)將持續到2023年。
二、日係巨頭是怎麽被市場所拋棄的?
看到日係車企的一係列表現,讓人最大的感覺就是日係車企似乎風光不再,我們(men) 到底該怎麽(me) 看這件事呢?日係巨頭到底是怎麽(me) 回事?
首先,日係車企的燃油車時代成功在於(yu) 其極強的。在燃油車時代,日係車之所以能在市場上風光無兩(liang) ,原因在於(yu) 其強勢的技術優(you) 勢和極高的,特別是油耗極低,質量極其穩定。具體(ti) 來說,有幾大優(you) 勢:
一是發動機技術很強。日本汽車製造商擁有成熟的發動機技術,其中豐(feng) 田的“雙VVT-i+電動流”發動機技術更是被譽為(wei) 業(ye) 界標杆。這種發動機技術可以在低轉速時提供更大的扭矩輸出,同時在高轉速時又能實現更高效的燃燒,從(cong) 而提高燃油經濟性和動力性能。
二是輕量化設計讓油耗極低。日本汽車製造商注重輕量化設計,通過使用高強度材料和精簡的結構設計來降低車身重量,從(cong) 而提高燃油經濟性和動力性能,表現在使用上就是日係車的油耗非常低,甚至能比同價(jia) 位的德係、美係車型的油耗低得多。
三是質量穩定保值率極高。日本汽車製造商注重質量穩定性,通過嚴(yan) 格的品質控製和售後服務來保證車輛的質量和可靠性。這種質量穩定性也為(wei) 日本汽車製造商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譽,在二手車市場上,日係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ei) 是出來一輛,賣走一輛。
其次,新能源時代日係巨頭卻點錯了科技樹。如果我們(men) 把日係車銷量不佳歸咎於(yu) 日係車完全沒有創新,這肯定是有失偏頗的答案,但是在全球都在大規模布局新能源汽車的時候,日係車企也沒有停下腳步,但是與(yu) 別人不同,別人都在選純電汽車,而日係車企卻選擇了氫能源汽車的道路。不過仔細想想也能夠理解,日本是一個(ge) 島國,缺乏足夠的發展資源,大量的資源都需要進口,相比於(yu) 眾(zhong) 多資源來說,日本最不缺的就是水資源,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氫能源這個(ge) 發展方向也的確是符合日本國情。
不可否認的是氫能源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可以有效減少汙染,但其發展難度較大,成本也較高,因此,豐(feng) 田等日係車企進入氫能源領域後,麵臨(lin) 著技術難度大、產(chan) 業(ye) 鏈不成熟、成本高昂等諸多挑戰。而在日本孜孜不倦追求氫能源的時候,以特斯拉為(wei) 代表的一眾(zhong) 新能源車企已經快速崛起,並且通過大規模擴張讓特斯拉模式成為(wei) 了新能源的主要模式。這個(ge) 時候,日本所主導的氫能源電池就因為(wei) 技術不成熟成為(wei) 了少有人采用的邊緣模式。相比於(yu) 氫能源製造成本較高、加氫設施建設緩慢、氫能源存儲(chu) 難度大等核心難題,純電動汽車由於(yu) 成本低、充電方便、續航裏程長等優(you) 點更加符合市場需求。
第三,日本汽車的依然較為(wei) 落後。如果說選錯了科技樹是一種戰略失誤的話,那麽(me) 智能化水平落後則是日係汽車的核心問題了,在這個(ge) 時代智能化幾乎已經成為(wei) 了各家車企的必選答案,但是日係車企卻沒有選這個(ge) 答案。日本車企的風格非常保守,在這種保守思想引導下,日係車企對於(yu) 汽車的關(guan) 注還是老派的發動機、底盤、變速箱這些,卻不知道消費者的消費重心已經開始向智能化方向轉移,而日係車企卻完全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與(yu) 其他新能源汽車企業(ye) 相比,日係車的老舊就顯得格外突出。
要知道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趨勢,它可以提高汽車的駕駛安全性和舒適性,同時也可以提高汽車的性能和效率,在當前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幾乎都快成為(wei) 標配的時候,日係車企卻完全沒有這方麵的優(you) 勢,結果必然會(hui) 被消費者所拋棄。
第四,日係車企還有逆風翻盤的可能嗎?但是,我們(men) 也看到了豐(feng) 田終於(yu) 下定決(jue) 心要大規模布局新能源了,正所謂“亡羊補牢,為(wei) 時未晚”,盡管日係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相對滯後,但是從(cong) 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它們(men) 的基本盤還是存在的。特別是在燃油車與(yu) 新能源並行的階段,消費者對於(yu) 車輛的性能和品質要求並不會(hui) 因為(wei) 環保政策的推動而發生太大的變化。在這個(ge) 階段,日係車企如果能夠加大投入,加快新能源車型的開發和推廣,就有重新奪回市場的機會(hui) 。
當然,要想真正實現這個(ge) 目標,日係車企需要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產(chan) 品升級。隻有通過不斷的創新和進步,才能夠滿足消費者對於(yu) 高品質、高性能、高智能化的需求。同時,還需要加強與(yu) 國內(nei) 外優(you) 秀企業(ye) 的合作,吸收先進的技術和經驗,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和競爭(zheng) 力,不管怎麽(me) 說,日係車企們(men) 需要做的事情可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