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資訊 » 企業勝經 » 正文

高管薪資腰斬,銀行向員工“追薪”,銀行金飯碗突然不香了?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4-20  瀏覽次數:7978
         很多都在問銀行”金飯碗“怎麽突然不香了?我們該怎麽分析判斷這件事呢?

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銀行無疑是非常不錯的工作,甚至在不少地方都有“金飯碗”的稱謂,然而就在最近幾篇新聞引發了整個(ge) 市場的熱議,很多都在問銀行”金飯碗“怎麽(me) 突然不香了?我們(men) 該怎麽(me) 分析判斷這件事呢?

一、高管薪資腰斬,銀行向員工“追薪”,

據中國經營報的報道,Wind數據顯示,2022年共有4家股份製銀行管理層薪酬總額下降幅度大於(yu) 30%。民生銀行、光大銀行、浙商銀行、中信銀行2022年銀行管理層薪酬總額分別為(wei) 3897.34萬(wan) 元、1918.80萬(wan) 元、1239.42萬(wan) 元、2942.08萬(wan) 元,分別同比2021年降低34.46%、34.68%、47.49%、50.15%。

記者注意到,Wind數據顯示,多個(ge) 股份製銀行高管薪酬從(cong) 2021年高於(yu) 400萬(wan) 元,降至2022年200萬(wan) 元以下,收入“腰斬”。

2022年8月,財政部針對國有金融企業(ye) 發布了“限薪令”,要求金融企業(ye) 高級管理人員及對風險有直接或重要影響崗位的員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於(yu) 薪酬總額的35%,根據其所負責業(ye) 務收益和風險分期考核情況進行績效薪酬延期支付,績效薪酬的40%以上應當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於(yu) 3年。

而據南方都市報的報道,據南都·灣財社記者不完全統計,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nong) 業(ye) 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xing) 業(ye) 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渤海銀行等多家上市銀行均在2022年度報告中披露了績效薪酬追索扣回製度的建立和實施情況。

其中,招商銀行、渤海銀行和九江銀行則是披露了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具體(ti) 細節。

具體(ti) 來看,招商銀行在年報中披露稱,2022年該行對2876名員工執行績效薪酬追索扣回,追索扣回績效薪酬總金額5824萬(wan) 元。若以該行去年員工總人數11.3萬(wan) 人計算,被追回薪酬的員工數量占比為(wei) 2.55%。

渤海銀行年報顯示,2022年該行追索扣回370人績效薪酬1760萬(wan) 元。以此計算,相當於(yu) 人均被追回4.76萬(wan) 元。城農(nong) 商行中,在港上市的九江銀行也在年報中披露了金額數據,報告期內(nei) 該行績效追索扣回總金額為(wei) 163萬(wan) 元。

除了部分銀行管理層薪資有所調整,券商行業(ye) 的“降薪潮”已多次引起關(guan) 注。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目前披露年報的券商中,在有可比數據的22家券商中,有19家員工人均薪酬出現下降,占比達到86.36%,百萬(wan) 年薪已成過去式。

二、銀行“金飯碗”突然不香了?

近年來,銀行業(ye) 的高管薪資一直備受社會(hui) 關(guan) 注。然而,最近一段時間,根據各家商業(ye) 銀行的財報數據顯示,部分銀行業(ye) 高管薪資卻遭到了腰斬,一些銀行也開始向員工“追薪”。這一現象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許多人開始質疑銀行業(ye) 的金飯碗是否還值得追求,我們(men) 到底該怎麽(me) 看這件事呢?

首先,監管層已經關(guan) 注到了銀行等金融機構之前的相對高收入,開始逐漸限製不合理的過高收入。

銀行業(ye) 一直是我國高收入行業(ye) 之一,在金融危機和股市暴跌等極端情況下,銀行公司的高管和利潤一般不會(hui) 受到太大的影響,而且由於(yu) 銀行所承擔的風險比較低,因此其高管的薪酬水平相對較高。但是監管層在近年來已經開始逐漸限製不合理的過高收入,控製銀行業(ye) 高管的薪酬水平,讓銀行高管的薪酬更合理。

從(cong) 製度上來看,2022年8月,財政部下發了《財政部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國有金融企業(ye) 財務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強調了國有金融企業(ye) 的薪酬分配結構,未來將更多向一線人員傾(qing) 斜。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城鎮非私營單位中,2021年金融業(ye) 以150843元的年平均工資在各行業(ye) 中位列第三、增速位列第二。

在這樣的情況下,銀行業(ye) 的高管薪酬過高也就引發了整個(ge) 市場的熱議,在整個(ge) 政策的導向下,銀行業(ye) 高管的過高薪酬開始逐漸下降,監管調節並限製不合理的過高收入成為(wei) 了一種常態。

