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資訊 » 企業勝經 » 正文

海爾、TCL誰能走的更遠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2-25  瀏覽次數:1201

       兩家企業都是中國的標杆型企業,國際化都走在了中國企業之先。但是兩家公司的管理都還存在不足,海爾還不能進入國際主流市場,它們麵臨種種困難,都還未能真正成為國際化的強勢品牌。海爾去年1180億元的銷售額,國際貢獻不超過40億美元,占比不到20%;TCL則剛在國際化上栽了個大跟頭。

原因有幾個(ge) ,他們(men) 都還沒有實現從(cong) 營銷企業(ye) 向技術企業(ye) 的轉型,一直以來,依靠的是營銷拉動,而不是技術拉動。我們(men) 看到三星這幾年發展很快,其背後是產(chan) 品周期開發非常快。國際市場的競爭(zheng) 與(yu) 國內(nei) 市場不一樣,價(jia) 格不是成敗的決(jue) 定因素,對品質、技術要求非常高,沒有攻克技術的壁壘是海爾與(yu) TCL的最大問題。

第二個(ge) 原因是,品牌經驗還沒建立起來,海爾是中國企業(ye) 中國際品牌最高的一個(ge) ,但是在國際上還欠缺,現在是一隻腳在國門內(nei) ,一隻腳在國門外,為(wei) 什麽(me) 同樣由中國生產(chan) 的,飛利浦用TCL代工,能賣到幾千美元,而我們(men) 隻能賣到800美元?

這兩(liang) 家公司的共性大於(yu) 個(ge) 性,也是中國家電製造企業(ye) 普遍存在的問題。國內(nei) 企業(ye) 差異化做的還不夠好,兩(liang) 家企業(ye) 一南一北,麵對的消費者和市場是一樣的。

張瑞敏和李東(dong) 生,總體(ti) 來說,也是共性大於(yu) 差異性。他們(men) 都是中國非常優(you) 秀的企業(ye) 家,都是榜樣式的人物,都是理性大於(yu) 感性,令人尊敬。李東(dong) 生是成熟的一個(ge) 人,不誇誇其談。張瑞敏是一個(ge) 敢於(yu) 擔當,社會(hui) 責任感比較強烈的人。在理論修養(yang) 上,張瑞敏要比李東(dong) 生高,他就能提出休克魚、斜坡理論。

TCL的文化氛圍比較追求上下平等。而海爾的等級觀念比較強一些。前些年,李東(dong) 生更能包容手下,你能看到TCL許多人站出來說話,但是在海爾,往往隻是張瑞敏出來說話。

說TCL進入修船期,沒錯,前幾年的挫折太大了,現在在恢複、康複。而海爾用修複來比喻不太準確,應該說海爾在調整期。楊綿綿也說了,前幾年一直追求500強企業(ye) ,現在要追求盈利企業(ye) ,追求利潤。

對這兩(liang) 家公司未來的預測,如果說有一天跑了100米,海爾應該跑到75~80米,TCL可能跑到60~70米。海爾在國際化的品牌建設上,走在了TCL的前麵,海爾堅持做自主品牌,不做代工,TCL還是給人代工的,電視的出口,大多是代工。海爾的品牌建設上超越了TCL,這是能走更遠的原因。

另外,TCL的國際化,背了兩(liang) 個(ge) 大包袱,最大的包袱是湯姆遜,CRT電視的時代馬上就要結束了,而TCL在墨西哥、泰國和波蘭(lan) 的這三個(ge) 工廠,產(chan) 量達到了800萬(wan) 台。現在隻是把包袱從(cong) 背上放到了地下,但是有一天也許會(hui) 成為(wei) 重要障礙。工人很多,產(chan) 量不能上,還消耗財力。海爾在國外建廠,也有包袱,不過沒有這麽(me) 大。

再者,技術上的突破很難,海爾的處境與(yu) 國內(nei) 其他企業(ye) 相比要好。海爾有很多專(zhuan) 利,但80%是在國內(nei) 申請的專(zhuan) 利。而它最大的對手是西門子、伊萊克斯、索尼、三星這樣的企業(ye) 。在產(chan) 品開發上,海爾有了三開門的冰箱,而這是LG最先開發出來的;海爾也有了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機,在日本和歐洲,3年前已經出現了這樣的產(chan) 品。在國際市場上,海爾還不是領跑者,而是跟跑者。

技術的壁壘,是國內(nei) 企業(ye) 最大的壁壘。國內(nei) 隻發展應用技術,沒有基礎技術的積累,造成我們(men) 應用技術越多,要繳納的專(zhuan) 利費就越多。去年,出口美國的多媒體(ti) 電視下滑,就是這個(ge) 原因。

你問海爾和TCL會(hui) 否成為(wei) 下一個(ge) 30年中國製造的代表。其實有些事情會(hui) 發生變化,未來30年中國還是不是全球的製造中心?現在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中國也在轉型,也許我們(men) 會(hui) 問中國會(hui) 否成為(wei) 全球的技術中心?

也許將來TCL做的不大,但是靠專(zhuan) 利就能賣錢,那就是好事。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企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