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開電腦上的頁岩氣集輸係統腐蝕預測軟件,輸入溫度、壓力、流速、PH值、腐蝕介質濃度等工藝參數,每個(ge) 氣井的平均腐蝕速度和點蝕速率清晰地展現在眼前,這是記者6月18日在江漢油田涪陵頁岩氣公司技術中心采氣工藝所看到的一幕。
據了解,這是國內(nei) 首套頁岩氣集輸係統腐蝕預測軟件,它的成功問世,標誌著氣田增加了可隨時為(wei) 地麵集輸係統“體(ti) 檢”的新利器,促進了氣田集輸係統防腐工作水平的提高。
微生物電化學腐蝕一直是油氣田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嚴(yan) 重問題,全世界每年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數十億(yi) 元,同時存在極大的安全風險。
涪陵頁岩氣田因采用大規模分段加液加砂壓裂,井筒和地麵集輸係統處於(yu) 微生物和二氧化碳共存的環境,受微生物電化學腐蝕難以避免。據統計,氣田月均因管線腐蝕穿孔高達數十次,多口氣井因油管腐蝕穿孔導致水淹停產(chan) ,嚴(yan) 重影響了氣田高效開發,經濟損失大,同時還存在頁岩氣泄露風險,氣田集輸係統的腐蝕已成為(wei) 影響氣田安全高效開發的一大“痛點”。
涪陵頁岩氣公司積極組織技術力量開展腐蝕機理與(yu) 防護研究工作,技術人員通過大量腐蝕產(chan) 物分析、流體(ti) 介質腐蝕性研究、室內(nei) 和現場試驗,終於(yu) 查明,微生物電化學腐蝕是造成井筒和地麵集輸係統腐蝕的“主凶”,同時,二氧化碳也在其中“助紂為(wei) 虐”,此外,環境溫度、液相含量、流體(ti) 組份、金屬結構等,均對腐蝕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利用腐蝕機理與(yu) 影響因素的研究,涪陵頁岩氣公司聯合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了各種工況條件下的計算模型,曆時一年,開發了國內(nei) 首套頁岩氣微生物和二氧化碳腐蝕預測軟件,目前已運用於(yu) 氣田470多口氣井當中,預測準確率達80%,使氣田集輸係統防腐工作有了針對性和預見性,不僅(jin) 有效減少了涪陵頁岩氣田維護成本,降低了頁岩氣開發安全風險,增加了氣井開采的有效時間,同時也為(wei) 國內(nei) 頁岩氣安全高效開發起到較好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