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資訊 » 企業勝經 » 正文

同時管理10家超級明星公司,馬斯克是如何做到的?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6-12  瀏覽次數:12758
         解密矽穀鋼鐵俠馬斯克的時間管理法則。

作者|鹿堯

一個(ge) 人同時管理10家公司,在業(ye) 務領域跨度相當大的情況下,還要做到全球頂尖。

這聽起來有點懸乎,但馬斯克卻做到了。馬斯克還有一個(ge) 知名的外號——矽穀鋼鐵俠(xia) ,離開PayPal後,他先後投資、創立了包括SpaceX、特斯拉、Solar City、Neuralink等知名企業(ye) ,加上剛剛收購的Twitter,他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忙的老板。

7點鍾起床,淩晨1點睡覺,馬斯克曾給自己算過一筆賬,每周工作時長大概在100小時,忙的時候甚至超過120小時,平均折算下來,馬斯克一天得工作17小時,其中,80%的時間都花在工程和設計上,SpaceX和Tesla占據大頭。

馬斯克在關聯公司的平均每周工作時間表

厲害的是,即便忙得不可開交,馬斯克旗下的公司卻井井有條。

有人曾把他的,總結為(wei) “Time Boxing”,即以5分鍾為(wei) 單位,把一天拆成288個(ge) 時間塊,並設置好deadline。馬斯克十分推崇一心多用,比如邊開會(hui) 、邊處理其他事務,為(wei) 了避免閑聊,他提倡發郵件不打電話,盡管這看起來很反人性。

馬斯克十分推崇一心多用

如果按照這個(ge) 思路來推理的話,馬斯克扮演的,其實是一個(ge) 典型的工程師老板角色,對比其他職業(ye) 經理人,馬斯克旗下的公司個(ge) 性也相當鮮明。並沒有太多的管理秘訣,也沒有什麽(me) OKR,甚至比貝索斯當時創立亞(ya) 馬遜還要極簡,以事情處理為(wei) 一個(ge) 核心單元,解決(jue) 掉一個(ge) 後就換下一個(ge) 。

這也是馬斯克最讓人好奇的地方,我們(men) 不妨設想一下,如果說馬斯克這種極度理性的,能在世界範圍內(nei) 推行開來,那就意味著,包括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在內(nei) 的經典管理體(ti) 係,都極有可能被打破,甚至是重建。

01
馬斯克的管理要義
思路清奇,打破常規










和誕生在車庫裏的蘋果一樣,特斯拉最開始的時候,馬斯克的辦公桌也設在弗裏蒙特的工廠車間裏,尤其在2018年左右,那段時間馬斯克尤其忙碌,因為(wei) 特斯拉不僅(jin) 要解決(jue) 產(chan) 能爬坡棘手難題,還要應對通用、福特等傳(chuan) 統車企的競爭(zheng) 。

當時馬斯克還發了條推特,聲稱要把特斯拉私有化,原因很簡單,競爭(zheng) 厲害,他覺得相比上市,私有化更不會(hui) 泄漏商業(ye) 機密,還可以用來對抗空頭,保護自家股東(dong) 的長期利益。

這條推文很快把馬斯克送上了風口浪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hui) 起訴他違反證券法,認為(wei) 他通過發布不準確的信息來操縱股市,要求罰款的同時,還禁止馬斯克繼續擔任特斯拉的高管或董事,這場訴訟風波直接將特斯拉的股價(jia) 跌幅超過10%。

這種近乎兒(er) 戲的行為(wei) ,讓當時很多人一度懷疑馬斯克究竟適不適合做管理者?

馬斯克的管理風格向來直接,《華爾街日報》曾報道,當馬斯克得知每當有人走近一輛汽車,這條裝配線就要停下時,即使負責人告訴他是出於(yu) 安全,但他還是生氣,甚至跑到裝配線上用頭去撞車,並且質問對方“這能有什麽(me) 傷(shang) 害?”

盡管當時特斯拉被爆出有數十位高管離職,大部分理由是因為(wei) 和馬斯克的意見不和,或者忍受不了非人的工作強度,但馬斯克本人對此倒沒覺得有什麽(me) ,他甚至還寫(xie) 了封內(nei) 部信,“特斯拉對未來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公司的組織即將被重組,我們(men) 需要更加扁平化的模式來有效溝通。”

,意味著他本人將承擔更多的職責。他以前辭退員工的時候經常說,“你的工作我來完成。”事實上,他真的能做到。最典型的例子,特斯拉組織改造後,馬斯克宣布直接管理公司的銷售和服務,原全球銷售總裁Jon McNeil離職,同時他還停掉了生產(chan) 主管的工作,直接負責生產(chan) 部門,然後就有了一個(ge) 相當經典的故事:為(wei) 了督促model 3產(chan) 能,馬斯克直接睡在了工廠裏。

以身作則在馬斯克身上體(ti) 現得淋漓盡致。

關(guan) 於(yu) 特斯拉,其實還有一件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事情,即便特斯拉已經相當知名,但很多人還是很難叫出除馬斯克外的其他高管名字,個(ge) 中原因,一方麵馬斯克本人的公眾(zhong) 影響力確實大,另一方麵,公司高管和員工流動性也比較大。

