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受到突發的衛生事件影響,中國作為(wei) 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亦是降低了能源需求,據澳洲網2月5日報道,中海油、中石化以及中石油等能源公司正打算按照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條款臨(lin) 時取消天然氣購買(mai) 合同。不過,考慮到未來幾年中國都將穩固全球天然氣最大買(mai) 家的地位,不少國際LNG出口商都願意協助變通。然而,法國卻率先做出意外舉(ju) 動。

中國能源市場需求放緩,美澳天然氣出口麵臨(lin) 難題!
根據慣例,合同條款中不可抗力因素通常包含流行病,這也符合中國目前突發的情況。而且,有消息顯示,一些相關(guan) 中企已經申請並獲得中國認定的不可抗力證明。如若屬實,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中國能源市場需求的升降勢必會(hui) 造成國際天然氣價(jia) 格的波動;並且中國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國——美國和澳大利亞(ya) 兩(liang) 國受到的影響也將更加明顯。
據谘詢公司Energy Quest數據顯示,2019財年中國46%的液化天然氣(LNG)來自澳洲,其中澳企APLNG合資企業(ye) 和殼牌的QCLNG工廠一直都是中國天然氣進口的主要供應商。如果中企取消訂單,澳洲LNG將麵臨(lin) 供應過剩的困境。即便如此,澳洲伍德麥肯茲(zi) 亞(ya) 太區副主席Gavin Thompson 對中企的天然氣簽約合同觸發不可抗力的可能性還是給予認同和肯定。
另外,此前國際能源署表示,液化天然氣是美國過剩的廉價(jia) 天然氣出口中的關(guan) 鍵,美國有望借助這些過剩的LNG,在2024年超過澳大利亞(ya) ,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而實現這個(ge) 目標的關(guan) 鍵在於(yu) 中國市場。事實上,近兩(liang) 年來美國多次提出,希望亞(ya) 洲最大經濟體(ti) 能夠增加美國能源出口。基於(yu) 此,在今年1月商談中,雙方也達成了一係列能源合作。

據披露,美國2020年對亞(ya) 洲最大市場的能源產(chan) 品的出貨量將不低於(yu) 275億(yi) 美元(約1923億(yi) 元人民幣);2021年至少達到429億(yi) 美元(約3000億(yi) 元人民幣)的出口水平。不過,因為(wei) 突發事件的影響,目前來看美國大規模能源出口計劃或將暫緩。
中企暫停3份天然氣購買(mai) 合同後,法國率先做出意外舉(ju) 動!
據英國媒體(ti) 的報道指出,目前我國最大的液化天然氣(LNG)進口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已暫停與(yu) 至少三家供應商的合同。有分析指出,這將涉及長期與(yu) 中海油合作的四家供應商,分別是荷蘭(lan) 皇家殼牌公司,法國道達爾公司,澳大利亞(ya) 的伍德賽德石油公司和卡塔爾公司。
隨後不久,作為(wei) 回應,法國能源巨頭道達爾公司明確拒絕中海油在特殊時期的要求,這也是首家國際級能源供應商公開表示反對的態度。另外,荷蘭(lan) 皇家殼牌公司也有意表態將繼續執行與(yu) 中海油的合約。

據了解,中海油是道達爾最大的LNG買(mai) 家之一,在去年4月,道達爾就我國能源企業(ye) 簽署了長期供應LNG的協議,每年將向中國江蘇省啟東(dong) 的再氣化終端輸送70萬(wan) 噸天然氣,為(wei) 期10年。根據道達爾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該公司LNG的銷售額達到37億(yi) 美元,同比大增了80%,而取得這一亮眼成績,中國市場對其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
在我國當下處於(yu) 防控的關(guan) 鍵階段,能源需求有所下降也是情理之中;但後期隨著經濟活動正常運轉,我國天然氣需求將會(hui) 逐漸恢複。不過,這次法國道達爾“毫無人情”的拒絕態度,或將影響未來一係列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