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 儀表常識 » 正文

天然氣管道工程建設期完整性管理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7-25  瀏覽次數:2953
 近年來由於管道建設速度過快,複雜的地理人文環境,市政設施相互影響及缺乏安全保證體係,導致油氣管道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對某天然氣管道環焊縫焊口排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建設期管道建設問題比較突出,急需從全生命完整性管理角度出發,在項目設計、施工階段開展完整性管理。分析了管道建設期完整性管理的主要任務,研究了管道建設期完整性管理主要工作和評估內容。研究成果可為建設期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文:代炳濤 等(廊坊中油朗威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據統計到 2035 年全球天然氣需求總量將占全球能源需求的 25%。管道作為(wei) 天然氣的主要運輸手段在我國的建設裏程不斷增加,根據 《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到 2025 年我國天然氣管道總裏程將達到 16.3 ×104 km,並形成“主幹互聯、區域成網”的全國天然氣基礎網絡。

 

 

近年來,由於(yu) 設計、施工、運行以及管理帶來的種種問題,油氣管道存在諸多安全隱患]。中緬天然氣管道等泄漏事故表明,事故通常並非由單一因素造成,而是由係統性問題造成的,對於(yu) 有明顯症狀 (設計不合理、焊材和工藝不匹配、焊接工藝施工適用性、過程控製、黑口、假片等問題) 的安全隱患可以通過排查發現,對於(yu) 沒有明顯症狀的安全隱患,需要通過持續的風險識別和分析,找出風險點,通過製定消減措施,運行過程中加強檢測和監測,將風險控製在合理、可接受範圍內(nei) 。管道完整性管理既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安全保障體(ti) 係。

 

 

目前國內(nei) 外學者對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運營期的數據采集、高後果區識別、風險評價(jia) 、完整性評價(jia) 及效能評價(jia) 等方麵,而針對建設期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研究比較少,為(wei) 此結合管道環焊縫排查項目和管道建設期完整性管理實踐經驗,采用統計分析的方法對建設期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性進行分析,並以問題為(wei) 導向, 研究建設期管道完整性管理主要工作和評估內(nei) 容。

 

 

1 管道環焊縫焊口排查數據統計分析

 

 

1.1 工程資料複核

 

 

對某天然氣管道線路 158 813 道焊口進行工程資料複核,發現存在資料問題焊口 10 953 道,見表 1。其中焊口號不一致 4 694 道、未按指令檢測5 083 道、無檢測報告 680 道、無施工記錄 339道、施工焊口號重複 4 道、竣工資料問題 153 道。

 

 

1.2 環焊縫底片複核

 

 

管道環焊縫底片核查焊口 229 272 道,共發現疑似問題焊口 607 道,見表 2。其中建議割口 3 道,返修 37 道,需複拍驗證 68 道,建議質量關(guan) 注429 道,組對不合格 70 道。

 

 

從(cong) 環焊縫排查數據統計分析可知,建設期管道問題比較突出,如管道設計不合理、焊接工藝的適用性、過程控製、管理問題(黑口) 等。因此,急需從(cong) 管道全生命完整性管理角度出發,在項目設計、 施工階段係統開展數據采集、高後果區識別、風險評價(jia) 等工作,以保證運營期間管道的本質安全。

 

 

2 管道建設期完整性管理主要任務

 

 

2.1 建立相應的標準規範和體(ti) 係文件

 

 

ASME B318S 《天然氣管道完整性管理係統》、美國石油學會(hui) API 160 《危險液體(ti) 管道完整性管理係統》、BS 8010 《管道的使用規程陸上管道:設計、製造和安裝》 等國際標準規定了開展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原則以及設計、材料和施工等技術要求, 要求設計人員應充分考慮管道路由經過的地區等級,提出“基於(yu) 風險”的管理方法,並明確了建設期管道完整性管理的要求和變更程序。目前, 我國尚未建立係統的管道建設期管道完整性管理標準和體(ti) 係文件,應在參考國際標準和規範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特點,開展符合國內(nei) 實際情況的管道完整性管理標準和體(ti) 係文件的建立,為(wei) 油氣管道建設期間實施完整性管理提供重要依據。

 

 

2.2 建立基礎數據庫

 

 

開展管道完整性管理要以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 性為(wei) 基礎,其中包括數據的采集、整合和利用等一 係列環節。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製約著後續高後 果區識別、風險評價(jia) 、完整性評價(jia) 結果和運行維護 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建設期數據采集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以質量追蹤為(wei) 主線的建設期數據,例如通過焊縫編號、鋼管號、鋼卷號和爐批號之間的關(guan) 聯關(guan) 係,可對整個(ge) 鋼管的生產(chan) 過程進行追蹤。建設期采集的主要數據包括:基礎地理、管道設計、管道風險、中心線、陰極保護、管道設施、第三方設施、應急管理等;數據采集按照“誰產(chan) 生、誰錄入”的原則進行采集。通過管道完整性管理信息係統,對建設期設計、采辦和施工數據進行整合和利用,建立準確完整的基礎數據庫,為(wei) 管道的運行和維護提供基礎數據。

 

 

2.3 安全、質量風險識別

 

 

建設期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核心是對建設過程中 的缺陷及風險進行分析和控製,並考慮運行過程中 的安全維護需求,由此可知在建設期開展完整性管 理必須要充分識別安全、質量風險,並據此製訂相 應的風險防控措施。

 

 

2.3.1 設計風險控製

 

 