但這並不妨礙馬斯克把這些公司繼續做大做強,和全球知名SaaS巨頭Salesforce創始人貝尼·奧夫一樣,馬斯克本人經常會(hui) 和媒體(ti) 進行溝通,甚至會(hui) 寫(xie) 一些通稿,等他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後,他才會(hui) 告知公關(guan) 人員,後者的工作很簡單,在極有限的時間內(nei) 執行馬斯克給的計劃。高壓下,很多公關(guan) 人員感覺措手不及,有的主動辭職,有的精力耗竭或者被開除,留下的是極少部分。

偏執苛刻、咄咄逼人,不愛聽取下屬意見,但同時又雷厲風行,有前員工曾這樣形容馬斯克,“他是不好相處的老板,對員工的要求非常高,不斷挑戰員工的耐受力,但他總是打破常規,並鼓勵我們(men) 做同樣的事情。”

02
工程化管理10家超級公司
馬斯克是怎麽做到的?





很多人吐槽馬斯克陰晴不定,早期的決(jue) 策變化看起來像心血來潮,他的直接下屬經常隨著公司戰略或組織結構的變化而變化。

對此,他是這樣向媒體(ti) 解釋的,“在一段時間內(nei) ,作出的決(jue) 策越多,錯誤的可能性也相對較高;然而,這比隻做出極少的決(jue) 策,刻意降低錯誤風險的做法要好。隨著公司的不斷擴大,未來的一項重大決(jue) 策有可能會(hui) 糾正,甚至扭轉先前的錯誤決(jue) 策。”

這是一種典型的創業(ye) 思維。

簡單來說,早發現早治療,前期暴露出的問題往往並不致命,甚至可以說越多越好,因為(wei) 隨著企業(ye) 壯大,錯誤的代價(jia) 也會(hui) 變得更大。這有點類似於(yu) 冰山理論,大部分人隻能看到水麵上的尖尖,忽視了更長遠的戰略和決(jue) 策,而馬斯克更在意水麵下的危機,願意不斷試錯。

就眼下來說,像特斯拉、SpaceX這樣的巨無霸企業(ye) ,其實已經到了在決(jue) 策上需要謹小慎微的時刻,那馬斯克又是怎麽(me) 做的呢?

首先,他在管理上一直遵循帕累托最優(you) 。

在特斯拉麵臨(lin) 危機的時候,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這家公司;剛買(mai) 來Twitter時,他先處理好最基本基本的事務,找到接班人後就繼續回歸SpaceX。具體(ti) 到業(ye) 務上,他熟稔抓大放小,例如產(chan) 能危機,要解決(jue) 的最主要事情是擴大產(chan) 能,這也解釋了他為(wei) 什麽(me) 會(hui) 因為(wei) 裝配線暫停而大發雷霆。

在很多公司裏,溝通都是根據職級而定的,但馬斯克卻不推崇這套,他鼓勵員工主動匯報。

在特斯拉早期的時候,他曾經發郵件給大家,如果誰在工廠裏麵發現什麽(me) 問題可以隨時告訴他,他不希望是最後一個(ge) 知道壞消息的人。在馬斯克看來,這種溝通方式能最大還原真實性,而且節省時間。

《特斯拉員工手冊(ce) 》裏,第一句話就是“我們(men) 是特斯拉。我們(men) 正在改變世界。我們(men) 願意重新思考一切。”馬斯克這種重新思考問題的方式,現在被叫做第一性原理,雖然是個(ge) 被用爛的詞匯,但很多人並沒有真正理解、運用。

舉(ju) 個(ge) 例子,在成立SpaceX的時候,馬斯克了解到一個(ge) 火箭的所有材料成本,大約是傳(chuan) 統火箭價(jia) 格的2%,馬斯克的做法是,自己購買(mai) 原材料,然後自己來造火箭。他曾在文章中指出:獵鷹9號從(cong) 設計到發射用時4年半,花費不過3億(yi) 美元出頭;載人飛船,從(cong) 設計到首次發射用時4年,總共花了不到3億(yi) 美元。

當他了解到傳(chuan) 統的航天工程環節繁複冗長,從(cong) 規劃到生產(chan) 整個(ge) 周期漫長,一般研發一款火箭要投入上千工程師,但大部分耗費心血製作的組件都無法重複使用,馬斯克就提出,將所有的飛機組建回收利用,這也解釋了為(wei) 什麽(me) 從(cong) 2011年到2016年這段時間,SpaceX潛心研製火箭回收技術。

這種追求簡單、高ROI、可複用的經營策略,也影響著馬斯克的管理方式。

關(guan) 於(yu) 這點,SpaceX仍然是最典型的例子。

據外媒報道,馬斯克管理SpaceX時,沿用了此前Zip2、PayPal的管理思想,精英團隊、高工資、並且高效率。馬斯克將負責開發的科學家、工業(ye) 設計的工程師、硬件焊接工人、機械師等全部放在同一個(ge) 空間裏,方便及時地進行信息和技術共享。

