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500強企業的三分之一都是家族控製的,這注定了無論是家族商業的哪一種形態,或作坊或企業或王朝,都將是我們在研讀商業史時不可忽略的一項課題
從(cong) 家庭作坊到家族企業(ye) 再到家族王朝,商業(ye) 世界為(wei) 他們(men) 締造傳(chuan) 奇提供了絕佳的舞台。在這裏,機會(hui) 與(yu) 挑戰、成功與(yu) 失敗、和諧與(yu) 衝(chong) 突、繁榮與(yu) 衰敗輪回上演,各路英雄豪傑輪番登場,在不斷譜寫(xie) 曆史、創造曆史的同時,其本身也成為(wei) 了曆史。
由美國著名經濟史作家戴維·S·蘭(lan) 德斯寫(xie) 作的《世界上最偉(wei) 大的家族企業(ye) 》,就較深刻地反映了這樣的曆史與(yu) 現實。這段曆史不同以往、非比尋常。它是有關(guan) 財富、權力與(yu) 夢想的一段過往。在這裏,我們(men) 可以讀到驚心動魄、蕩氣回腸、雲(yun) 譎波詭,但更重要的是,我們(men) 能讀到一個(ge) 強大的邏輯線索:商業(ye) 改變世界。
沒有人會(hui) 質疑商業(ye) 的力量,就像沒有人會(hui) 否認企業(ye) 家對推動這個(ge) 社會(hui) 作出的巨大貢獻。商業(ye) 最廣泛、最深刻地改變著世界麵貌,在一定程度上,商業(ye) 促使人類不斷向前探索,商業(ye) 提升生活的品質,商業(ye) 維係社會(hui) 的活力,商業(ye) 引領文明的創新。所以,閱讀這類曆史最大的樂(le) 趣在於(yu) 獲取無比的鼓舞和勵誌的同時,往往能得到不少警示和啟迪。據說,當今世界上大多數企業(ye) 都是家族企業(ye) 。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美國,超過90%的企業(ye) 都是以家族形式存在。而且《財富》500強企業(ye) 的三分之一都是由家族控製的,或者由一公司創始家族的成員參與(yu) 管理。於(yu) 是,這就注定了無論是家族商業(ye) 的哪一種形態,或作坊或企業(ye) 或王朝,都將是我們(men) 在研讀商業(ye) 史時不可忽略的一項課題。
這就是戴維·S·蘭(lan) 德斯寫(xie) 作《世界上最偉(wei) 大的家族企業(ye) 》的動機與(yu) 緣由。作為(wei) 一個(ge) 曆史與(yu) 經濟學學者,他著迷於(yu) 探詢經濟潮流的發展以及經濟人行為(wei) 和成就的演變。特別是那些野心勃勃的人物攫取財富的故事因為(wei) “超越生活常態”而更加吸引他的注意。蘭(lan) 德斯認為(wei) ,人們(men) 完全可以從(cong) 這些故事中學到很多東(dong) 西,而且裏麵還有很多神采飛揚的人物,他們(men) 充滿了創意和天賦,通過經辦企業(ye) 獲得了財富。在蘭(lan) 德斯眼裏,“家族”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單位、一個(ge) 稱謂,它還是一個(ge) 不可或缺的環節、因素,它在大多數商業(ye) 故事的文本中扮演了一個(ge) 極為(wei) 重要的角色。
雖然如此,但人們(men) 對於(yu) 家族企業(ye) 的關(guan) 注遠遠未達到蘭(lan) 德斯覺得必要的程度。現行的經濟理論將家族企業(ye) 看作是不合時宜的,作為(wei) 主要經濟引擎已經是過去時了,在現時,公司或股份製才是更好的管理形式。如今最主流最流行的經濟思想大都不認為(wei) 家族企業(ye) 值得認真研究,覺得它們(men) 已經陳舊過時,其存在是沒多大用處可言的。對於(yu) 這樣的論調,蘭(lan) 德斯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很肯定地指出,這不僅(jin) 是錯誤的,而且也是嚴(yan) 重的誤解。“家族企業(ye) 是不會(hui) 消失的。忽略它很不明智,也很不負責任。即使有時候沒有合適的繼承人或者那些繼承人不樂(le) 意繼續開展業(ye) 務,從(cong) 而導致企業(ye) 被出售、清算、解散或者轉換為(wei) 外聘管理層的形式,基本事實也不會(hui) 改變:家族企業(ye) 在貿易和產(chan) 業(ye) 領域已經建立了一定的地位,因此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蘭(lan) 德斯堅信世界上大多數新企業(ye) 還是家族企業(ye)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情形也不會(hui) 改變。
蘭(lan) 德斯對家族企業(ye) 推崇備至,並呼籲人們(men) 給家族企業(ye) 以一個(ge) 其應得的位置。在《世界上最偉(wei) 大的家族企業(ye) 》中,我們(men) 便看到了他這樣的努力。盡管,蘭(lan) 德斯不是從(cong) 學術(理論)的角度對家族企業(ye) 做專(zhuan) 題研究,而是從(cong) 傳(chuan) 記、文學化的手法來介紹幾個(ge) 赫赫有名的家族企業(ye) ,但是他同樣達到了他要追求的效果——他想澄清一個(ge) 事實,我們(men) 不應忽視家族企業(ye) ,也不應當把它神化。
相反,我們(men) 看到了契機所在,家族企業(ye) 超越了地區甚至國別的障礙,為(wei) 促成一個(ge) 世界性的商業(ye) 環境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舉(ju) 例來說。巴林家族從(cong) 一開始從(cong) 事商品貿易,並將錢借給其他貿易商,在迅速獲得財富和成功之餘(yu) ,最終竟催生了現代第一家綜合性的商業(ye) 銀行。羅斯柴爾德家族一直是個(ge) 神秘的家族,一貫反對外人探知其家族的秘密,拒絕引入外部合夥(huo) 人,而且還鼓勵家族內(nei) 部通婚。這個(ge) 家族在銀行、金融業(ye) 的實力和影響力超乎人們(men) 想象,尤其是之前暢銷書(shu) 《貨幣戰爭(zheng) 》的出版,更是把這個(ge) 家族推向了近乎視為(wei) 神話的高度。至於(yu) 摩根、福特、菲亞(ya) 特、豐(feng) 田、洛克菲勒等眾(zhong) 多家族,他們(men) 雖身處不同行業(ye) ,經曆不同路徑,操持不同管理,但他們(men) 都得共同麵對市場、環境乃至整個(ge) 時代的變化,而且他們(men) 都無一例外地成就了一個(ge) 個(ge) 王朝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