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表示,新能源發展規劃將帶動數萬(wan) 億(yi) 投資,“一方麵包括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另一方麵還將包括對傳(chuan) 統的能源進行技術變革所形成的新能源,例如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新能源汽車以及智能電網等內(nei) 容。”
記者獲悉,江蘇、浙江、上海的新能源振興(xing) 規劃已分別在5月底和6月初次第推出,從(cong) 各省的規劃來看,底牌並無二致,均主打太陽能、風能和核電。
桌麵上看見的是長三角新能源發展的蓬勃之勢,桌麵下三省暗暗較勁。
浙江省發改委的一名官員分析說,各省之所以這麽(me) 早都出台自己新能源規劃,有兩(liang) 個(ge) 最主要的目標。
首先是,國家《新能源發展規劃》初步確定了3萬(wan) 億(yi) 的投資額度,各省都想爭(zheng) 奪中央的資源,“國家幾萬(wan) 個(ge) 億(yi) ,每個(ge) 省都分一點”。不過他表示,在新能源發展方麵,國家並不能給多少錢,最關(guan) 鍵的還得地方自己支持。
其次,地方還想借此帶動重大裝備製造業(ye) 發展,以及一些重要專(zhuan) 利成果轉移。
浙江核電第一
記者獲悉,浙江具體(ti) 針對新能源的產(chan) 業(ye) 規劃正在醞釀成型,年內(nei) 定將推出。
上述浙江省發改委官員表示,此前5月份推出的《關(guan) 於(yu) 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廣應用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意見》僅(jin) 針對具體(ti) 新能源產(chan) 業(ye) ,總的規劃正在製定。
他分析說,一般意義(yi) 上來講,風電、太陽能帶動的產(chan) 業(ye) 多,生物質能和沼氣池比較難開展,對區域產(chan) 業(ye) 和能源的改善沒有多大作用,對GDP拉動也慢。
因而浙江的新能源布局的序列仍然是以核電第一,風電第二,天然氣、光伏第三。
“浙江新能源現在有點眉目的就3個(ge) 點,浙江慈溪的風電,嘉善昱輝的光伏,以及三門市的核電”。據其介紹,浙江三門市擁有中國最大核電基地,三期裝機容量是750萬(wan) 千瓦,第一期兩(liang) 台機組分別115萬(wan) 千瓦,已經開始施工。
而浙江正泰能源在杭州新建的光伏基地已經投產(chan) ,第二期在溫州當地,將會(hui) 聯合8個(ge) 集團公司,“要搞一個(ge) 100億(yi) 到200億(yi) 規模的光伏基地,因為(wei) 涉及土地,國家要批複,正在運作,因而還沒有圍起來”。
上述浙江發改委官員說,現在最大的瓶頸,就是新能源電價(jia) 高出普通礦石電價(jia) 一倍以上,這並不單是浙江一省的問題,江蘇和上海也麵臨(lin) 共同的問題。
暗戰長三角
上述浙江省發改委的官員告訴記者,長三角三省市彼此鄰近,都靠海,海上風電,太陽能和核電的天然基礎都差不多,隻不過,後天稟賦上,江蘇的光伏發展較早,上海的科技力量比較雄厚。
該官員說,新能源對重大裝備製造業(ye) 的刺激,上海可能獲利最多,因上海的科技優(you) 勢明顯,很多風力、核電裝備都是上海的企業(ye) 在生產(chan) ,而江蘇的新能源的底子較好。
他解釋說,新能源主要靠政策推動,國家的政策路徑並不存在多大差異,因此各省的起點相差並不太多,也不存在多大程度上的差異化競爭(zheng) ,很有可能會(hui) 出現產(chan) 業(ye) 同構。
不過,他稱,產(chan) 業(ye) 同構的問題不用擔心,市場競爭(zheng) 機製會(hui) 導致產(chan) 業(ye) 集中,現在政府強力推進,將來怎麽(me) 樣,將來再說。
長三角各省雖然差異化優(you) 勢並不明顯,但在新能源方麵的起點卻差別很大,江蘇是三省中“吃得最飽”的一個(ge) ——2008年,江蘇省新能源產(chan) 業(ye) 實現產(chan) 值900億(yi) 元,光伏產(chan) 業(ye) 規模居全國首位,太陽能電池產(chan) 量達1580兆瓦,擁有8家上市的光伏企業(ye) ,風力發電整機製造能力達100萬(wan) 千瓦,風電裝備成套機組製造企業(ye) 數量全國首位。
因而江蘇發了宏願,在《江蘇省新能源產(chan) 業(ye) 調整和振興(xing) 規劃綱要》中,江蘇提出,新能源產(chan) 業(ye) 規模要進一步壯大,2009年要實現銷售收入1800億(yi) 元,2010年實現3000億(yi) 元,2011年實現4500億(yi) 元,其中光伏產(chan) 業(ye) 銷售收入實現3500億(yi) 元,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形成10000兆瓦左右生產(chan) 能力。
江蘇新能源發展的序列為(wei) 光伏產(chan) 業(ye) 、風力發電裝備、生物質能裝備和核電裝備。
浙滬更務實
相較之下,浙江的新能源目標較為(wei) 務實,隻是力爭(zheng) 到2012年,全省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350兆瓦,其中光伏發電50兆瓦,風力發電300兆瓦;太陽能熱水器使用麵積超過1000萬(wan) 平方米,地源(水源)熱泵空調麵積超過500萬(wan) 平方米,年產(chan) 沼氣1億(yi) 立方米,實現光伏等新能源消費量占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1%以上。
上海的目標基於(yu) 二者之間,力爭(zheng) 到2012年,新能源產(chan) 業(ye) 重點領域總產(chan) 值達到1100億(yi) 元,占全市工業(ye) 總產(chan) 值的比重從(cong) 目前的不到1%提高到3%,其中核電、風電和IGCC(整體(ti) 煤氣化聯合循環)500億(yi) 元,新能源汽車300億(yi) 元,太陽能300億(yi) 元。
相比之下,上海新能源規劃還有一個(ge) 優(you) 勢,即已明確了各自產(chan) 業(ye) 布局,這為(wei) 其避開產(chan) 業(ye) 同構埋下伏筆。
其中,核電建設以浦東(dong) (臨(lin) 港)、閔行等為(wei) 主的產(chan) 業(ye) 基地,浦東(dong) (臨(lin) 港)基地主要開展核島和常規島主設備的研發和總裝;閔行基地主要開展核級鍛件的研製;同時建設寶鋼核材料供應基地。風電以浦東(dong) (臨(lin) 港)等為(wei) 主,建設大型風電機組關(guan) 鍵設備產(chan) 業(ye) 化研發製造基地。IGCC以閔行等為(wei) 主,建設燃氣輪機、氣化爐等關(guan) 鍵設備產(chan) 業(ye) 化製造基地。
閔行區是上海市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生產(chan) 基地。在上海市尚未公布新能源扶持細則之前,閔行區就已經印發了一份長達25頁的小冊(ce) 子。在這本名為(wei) 《2009-2012年閔行區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行動計劃》的小冊(ce) 子中,閔行區一共27條扶持政策,分別針對新能源產(chan) 業(ye) 、招商引資獎勵力度、研發機構、關(guan) 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等7個(ge) 方麵。
“這次各省新能源發展規劃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投下去的錢可能不一樣,上海可能在中間,江蘇可能最大,浙江是老三。”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