其次,監管正在推動建立效薪酬追索扣回製度,讓高管薪酬與(yu) 其承擔的風險行為(wei) 有效掛鉤。

在過去,銀行業(ye) 的高管薪酬往往與(yu) 業(ye) 績掛鉤,這就直接導致了為(wei) 了追求短期的高收益而忽視了潛在的風險,特別是這些年一些區域商業(ye) 銀行金融風險高發也證明了這種過度績效導向所導致的問題,一味追求高業(ye) 績而忽視了風控所帶來的問題越來越嚴(yan) 重。

為(wei) 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監管層正在推動建立效薪酬追索扣回製度。這種製度可以讓高管薪酬與(yu) 其承擔的風險行為(wei) 有效掛鉤,從(cong) 而使得高管在追求業(ye) 績的同時,也會(hui) 更加注重風險控製。追索製度其實就是在這方麵進行的一種製度安排,為(wei) 了更好地規避風險,製度設計也開始日漸完善。《通知》也明確表態,再次強調金融企業(ye) 應當製定績效薪酬追索扣回製度,並明確適用於(yu) 離職和退休人員。

此後,部分銀行公開表示已建立相關(guan) 製度。例如,民生銀行行長鄭萬(wan) 春曾在該行2022年第三季度業(ye) 績會(hui) 上表示,近年來,該行持續優(you) 化高管薪酬約束機製,完善績效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機製,督促高管盡職履責。

這種製度在客觀上可以防範銀行內(nei) 部管理出現不當決(jue) 策和高風險行為(wei) ,比如,在銀行治理過程中,若存在基於(yu) 不當考慮作出的決(jue) 策或存在高風險交易等情況,將產(chan) 生相關(guan) 人員的責任,從(cong) 而影響其收入水平,而且還可以倒追其承擔的責任。所以,從(cong) 長期的角度來說,這種追索扣回製度將會(hui) 成為(wei) 中國銀行業(ye) 發展的一個(ge) 常態。

第三,銀行業(ye) 的發展也已經逐漸到了收入水平向社會(hui) 平均水平靠攏的階段。

根據產(chan) 業(ye) 生命周期理論,當前銀行業(ye) 已經開始全麵進入成熟發展階段,自然而然薪酬水平開始向社會(hui) 平均薪酬靠攏。產(chan) 業(ye) 生命周期理論認為(wei) ,一個(ge) 產(chan) 業(ye) 會(hui) 經曆起步、成長、成熟和衰退四個(ge) 階段。在成熟階段,產(chan) 業(ye) 的增長率開始放緩,市場逐漸飽和,競爭(zheng) 加劇,這也導致了薪酬水平開始向社會(hui) 平均薪酬靠攏。

當前,銀行業(ye) 已經開始全麵進入成熟發展階段,從(cong) 市場發展的角度來說,隨著銀行業(ye) 的發展逐漸成熟,產(chan) 業(ye) 增速也會(hui) 逐漸下降,再疊加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等因素,銀行業(ye) 的盈利能力逐漸下降,自然而然薪酬水平也開始向社會(hui) 平均薪酬靠攏。

因此,不僅(jin) 僅(jin) 是製度安排,當前的銀行業(ye) 發展也開始向著逐漸向社會(hui) 平均水平回歸的方向發展了。

第四,薪酬改革的核心還是推動銀行業(ye) 更好地服務百姓生活與(yu) 經濟發展。

對於(yu) 銀行來說,關(guan) 鍵不是一刀切的降薪,而是讓薪酬製度真正能夠推動銀行業(ye) 務發展,推動銀行進行業(ye) 務、科技的創新,從(cong) 而讓廣大用戶能夠獲得更好的金融服務。銀行業(ye) 的高管薪酬水平的下降,並不是一刀切的降薪,而是監管層和銀行業(ye) 本身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動銀行業(ye) 務發展的結果。銀行業(ye) 需要將薪酬製度與(yu) 業(ye) 務發展相結合,讓高管薪酬真正能夠推動銀行業(ye) 務發展。隻有這樣,銀行業(ye) 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中立於(yu) 不敗之地。

而對於(yu) 各家商業(ye) 銀行來說,各家銀行應該根據企業(ye) 的實際情況,製定合理科學的薪酬標準和製度,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和能力,真正讓薪酬製度成為(wei) 推動銀行業(ye) 務發展的杠杆。銀行業(ye) 的薪酬應該更向自己的一線員工和中低層人員傾(qing) 斜,不斷提升其工作積極性,從(cong) 而更好地服務市場的需要。

因此,銀行的金飯碗並不是突然不香了,也並非指銀行薪資水平突然下降,而是指銀行薪酬製度正在向更加合理的方向發展。監管層逐漸限製不合理的過高收入、建立效薪酬追索扣回製度、銀行開始進入成熟發展階段等因素導致銀行薪酬製度趨於(yu) 規範。隻要銀行薪酬能夠發揮其積極的推進作用,這才是最有效的薪酬安排。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企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