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hth官网登陆 » 國內資訊 » 正文

城燃企業整合大潮再起 “一城一企”成為主流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2-20  來源:界麵新聞  瀏覽次數:995
              2025年伊始,城市燃氣(下稱城燃)企業並購重組動作頻現。

 

  2月7日,藍天燃氣(605368.SH)發布公告稱,與(yu) 河南燃氣集團等共同成立的河南匯融燃氣並購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已完成工商登記,基金規模達10億(yi) 元,旨在投資城鎮燃氣行業(ye) 及相關(guan) 領域。

 

  山西晉東(dong) 華潤燃氣收購陽泉中石油昆侖(lun) 燃氣股權案也於(yu) 2月8日獲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無條件批準,標誌著山西省城燃企業(ye) 整合進程進一步提速。

 

  2月11日,陝天然氣(002267.SZ)在投資者互動平台透露,近年來,公司主動尋找省內(nei) 外其他地區城市燃氣公司收並購、合作標的,已采用新設立或收並購方式完成區域市場整合工作,成效顯著,城市燃氣板塊占有率穩步提升。

 

  陝天然氣稱,未來仍將持續發掘優(you) 質城市燃氣標的公司,推進城燃企業(ye) 收並購工作。

 

  2024年至今,城燃企業(ye) 整合步伐加快,多家企業(ye) 通過設立並購基金、推進並購交易等方式,積極布局城鎮燃氣市場及相關(guan) 上下遊產(chan) 業(ye) 。

 

  在這股並購大潮中,整合能力也決(jue) 定了城燃公司的競爭(zheng) 力。華泰證券認為(wei) ,整合能力較強的五大城燃龍頭仍有望保持競爭(zheng) 優(you) 勢。這五大城燃龍頭分別是中國燃氣(00384.HK)、港華智慧能源(01083.HK)、昆侖(lun) 能源(00135.HK)、華潤燃氣(01193.HK)、新奧能源(02688.HK)。

 

  並購提速

 

  據界麵新聞綜合能源資訊機構清燃智庫等機構及公開資料的數據,2024年,國內(nei) 城燃企業(ye) 股權收購和轉讓至少有16起。其中不乏有港華智慧能源等行業(ye) 龍頭的身影,同時也包括北京富華燃氣有限公司等中型企業(ye) 。

 

 

  卓創資訊天然氣產(chan) 業(ye) 鏈主管梁英漢對界麵新聞表示,此輪城燃企業(ye) 整合加速主要得益於(yu) 政策推動。

 

  2022年6月,國務院牽頭主導發布《關(guan) 於(yu) 印發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實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下稱《方案》),提出利用四年時間裏更新改造10萬(wan) 公裏城燃老舊管道,並且明確要求完善燃氣特許經營準入退出機製,支持城燃行業(ye) 兼並重組、區域化整合。

 D24771073331773154495_w700h3203

 

  圖片來源:華泰證券

 D25349013504755737827_w700h411

  “從(cong) 時間來看,該《方案》也接近尾聲。所以在2024年,相關(guan) 工作明顯加速推進。”梁英漢稱。

 

  華泰證券在去年10月發布的一份研報指出,國內(nei) 天然氣行業(ye) 已從(cong) 高速發展期進入平穩發展期,城市燃氣作為(wei) 天然氣最核心的下遊細分方向,行業(ye) “跑馬圈地”接近尾聲。

 

  “未來5-10年,並購重組將成為(wei) 城市燃氣行業(ye) 發展主旋律。”華泰證券表示。

 

  清燃智庫指出,目前仍有多個(ge) 燃氣企業(ye) 股權轉讓尚在招投標中。綜合來看,影響項目招標進展的主要因素為(wei) 企業(ye) 經營業(ye) 績狀況、是否具有優(you) 勢營業(ye) 務板塊以及燃氣特許經營權轉讓協商價(jia) 格。

 

  部分未充分考慮經營地域、市場開發難度等因素存續的燃氣公司,可能存在因業(ye) 績不佳陷入經營困難,不得不低價(jia) 轉讓股權的情況,此種類型公司招標也具有一定難度;具有一定優(you) 勢業(ye) 務板塊的燃氣公司招標進展則會(hui) 較快。

 

  “一城一企”成為(wei) 主流

 

  在梁英漢看來,當前國內(nei) 城燃企業(ye) 整合主要呈現出三方麵特點。

 

  一是形成了規模集中化的 “一城一企”或“一城一網” 模式。從(cong) 城市到地方縣市,呈現一個(ge) 城市或一個(ge) 區縣由一家燃氣企業(ye) 主導的格局,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

 

  二是以龍頭企業(ye) 為(wei) 主導的並購現象。在企業(ye) 並購層麵,當地相對較大的企業(ye) 會(hui) 橫向收購本區域內(nei) 的中小型燃氣企業(ye) ,呈現出類似 “大魚吃小魚” 的模式。