這造就了SpaceX獨特的管理方式。內(nei) 部主要采用項目製管理,不同的項目各搭配不同的VP,再設立首席工程師管理具體(ti) 事務,馬斯克也會(hui) 直接參與(yu) 到團隊和技術的搭建。

在這種環境下,員工可以根據興(xing) 趣和能力去選擇加入某個(ge) 項目,這能降低人員的閑置成本,也利於(yu) 員工的個(ge) 人發展和滿意度。同時,每件事對應到具體(ti) 的人,而不是一整個(ge) 部門,高責任感和透明度也是SpaceX的效率秘訣之一。

在SpaceX裏,人員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劃分,它的體(ti) 係非常簡單,分為(wei) 4個(ge) 職級:L1:工程師/個(ge) 人貢獻者;L2:團隊負責人/經理;L3:副總裁/部門負責人;L4馬斯克。這就導致了一個(ge) 神奇的現象,不論是新手還是老手,隻要是軟件工程師,就都在同一職級上。

曾有員工評價(jia) 這種方式,它消除了職級膨脹下的自負和過度競爭(zheng) ,但難免讓新老手之間產(chan) 生矛盾,如果出現後麵的問題,那麽(me) 很抱歉,隻能說SpaceX不適合你。

開頭提到的時間管理,在SpaceX裏其實也有體(ti) 現,馬斯克為(wei) 那些很難製造的產(chan) 品設置了激進的交付日期,“說好聽點,他一向樂(le) 觀。實際上,在設置完工時間上他是個(ge) 離譜的瘋子。”有前員工吐槽,“他會(hui) 假設一切順利,製定最激進的時間表,然後假設每個(ge) 人都勤奮地工作。”

馬斯克還經常要求員工提供詳細具體(ti) 的項目書(shu) ,但他們(men) 從(cong) 來不按月或周來寫(xie) 任務表,因為(wei) 馬斯克更想具體(ti) 到天,甚至每分鍾的時間安排。

但即便這麽(me) 苛刻,馬斯克仍然能夠激發出他們(men) 的激情和動力。這裏可以體(ti) 會(hui) 一下他的話術,同樣是讓員工在某天下午完成任務,馬斯克不會(hui) 用“我要求......你必須......”的命令語氣,而是這樣的口吻,“我需要.......,你可以完成嗎?”

03
單一的業務結構
以及可複用的管理資源




一件常常被忽視的事實是,馬斯克旗下的眾(zhong) 多企業(ye) 具有一個(ge) 顯著的共性:他們(men) 的業(ye) 務結構單一。這種單一的業(ye) 務結構導致了穩定且單一的業(ye) 務流程,減少了需要人工後期幹預的次數。

在企業(ye) 或者項目建立初期,需要對企業(ye) 或項目的運作進行詳細的規劃和設計,包括設計管理流程、製定戰略、設定目標等,這是一個(ge) 需要大量的管理活動和資源投入的階段。一旦這些規劃和設計完成後,企業(ye) 或項目就進入了執行階段,日常的管理需求就會(hui) 明顯減少。

即使需要後續的幹預和調整,由於(yu) 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按照規劃好的流程來執行的,有人接任就可以,也不用創始人來一一管理。

根據公開資料,截至2022年9月,馬斯克在特斯拉的直接下屬有27人。

根據公開資料,截至2022年9月,馬斯克在特斯拉的直接下屬有27人,前段時間,被馬斯克任命為(wei) 特斯拉全球副總裁的朱曉彤,也經常工作到半夜,並且隻睡幾個(ge) 小時的覺,有外媒這麽(me) 描述:“他是一個(ge) 虔誠地永遠跟老板站在一邊的人,他的職業(ye) 道德素養(yang) 與(yu) 馬斯克相似,並且能接手很多馬斯克要做的事。”

我們(men) 甚至可以進一步想象,馬斯克的這些企業(ye) 之間,實際上有許多可複用的資源,如開發團隊。按照他熱衷的成本控製的思路來看,最好的辦法是像SpaceX裏一樣,內(nei) 部不同業(ye) 務之間打通,人員流動,對可複用的部分進行複用。這可能是多企業(ye) 情況下最理想的管理方式。

如今的真實情況是,馬斯克已經不用在這些公司的運轉細節上耗費過多。

這也是馬斯克最為(wei) 神秘的另一麵。

早在SpaceX完成火箭發射之前,主理人就把發射服務出售給了NASA、政府等客戶,這也成了公司最穩定的現金流;特斯拉幾乎維持平穩運行,近來馬斯克的主要決(jue) 策體(ti) 現在價(jia) 格的變動上;OpenAI的火熱不用多說,馬斯克幾乎成了全球最成功的投資人之一;至於(yu) The Boring和Neuralink等公司,則由馬斯克信得過的人接管,他們(men) 不僅(jin) 管理老板的資金,推動著公司的運行,甚至也在打理老板的生活。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企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