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hth官网登陆 » 國內資訊 » 正文

兩部門:計量助力新能源多元協同發展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7-21  來源:《中國能源報》(2025年07月14日 第 03 版)  瀏覽次數:114
 兩部門:計量助力新能源多元協同發展

  本報訊 市場監管總局、工信部7月9日發布《計量支撐產(chan) 業(ye) 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以支撐產(chan) 業(ye) 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為(wei) 目標,麵向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集成電路、儀(yi) 器儀(yi) 表等重點產(chan) 業(ye) 領域,圍繞重大計量需求梳理形成一批重點項目,依托重點單位進行協同攻關(guan) ,切實解決(jue) 產(chan) 業(ye) 發展中的關(guan) 鍵計量問題,強化技術創新,優(you) 化資源配置,加快成果轉化,推動“溯源鏈、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融合發展,使計量成為(wei) 促進產(chan) 業(ye) 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在新能源領域,《方案》麵向太陽能、風能、核能、氫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領域,圍繞關(guan) 鍵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化發展、能源生產(chan) 儲(chu) 運基礎設施建設、儲(chu) 能係統及相關(guan) 裝備研究及產(chan) 業(ye) 化等方向計量需求,開展新能源汽車充換電、核電安全運行、負荷辨識、光伏電站組件壽命評估、虛擬電廠、綠色電力可信評價(jia) 、碳捕集熱耗測量、電網慣量阻尼測量、工業(ye) 領域能碳測量、碳排放核算分析等關(guan) 鍵共性計量技術研究與(yu) 應用示範,開展新能源智能安全評價(jia) 與(yu) 計量測試平台等能力建設,實現新能源多元協同發展。

  《方案》指出,計量是實現單位統一、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是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發展、國防建設、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撐,作為(wei) 構建一體(ti) 化國家戰略體(ti) 係和能力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新質生產(chan) 力、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宗和)

  “北氣南下”輸氣量破千億(yi) 立方米

  中新社電 國家管網集團東(dong) 北公司7月10日發布消息,截至7月10日,我國“北氣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計輸氣量突破1000億(yi) 立方米,安全平穩運行超2000天,標誌著這條縱貫南北的能源大動脈在保障中國能源安全、推動綠色轉型方麵取得重大進展。

  作為(wei) 我國“十四五”期間建成的重要能源基礎設施和“四大能源戰略通道”東(dong) 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氣南下”能源大通道北起黑龍江黑河,南至上海,途經9個(ge) 省區市。

  自2019年北段投產(chan) 、2024年全線貫通以來,日均分輸量超1.1億(yi) 立方米,年輸氣能力達380億(yi) 立方米,可滿足1.3億(yi) 戶城市家庭全年用氣需求,惠及沿線4億(yi) 多人口,有效保障了東(dong) 三省、京津冀、環渤海和長三角地區的天然氣穩定供應。

  作為(wei) 我國第一條關(guan) 鍵設備和核心控製係統全麵國產(chan) 化的長輸管道,通過與(yu) 東(dong) 北管網、西氣東(dong) 輸等係統互聯互通,形成“北氣南下、海氣登陸、西氣東(dong) 輸、川氣東(dong) 送”的全國供氣格局,增強了應急調峰能力。

  今年上半年,通過“北氣南下”能源大通道進入長三角地區的天然氣近157億(yi) 立方米,占該區域當前用氣量的1/3。

  今年迎峰度夏期間,該管道向上海、浙江等地日供氣量達6000萬(wan) 立方米,較2024年同期增長4%,緩解了華東(dong) 地區夏季“氣電保供”壓力。

  “北氣南下”管道輸送1000億(yi) 立方米天然氣相當於(yu) 種植8.2億(yi) 棵冷杉,等效淨化空氣量達4200億(yi) 立方米,同時不斷推動沿線鋼鐵、化工等產(chan) 業(ye) 的綠色升級,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孟莉莉 史軼夫)

  全球單機功率最大直驅型漂浮式風機下線

  新華社電 中國華能7月10日宣布,全球單機功率和風輪直徑最大的直驅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省福清市下線,單機功率17兆瓦,標誌著我國在海上風電裝備製造領域取得新的突破。

  本次下線的中國華能—東(dong) 方電氣17兆瓦直驅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葉輪直徑為(wei) 262米,風輪掃風麵積約53000平方米,相當於(yu) 7.5個(ge) 標準足球場的麵積,輪轂中心高度約152米,相當於(yu) 50層居民樓高度。時間可利用率達到99%以上,同時可應對超24米超高海浪,抵禦17級超強台風。

  這一機組由中國華能牽頭,聯合中國東(dong) 方電氣集團共同研製,首次采用國產(chan) 化大直徑主軸軸承,葉片、發電機、變流器、變壓器等關(guan) 鍵部件也全部實現國產(chan) 化。研發團隊還成功突破漂浮式風電係統耦合仿真技術及高保真模型試驗技術,攻克了葉片、低速永磁直驅電機高精度製造與(yu) 裝配工藝難題。

  華能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海上風電部主任劉鑫說,該機組通過引入智能傳(chuan) 感係統,實現了漂浮式係統整體(ti) 的全局穩定控製,使得機組可適應複雜多變的深遠海海洋環境,可適用於(yu) 50米以上水深海域風能資源開發。

  這一機組單機年輸出清潔電能可達6800萬(wan) 度,能滿足約4萬(wan) 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下一步將在廣東(dong) 陽江海域進行示範驗證。

  (戴小河 王悅陽)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hth官网登陆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