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hth官网登陆 » 國內資訊 » 正文

生物天然氣將擁有綠色“身份證”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7-04  瀏覽次數:412
        在業內看來,生物天然氣的綠色認證,使其真正擁有綠色“身份證”,是生物天然氣綠色價值得到市場認可的標誌,對促進我國生物天然氣產業投資、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上海林海生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海生態”)、環保橋(上海)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保橋”)與(yu) 必維國際檢驗集團就林海生態生物天然氣站舉(ju) 行國際可持續發展和碳認證體(ti) 係(ISCC)簽約儀(yi) 式,正式啟動國內(nei) 生物天然氣產(chan) 業(ye) 綠色認證第一單。

作為(wei) 現代生物質能的利用形式之一,生物天然氣在能源脫碳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業(ye) 內(nei) 看來,生物天然氣的綠色認證,使其真正擁有綠色“身份證”,是生物天然氣綠色價(jia) 值得到市場認可的標誌,對促進我國生物天然氣產(chan) 業(ye) 投資、推動行業(ye) 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綠色認證第一單

據透露,林海生態阜南生物天然氣項目將由環保橋提供溫室氣體(ti) 減排和ISCC EU體(ti) 係搭建的谘詢服務,經必維國際檢驗集團審核認證後頒發ISCC證書(shu) 。三方的此次合作將有助於(yu) 林海生態提升其生物天然氣可持續性的透明度,“出海”拓展國際市場。

“生物天然氣的綠色認證能夠成為(wei) 市場主體(ti) 、政府之間互信和綠色溢價(jia) 平衡的重要工具,助力實現綠色產(chan) 業(ye) 的協同、可持續發展。”中國沼氣學會(hui) 常務理事、同濟大學教授朱洪光指出。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業(ye) 生態與(yu) 資源保護總站原首席專(zhuan) 家李景明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指出:“ISCC認證是當前國際公認和最為(wei) 通用的一種認證體(ti) 係,通過它的認證對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產(chan) 業(ye) 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不僅(jin) 有助於(yu) 加快產(chan) 業(ye) 的綠色低碳轉型,提高市場競爭(zheng) 力和社會(hui) 認可度,還能促進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最終實現生物天然氣產(chan) 業(ye) 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林海生態開啟的生物天然氣ISCC國內(nei) 認證第一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yi) ,將推動沼氣和生物天然氣行業(ye) 邁向更廣闊的領域,為(wei) 全球溫室氣體(ti) 減排提供經驗,發揮更大作用。”

“通過認證,生物天然氣產(chan) 業(ye) 能夠證明其產(chan) 品在生產(chan) 全過程符合環保標準,減少了對環境的負麵影響。這不僅(jin) 有助於(yu) 提升產(chan) 業(ye) 的整體(ti) 形象,還能增強消費者和投資者對生物天然氣產(chan) 品的信心,從(cong) 而推動產(chan) 業(ye) 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也為(wei) 生物天然氣產(chan) 品提供了進入國內(nei) 外市場的‘綠色通行證’。”中國產(chan) 業(ye) 發展促進會(hui) 生物質能產(chan) 業(ye) 分會(hui) 秘書(shu) 長張大勇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

尚處起步階段

據了解,在能源領域,我國的綠色認證工作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經過多年的實踐,以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發電為(wei) 基礎的綠色電力認證和交易市場已經形成,但以生物天然氣為(wei) 代表的生物質能綠色燃氣綠色認證工作尚處起步階段。

“首先,我國對於(yu) 生物天然氣還沒有出台認證或核證方法學。盡管去年國家重新啟動了核證自願碳減量(CCER)市場,但頒布的4個(ge) 方法學中不包括生物天然氣方麵的方法學。其次,由於(yu) 生物天然氣的產(chan) 業(ye) 鏈較長,涉及的環節很多,原料來源、轉換工藝、終端產(chan) 品種類多樣,碳足跡複雜,監測困難,尚沒有形成一個(ge) 比較完整和通用的核證平台。”李景明表示。

不過,當前我國關(guan) 於(yu) 生物天然氣的綠色認證相關(guan) 工作正在加快推進中。

據張大勇介紹,中國產(chan) 業(ye) 發展促進會(hui) 生物質能產(chan) 業(ye) 分會(hui) 與(yu) 相關(guan) 機構合作,於(yu) 去年12月共同建設了全球首個(ge) “零碳能源證書(shu) 自願核證平台”。該平台依據係列核證規則和可再生能源項目在線監測數據,向符合資格的申請核證主體(ti) 頒發具有唯一標識的電子證書(shu) 。這一平台的建立,為(wei) 生物天然氣等非電可再生能源項目提供了核證服務,標誌著我國在生物天然氣核證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國沼氣學會(hui) 目前也正在參與(yu) 生態環境部牽頭組織的“規模化畜禽糞汙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減排方法學”研究,組織編製農(nong) 村沼氣工程和生物天然氣工程基於(yu) 溫室氣體(ti) 減排量評估技術規範國家標準。

發展空間廣闊

當前,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生物天然氣的生產(chan) 效率和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市場產(chan) 能快速增長。中國產(chan) 業(ye) 發展促進會(hui) 生物質能產(chan) 業(ye) 分會(hui) 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生物天然氣市場年產(chan) 能已達到10億(yi) 立方米,規模化發展態勢正逐漸形成。在業(ye) 內(nei) 看來,“雙碳”目標背景下,生物天然氣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李景明看來,未來可再生能源替代和甲烷減排將是氣候變化的主戰場,而沼氣和生物天然氣將是這個(ge) 戰場上的主力軍(jun) 。“第一,沼氣和生物天然氣作為(wei) 公認的可再生清潔綠色燃氣,可替代大量化石能源。第二,沼氣和生物天然氣是有機廢棄物的一種有效成熟及資源化利用方式,在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ti) 減排方麵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利用沼氣和生物天然氣還可生產(chan) 綠醇、綠氨等新型綠色燃料,為(wei) 提升國家新質生產(chan) 力和國際貿易競爭(zheng) 力提供增值平台。”

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生物天然氣需求將增至近100億(yi) 立方米/年的水平,到2060年,將增至超630億(yi) 立方米/年的水平,主要來自工業(ye) 、交通、建築和電力等部門對清潔能源的需求增加。同時,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生物天然氣將逐步替代傳(chuan) 統化石能源,成為(wei) 未來能源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生物天然氣作為(wei) 一種清潔低碳能源,發展前景非常廣闊。政策的支持、技術的進步、市場需求的增長,都將為(wei) 生物天然氣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未來,隨著生物天然氣產(chan) 業(ye) 的不斷成熟和壯大,它將在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張大勇指出。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hth官网登陆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