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以來,受益於(yu) 水平井鑽井和水力壓裂等技術在頁岩氣開發中取得的實質性突破,美國天然氣產(chan) 量重新回歸增長軌跡。2011年後,美國頁岩油產(chan) 量持續攀升,二疊紀盆地等頁岩油產(chan) 區伴生氣產(chan) 量快速增長,既擴大了美國天然氣的整體(ti) 生產(chan) 規模,也顯著降低了美國天然氣的單位生產(chan) 成本。
從(cong) 產(chan) 量的角度看,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統計,2023年,美國天然氣產(chan) 量超過1萬(wan) 億(yi) 立方米,較2006年5010億(yi) 立方米的產(chan) 量翻了一番。其中,頁岩氣產(chan) 量占比約為(wei) 76.4%。
從(cong) 成本的角度看,美國天然氣開發的成本在不同地區間差距較大。譬如,二疊紀盆地等頁岩油產(chan) 區的伴生氣邊際生產(chan) 成本接近於(yu) 零,阿巴拉契亞(ya) 等低成本產(chan) 區的天然氣完全成本在2至2.5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左右,海恩斯維爾、尤提卡等頁岩油產(chan) 區的生產(chan) 完全成本則在2.5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以上。
從(cong) 價(jia) 格的角度看,美國天然氣在2008年以後整體(ti) 在較低價(jia) 格區間內(nei) 震蕩波動。近10年內(nei) ,除2014年、2021年和2022年外,路易斯安那州國家基準亨利中心(Henry Hub)的天然氣現貨價(jia) 格在大部分時間內(nei) 均低於(yu) 3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2023年更是僅(jin) 為(wei) 2.53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接近自199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天然氣產(chan) 量很難實現持續增長
持續增長的產(chan) 量規模與(yu) 相對較低的市場價(jia) 格,使得天然氣在美國能源結構中的地位發生明顯變化。
一方麵,大量低成本的天然氣迫使煤炭逐步退出美國的發電結構。當前,與(yu) 煤炭發電廠相比,天然氣電廠的建設和運營成本更低,能更好地滿足美國的低碳發展需求。根據世界能源統計年鑒數據,2022年,美國天然氣發電總量為(wei) 1816.6太瓦時,較2006年的877.9太瓦時增長約107%;同期,煤炭發電總量則由2006年的2155.6太瓦時大幅下降至2022年的904太瓦時。
另一方麵,大量低成本天然氣支撐了美國液化天然氣(LNG)出口的蓬勃發展。根據國際天然氣聯盟的數據,2022年,美國的LNG出口量為(wei) 8050萬(wan) 噸,美國已超過卡塔爾成為(wei) 全球第二大LNG出口國。殼牌2024年發布的新一期《液化天然氣(LNG)前景報告》披露,2023年,美國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國,出口量超過8600萬(wan) 噸。此外,國際天然氣聯盟還預測,2024年至2028年間,美國新建的LNG產(chan) 能約為(wei) 5600萬(wan) 噸,占全球新增LNG產(chan) 能總量的42%。
盡管如此,從(cong) 中長期來看,美國的天然氣產(chan) 量很難持續大幅增長。美國頁岩油氣的開發呈現規模化效應的特點,規模擴大的投資主要受美國政策的激勵。為(wei) 了繼續維持較低成本水平,上遊開發商需要不斷投產(chan) 新井以擴大產(chan) 量規模。但考慮到上遊油氣投資減少、成本下降曲線已接近低點、美國政策連續性差等因素,有分析認為(wei) ,美國天然氣年產(chan) 量將於(yu) 2030年至2035年達到峰值。
供需趨緊支撐美國天然氣價(jia) 格走強
考慮到美國國內(nei) 天然氣需求在新能源發展弱於(yu) 預期、市場用電量持續增長等因素的作用下還將穩步提升,如果美國天然氣產(chan) 量難以持續增長,則其天然氣市場的供需平衡將呈現趨緊態勢。這將推動美國天然氣價(jia) 格在中長期內(nei) 顯著上漲。
