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 技術論文 » 正文

華北油氣分公司自主創新運行“同井采注”技術扶起“躺井”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7-02  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  瀏覽次數:8787

“這口2018年完井的水平井,因為(wei) 產(chan) 水量大,一天也沒生產(chan) ,應用‘同井采注’技術救活了這口氣井,目前日產(chan) 氣達到1.5萬(wan) 立方米。”提起東(dong) 勝氣田J58P40H這口井,華北油氣分公司采氣二廠廠長唐萬(wan) 舉(ju) 很激動。

自2019年下半年,他們(men) 通過運用“同井采注”技術,救活了24口類似J58P40H井不能正常生產(chan) 的氣井,累計增氣1600餘(yu) 立方米,不但救活高含水氣井,大幅度降低地層水處理成本,還可以使高含水氣藏得以動用。

東(dong) 勝氣田位於(yu) 鄂爾多斯盆地北部,氣田儲(chu) 層普遍含水,是典型的致密低滲含水氣田。新井投產(chan) 初期,地層壓力較高,天然氣有足夠能量把水攜帶出來,但隨著地層壓力逐步降低,天然氣能量被地層水壓製,氣就出不來。還有一部分含水量的大氣井,投產(chan) 初期就被淹死了,無法正常生產(chan) 。

近年來,針對氣田不同生產(chan) 階段和產(chan) 水量不等,華北采氣二廠探索試驗了泡排采氣、液氮氣舉(ju) 、負壓采氣等多種工藝技術,遺憾的是,東(dong) 勝氣田高含水氣井約占15%左右,個(ge) 別高產(chan) 水氣井,即使維持生產(chan) ,日產(chan) 水量達到80方以上。拉運處理費用加大,得不償(chang) 失。然而水不能排出,氣田開發就不會(hui) 產(chan) 生效益。

2019年以前,在氣田地麵管輸係統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地層產(chan) 出水要拉運到100公裏之外的大牛地氣田處理,僅(jin) 運輸費要花費數千萬(wan) 元,一旦遇上大雪等嚴(yan) 寒極端天氣,道路遇阻,安全風險加劇。采出水無法拉運,環保風險增加,成為(wei) 製約氣田效益開發的瓶頸。

為(wei) 破解這一難題,2019年,華北油氣分公司自主創新運用“同井采注”新技術,加快現場試驗。這項技術原理是在高含水氣井內(nei) ,下入潛油電泵、氣液分離器及電纜封隔器等組成的儀(yi) 器組,在井內(nei) 實現氣、液分離,天然氣從(cong) 井筒釋放出來,讓地層水返回地層,可救活水淹導致的關(guan) 停井。目前這套井下儀(yi) 器經過了6次改進完善,性能更加穩定可靠,並申請了國家專(zhuan) 利。

東(dong) 勝氣田J58P17H井,初期日處理產(chan) 出水50方,因水量大,形成較高的運輸、處理費用,通過實施“同井采注”工藝,日產(chan) 氣1.3萬(wan) 立方米,讓采出水返回地層,大幅度降低了處理拉運費用,規避了環保風險。

“更重要的意義(yi) 是,通過這項技術的運用,不僅(jin) 可以盤活高含水氣藏,還為(wei) 企業(ye) 尋找到新的資源接替陣地,滿足氣田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華北分公司采油氣工程專(zhuan) 家張培說。

如定北區塊一直因為(wei) 高含水,無法實現效益開發。在該區塊試驗兩(liang) 口井成功後,將成為(wei) 華北油氣分公司新的資源接替陣地,600億(yi) 立方米的儲(chu) 量可以得到動用。

“同井采注”技術試驗成功後,華北油氣分公司加快了該項技術的推廣應用,目前在大牛地氣田選定6口井進行試驗,其中一口井已經試驗成功,日釋放產(chan) 量1萬(wan) 立方米。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