在管道設計階段,由於(yu) 設計勘察缺陷、人員失誤等原因導致設計缺陷產(chan) 生,如在管道穿越高後果等特殊地區,由於(yu) 防護設計不當或者場站工藝設計不合理留下潛在隱患。因此,必須從(cong) 設計風險控製入手,對可能性操作及危險性操作進行分析,並按照管道運行操作原則,對管道設計進行整體(ti) 性評估,對設計的符合性進行係統評估,從(cong) 而確保管道項目設計的本質安全。

 

 

2.3.2 管材缺陷風險控製

 

 

材料使用風險主要包括:材料初始缺陷和材料安裝缺陷,初始缺陷是由管材製造、加工以及運輸不當造成的缺陷,安裝缺陷就是在管道安裝過程中, 由於(yu) 施工工藝、方法不當等原因所形成的缺陷。

 

 

2.3.3 施工風險

 

 

由於(yu) 施工過程中人員、材料、設備、施工工藝和施工環境等因素,導致管道焊接、檢測、防腐、下溝回填、水工保護、陰保等過程產(chan) 生不同施工缺陷,對後期管道運行產(chan) 生較大安全隱患。

 

 

2.3.4 第三方破壞風險

 

 

第三方因素對管道係統產(chan) 生的破壞行為(wei) 。主要 包括違章占壓燃氣管道、意外性的破壞行為(wei) 、其他施工單位未進行溝通違規施工、車輛通行碾壓損壞等。

 

 

3 管道建設期完整性管理主要工作

 

 

3.1 建設期數據采集、審核和移交

 

 

設計階段采集的數據主要包括:基礎地理數據、遙感影像數據、可行性研究報告、專(zhuan) 項評價(jia) 報 告、初步設計文件、施工圖設計文件、專(zhuan) 項設計文 件、數字化模型等,見表 3。

 

 

施工階段采集的數據見表 4。

 

 

3.2 建設期管道高後果區識別

 

 

通過查閱資料、地圖和現場踏勘的方式,根據 GB 32167 《油氣輸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規範》、

 

 

QSY1180.2 《管道完整性管理規範第二部分:高後果區識別》和 GB 50251 《輸氣管道設計規範》 確定高後果區的劃分和設計係數選取,進行管道的高後果區識別,根據高後果區識別結果優(you) 化線路路由或施工方案,並提出消減措施。

 

 

3.3 建設期管道風險評價(jia)

 

 

3.3.1 設計階段管道風險評價(jia)

 

 

分析管道可能遭遇的危險及相關(guan) 風險因素, 對識別出的風險因素,采用風險評價(jia) 方法對管道風險發生概率和後果進行估算,確定管道風險等級,根據風險評價(jia) 結果優(you) 化線路路由和站場選址, 盡量避開高風險區或采取消減措施。

 

 

設計階段基於(yu) 管道完整管理應做的安全分析主要包括:HAZOP 分析、SIL 評級、站場靜設備基於(yu) 風險的檢驗 RBI (Risk Based Inspection)、站場動設備以可靠性為(wei) 中心的維修 RCM (Reliability - Centered Maintenance)。

 

 

3.3.2 施工階段管道風險評價(jia)

 

 

管道施工過程中的風險主要是施工技術和自然災害帶來的威脅,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多, 也最為(wei) 常見,施工過程中,由於(yu) 管道在連頭處強度比較低,容易出現問題,如環焊縫質量、施工強組對應力集中等問題。分析並識別管道施工期間可能會(hui) 遭遇的風險,對識別出的風險因素,采用風險評價(jia) 方法進行評價(jia) ,確定管道風險等級, 並將風險消減措施落實到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中。

 

 

3.4 建設期管道完整性管理評估

 

 

建設期管道完整性評估是指:從(cong) 全生命完整性管理角度出發,在項目設計、施工階段由業(ye) 主委托第三方采用檢查、檢測、複核、評估等手段開展建設過程中完整性管理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jue) 缺陷、隱患及問題,有效消減投產(chan) 後的風險, 確保運行期的管道安全。

 

 

3.4.1 管體(ti) 情況複核評估

 

 

管體(ti) 情況複核評估主要包括:環焊縫無損檢測結果複評複核,分段水壓試驗情況複核,清管、掃線、幹燥、測徑情況複核,內(nei) 檢測複核評估,結 構完整性複核評估等。

 

 

3.4.2 管道防護設施及附屬設施複核評估

 

 

管道防護設施及附屬設施複核評估主要包括:防腐層檢漏、陰極保護效果測試,地災防治工程、水工保護工程等設施的合理性。

 

 

3.4.3 外部環境複核評估

 

 

外部環境複核評估主要包括:現場占壓、間距,與(yu) 管道交叉、並行,穿跨越密閉空間及公共區 域存在風險隱患,實際高後果區與(yu) 設計施工階段高 後果區識別結果的差異,設計階段管道風險識別評 價(jia) 結果 (含安評、環評、地災等評價(jia) 報告) 與(yu) 實際的差異,設計階段管道路由、地區等級、設計係 數等與(yu) 實際的差異。

 

 

4 結束語

 

 

從(cong) 對國內(nei) 某天然氣管道環焊縫焊口的排查結果 數據統計分析可知,急需從(cong) 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 角度出發,在建設期開展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防 控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完整性問題。

 

 

管道建設期完整性管理主要任務:建立相應的標準規範和體(ti) 係文件,建立基礎數據庫和開展安全、質量風險識別。

 

 

管道建設期完整性管理工作主要內(nei) 容:數據采 集和整合、高後果區識別、風險評價(jia) 和管道完整性 評估等。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