從(cong) 供給側(ce) 看,首先,“甜點”資源逐步減少將限製美國頁岩氣產(chan) 量大幅增長。根據美國頁岩油氣的開發曆史,在相同技術水平下,石油公司為(wei) 提高生產(chan) 效益,普遍優(you) 先選擇開發資源稟賦好的“甜點”區域。隨著“甜點”資源逐漸耗盡,新增接替資源開發難度將逐步增大,開發成本也將有所提高。譬如,有機構預測,海恩斯維爾地區未來的產(chan) 量將大幅增長,但2023年,其盈虧(kui) 平衡價(jia) 格超過3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屬於(yu) 較高成本的產(chan) 區。其次,美國的伴生氣產(chan) 量難以出現大幅增長。綜合伍德麥肯茲(zi) 、睿谘得能源和Hart Energy等機構預測,二疊紀盆地的伴生氣將在2030年至2040年間達到美國天然氣增量的30%。但隨著該地區頁岩油產(chan) 量增長難度進一步加大,預計二疊紀盆地的伴生氣產(chan) 量或將在2040年後出現回落,進而拖累美國天然氣產(chan) 量的整體(ti) 增長。最後,在現階段美國本土天然氣價(jia) 格處於(yu) 曆史低位以及全球能源轉型步伐預期加快等複雜背景下,投資規模大、回報周期相對較長、受ESG約束日漸嚴(yan) 格的管道等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新項目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以阿巴拉契亞(ya) 地區為(wei) 例,受環保組織抗議導致外輸管道新增運力不足等因素影響,近年來,該地區的天然氣產(chan) 量增速顯著放緩。未來高昂的管道建設費用和複雜的審批流程仍將對該地區天然氣產(chan) 量的增長形成掣肘。
從(cong) 需求側(ce) 看,一方麵,美國大選或將推動天然氣需求在中長期內(nei) 進一步增長。隨著11月美國總統大選臨(lin) 近,部分機構預測,如果共和黨(dang) 重新執政,美國政府或將發布行政命令加大對石油和天然氣等的支持力度,包括重新開啟LNG出口項目的審批、推動相關(guan) 部門頒布有利於(yu) 化石燃料發展的新法規,同時取消不利於(yu) 石油和天然氣等傳(chuan) 統能源發展的排放禁令。這將有利於(yu) 天然氣需求的增長。另一方麵,人工智能(AI)、大數據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將加大美國電力行業(ye) 的天然氣需求。美國知名券商公司GTCFX指出,當前美國數據中心的爆炸性增長,導致美國東(dong) 部和南部部分公用事業(ye) 公司正在研究建設新的天然氣發電廠,以支持數據中心電力消耗的增長。根據富國銀行4月發布的研究報告,隨著AI革命的興(xing) 起、美國半導體(ti) 和電池製造業(ye) 的擴張以及汽車行業(ye) 的電動化,預計到2030年,僅(jin) AI數據中心就有望使美國電力需求增加約323太瓦時,比紐約市目前每年48太瓦時的用電總量高出7倍。高盛也預計,到2030年,大數據中心的耗電量將占美國總用電量的8%。而在太陽能和風能等新能源發展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天然氣發電無疑將成為(wei) 滿足上述電力需求增長最經濟、最安全和最環保的方式。
此外,如果在2024年至2026年間,Plaquemines、Corpus Christi三期和Golden Pass等LNG出口項目按期建成投產(chan) ,屆時也將進一步拉動美國上遊天然氣的消費需求。
部分機構看好美國天然氣價(jia) 格在中長期內(nei) 的上漲趨勢。其中,富國銀行預測,到2030年,美國Henry Hub天然氣平均價(jia) 格可能超過3.5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較2023年價(jia) 格水平顯著增長。伍德麥肯茲(zi) 認為(wei) ,2040年,美國天然氣總需求將增加3000億(yi) 立方米,Henry Hub天然氣價(jia) 格將自2035年起逐步走高,到2040年後或將超過5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
事實上,如果美國天然氣價(jia) 格在中長期內(nei) 顯著上漲,與(yu) Henry Hub天然氣價(jia) 格掛鉤的部分美國LNG出口項目合約的競爭(zheng) 力將在價(jia) 格層麵較傳(chuan) 統油價(jia) 指數合約出現降低。這也可能對未來美國的LNG出口增長以及相關(guan) 產(chan) 能建設項目的審批造成一定負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