 

  三是隨著企業(ye) 規模化效應的凸顯,原本業(ye) 務多樣的中小燃氣企業(ye) ,如涉及天然氣貿易、儲(chu) 能、經營加氣站業(ye) 務等,也會(hui) 在整合過程中統一並入規模化公司,推動未來城燃企業(ye) 業(ye) 務模式更加多元,逐步向綜合能源型企業(ye) 轉變。

 

  在城市規模化擴張和產(chan) 業(ye) 聚集化發展的背景下,過去大部分城市燃氣市場格局分散。

 

  華泰證券的數據顯示,在其統計的國內(nei) 305座城市中,僅(jin) 有1家燃氣企業(ye) 的城市數量占25%、2-3家占46%、4-5家占23%、6家及以上的占6%。

 

  梁英漢表示,中小型城燃企業(ye) 由於(yu) 用氣量較小,采購規模有限,因而在氣源采購價(jia) 格上往往處於(yu) 劣勢。整合後,推行“一城一企”模式,規模化的大型企業(ye) 將在上遊采購管道氣或液化天然氣時,具備更強的成本優(you) 勢和議價(jia) 能力。

 

  “能夠有效突破‘小散亂(luan) 弱’的行業(ye) 桎梏,形成規模效應。”梁英漢稱。

 

  “一城一企”模式最早可追溯至2020年。當年7月,浙江率先出台全國首個(ge) 《管道燃氣特許經營評估管理辦法》,其中明確提出鼓勵城燃企業(ye) 間進行規模化、集團化整合,至2021年底,有條件的地市完成企業(ye) 規模化整合,形成“一城一企”。

 

  2024年,多地加大力度推進“一城一企”模式。從(cong) 去年至今,已有山西省晉城市、河南省平頂山市石龍區、河南省信陽市等地陸續出台相關(guan) 實施方案。

 

  華泰證券指出,國內(nei) 燃氣特許經營權續約高峰出現在2030年以後,隨著特許經營法定期限延長至40年,存量項目的潛在價(jia) 值有望重估,整合能力強的燃氣公司有望受益。

 

  該機構認為(wei) ,華潤燃氣、香港中華煤氣(內(nei) 地經營主體(ti) 即港華智慧能源)等龍頭,可以立足於(yu) 優(you) 質的城燃項目,有望整合周邊零散區域;昆侖(lun) 能源、藍天燃氣等企業(ye) ,可以借力上遊資源或中遊長輸管網優(you) 勢有望整合沿線項目。

 

  城市燃氣特許經營權屬於(yu) 市政公用事業(ye) 特許經營權的其中一類。市政公用事業(ye) 特許經營,是指政府按照有關(guan) 法律、法規規定,通過市場競爭(zheng) 機製選擇市政公用事業(ye) 投資者或者經營者,明確其在一定期限和範圍內(nei) 經營某項市政公用事業(ye) 產(chan) 品或者提供某項服務的製度。

 

  國內(nei) 管道燃氣特許經營製度正式實施始於(yu) 2004年,至今已超過20年。該製度曾明確,特許經營期限應當根據行業(ye) 特點、規模、經營方式等因素確定,最長不得超過30年。

 

  當前,國內(nei) 35個(ge) 大中城市均有五大城燃的身影。

 

  據華泰證券數據,從(cong) 核心區域項目數量看,截至2024年1月,華潤燃氣大幅領先,分布有12個(ge) 核心區域,分別位於(yu) 天津、寧波、合肥等地,體(ti) 現出其近年著力於(yu) 核心大中城市項目並購的戰略成果。

 

  港華智慧能源在核心區域項目數量上僅(jin) 次於(yu) 華潤燃氣,共有7個(ge) ,包括濟南、武漢、廣州等地,這得益於(yu) 其在國內(nei) 城燃市場上的先發優(you) 勢;昆侖(lun) 能源作為(wei) 入局較晚的城燃龍頭,布局範圍最廣,但核心區域項目數量不多,僅(jin) 有2個(ge) ,分別在海口、昆明。

 

  燃氣整合也有利於(yu) 進一步提升安全保障。梁英漢指出,每年都會(hui) 發生一些燃氣爆炸或燃燒事故,主要原因在於(yu) 城市燃氣企業(ye) 數量眾(zhong) 多,各企業(ye) 的運營和監管水平參差不齊,導致隱患增多。

 

  由中國城市燃氣協會(hui) 安全管理工作委員會(hui) 等單位發布的《全國燃氣事故分析報告》顯示,2023年各類型燃氣事故中,管網事故數量占34.5%。燃氣管道一旦老化,極易發生泄漏。

 

  例如,2021年發生的湖北十堰市張灣區豔湖社區集貿市場“6·13”重大燃氣爆炸事故,就是因為(wei) 天然氣管道嚴(yan) 重鏽蝕破裂,泄漏的天然氣在占壓的建築物下方河道內(nei) 密閉空間聚集,遇餐飲商戶排油煙管道火星發生爆炸,造成重大人員傷(shang) 亡。

