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hth官网登陆 » 國際資訊 » 正文

氫能行業觀察:歐盟碳規製倒逼轉型;國內政策體係加速應用落地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3-26  來源:金融界  瀏覽次數:47
 全球能源結構加速向低碳化轉型的背景下,氫能作為零碳能源載體,正成為各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路徑。2025年,隨著歐盟碳邊境調節機製(CBAM)和燃料條例(FEU)進入執行階段,以及中國節能降碳專項行動的深化,氫基能源在工業、航運等領域的應用迎來提速窗口期。國內外政策共振之下,綠氫製備成本下降與終端技術突破的雙重驅動,為氫能產業化突破奠定基礎。

歐盟碳規製倒逼工業(ye) 脫碳,綠氫溢價(jia) 優(you) 勢顯現

歐盟“Fitfor55”框架下的CBAM與(yu) FEU政策,正重塑全球高碳產(chan) 業(ye) 的競爭(zheng) 格局。CBAM將於(yu) 2026年正式執行,對進口鋼鐵、水泥、化肥等高碳產(chan) 品征收碳關(guan) 稅,倒逼企業(ye) 采用清潔能源替代傳(chuan) 統工藝。FEU則於(yu) 2025年生效,要求航運燃料中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2%,2030年進一步提高至6%,直接推動氫基燃料(如綠氨、綠色甲醇)的需求。

綠氫憑借“零碳排”屬性,在工業(ye) 領域的經濟性逐漸凸顯。以合成氨、煉鋼為(wei) 例,傳(chuan) 統灰氫工藝碳排放強度高,而綠氫在CBAM碳成本疊加下,單位成本差距顯著收窄。此外,FEU對航運燃料的碳強度限製,使得綠氨、綠色甲醇成為(wei) 船運公司合規的必選項,目前馬士基等頭部企業(ye) 已鎖定百萬(wan) 噸級綠甲醇訂單。

技術迭代與(yu) 規模化生產(chan) 進一步鞏固歐洲綠氫優(you) 勢。歐盟通過“氫能銀行”等機製補貼電解槽部署,推動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技術成本下降。

國內(nei) 政策體(ti) 係完善,氫能應用邁入產(chan) 業(ye) 化臨(lin) 界點

中國以“雙碳”目標為(wei) 牽引,政策重心從(cong) 燃料電池向工業(ye) 清潔用氫傾(qing) 斜。2024年發布的《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明確要求鋼鐵、合成氨等行業(ye) 開展氫能替代示範,2025年將建成氫能全鏈條標準體(ti) 係。《加快工業(ye) 領域清潔低碳氫應用實施方案》則提出,到2026年實現綠氫在冶金、化工等領域應用規模突破百萬(wan) 噸,推動氫能從(cong) “示範性工程”向“規模化應用”轉型。

綠電成本下降與(yu) 用氫技術突破形成合力。光伏組件價(jia) 格較2020年下降超60%,帶動風光製氫成本降至15元/公斤以下,在西北風光資源富集區已接近灰氫成本。同時,工信部2025年揭榜掛帥計劃針對氫冶金、綠氨合成等技術設立22項攻關(guan) 任務,重點突破高溫氫還原、低壓合成等工藝瓶頸,為(wei) 大規模應用掃除障礙。

工業(ye) 場景成為(wei) 氫能增長新引擎。當前,寶武集團、河鋼集團等企業(ye) 已啟動氫基直接還原鐵工業(ye) 化項目,單套產(chan) 能達百萬(wan) 噸級;合成氨領域,綠電製氫耦合低壓氨合成技術可將能耗降低30%,2025年國內(nei) 規劃綠氨產(chan) 能超500萬(wan) 噸。政策與(yu) 市場的雙輪驅動下,氫能有望在2026年前後進入商業(ye) 化爆發期。

結語

全球減碳進程的深化,使得氫能從(cong) “備選能源”升級為(wei) “必選方案”。歐盟碳規製通過貿易鏈條傳(chuan) 導至全球產(chan) 業(ye) 鏈,而中國依托綠電成本優(you) 勢與(yu) 工業(ye) 體(ti) 係迭代能力,正加速構建氫能應用生態。隨著電解槽、儲(chu) 運、終端應用技術的持續突破,氫基能源的規模化應用將成為(wei) 全球能源轉型的核心變量之一。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hth官网登陆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