 

  行業(ye) 整合則有望壓縮風險滋生的空間。“整合後,城燃企業(ye) 數量減少,政府監管難度隨之降低,管理也更加高效,進而能夠有效減少安全隱患。”梁英漢稱。

 

  同時,整合也增強了企業(ye) 的資金實力。梁英漢表示,天然氣管道在長期運行過程中會(hui) 逐漸老化,而對其進行改造和更新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一般情況下,中小型燃氣企業(ye) 在成立初期,主要通過收取接駁費等方式獲取短期收益。

 

  “接駁”是指將新建的天然氣管道與(yu) 現有的燃氣供應係統進行連接的過程。這個(ge) 過程通常涉及將用戶端的管道接入城市燃氣管網,或者將新的燃氣設施與(yu) 主幹管道連接,從(cong) 而實現天然氣的供應。

 

  燃氣接駁是城燃公司的主營業(ye) 務之一。因受到房地產(chan) 行業(ye) 持續低迷的影響,城燃公司的燃氣接駁業(ye) 務收入均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以2023年業(ye) 績來看,城燃企業(ye) 龍頭華潤燃氣的燃氣接駁收入同比下降11%至108.88億(yi) 元;港華智慧能源接駁銷售額同比下降22.6%至18.68億(yi) 港元(約合17.26億(yi) 元人民幣);新奧能源的燃氣接駁安裝收入同比下降10%至53.37億(yi) 元。

 

  “隨著時間推移,管道老化問題逐漸凸顯,中小燃氣企業(ye) 由於(yu) 資金有限,往往難以持續投入大量資金用於(yu) 管道改造和維護。相比之下,整合後的規模型企業(ye) 資金實力更強,能夠更好地承擔管道改造和更新所需的費用,從(cong) 而保障燃氣供應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梁英漢說。

 

  仍存挑戰

 

  城燃行業(ye) 整合勢在必行,但進程麵臨(lin) 諸多問題與(yu) 挑戰。

 

  梁英漢指出,企業(ye) 內(nei) 部管理與(yu) 人員整合是當前城燃企業(ye) 整合中的主要挑戰之一。重組後涉及新舊人員安置、資產(chan) 評估、財務風險把控以及股權分配等諸多方麵,需要妥善處理。大規模的人員崗位調整也加大了管理壓力。

 

  此外,資金壓力也是整合過程中的一大問題。兼並重組不僅(jin) 需要企業(ye) 承擔前期的收購成本,整合後還可能暴露出一係列隱性成本,例如特許經營權歸屬不清引發的法律糾紛,進而推高管理成本。

 

  梁英漢表示,過去,部分地區特許經營權分配不清晰,存在多家企業(ye) 同時擁有特許經營權的情況,這也導致企業(ye) 之間因權屬問題產(chan) 生法律糾紛。企業(ye) 在進行收購重組時,這些問題在合同中可能不會(hui) 明確體(ti) 現,但在整合後會(hui) 逐漸暴露。

 

  梁英漢對此建議,一方麵可以引入行業(ye) 內(nei) 優(you) 秀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效率;同時,還可以將業(ye) 務與(yu) AI結合,引入智能係統,如智能財務軟件等,以此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整體(ti) 運營效率;收購重組後,積極向當地政府爭(zheng) 取更多政策支持和資金補貼,減輕成本壓力。

 

  中石化天然氣分公司山東(dong) 天然氣銷售中心王渝華近期在能源新媒發表的文章,也進一步強調了並購後加強企業(ye) 人力資源整合的重要性。

 

  王渝華表示,人力資源的整合必須保證人員結構的穩定。應及時了解員工的心理變化和需求,從(cong) 而最大程度地完成員工內(nei) 部的整合。

 

  例如,結合企業(ye) 的實際發展現狀構建係統性較強的薪酬福利激勵機製,重點突出多勞多得的績效激勵原則。此外,要加強並購後公司員工的教育培訓,提高人才技術與(yu) 綜合素質。

 

  此外,在安全保障方麵,王渝華提出應嚴(yan) 把安全關(guan) ,杜絕大風險,排除真隱患。

 

  “對於(yu) 控股的合資合作項目應核查安全體(ti) 係建設情況、依法合規性、當前生產(chan) 運行存在的安全隱患等全方位的安全問題,參股公司項目應重點核查依法合規性及存在的安全隱患並約定控股股東(dong) 負責安全管理。”

 

  王渝華表示,一方麵,排查合作方有無被政府取締經營資質或多次出現安全事故存在較大安全風險等情況,劃出合作安全紅線,避免因合資合作帶來安全隱患。

 

  另一方麵,合作方存在證件不全、手續不齊及可治理隱患等情況,要約定將安全問題整改到位作為(wei) 合資合作的前提。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hth官网登陆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