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產業標準體係建設指南發布
推動氫能全產業鏈標準化發展
氫能是一種來源豐(feng) 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對於(yu) 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ti) 係,其開發利用具有重要意義(yi) 。國家能源局科技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已初步掌握氫能製備、儲(chu) 存、運輸、加注等主要技術和生產(chan) 工藝;製備方麵,2022年我國氫氣年產(chan) 量超3500萬(wan) 噸,是世界最大製氫國。但總體(ti) 看,氫能產(chan) 業(ye) 仍處於(yu) 發展初期,發展路徑還需進一步探索。
國家標準委、國家能源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氫能產(chan) 業(ye) 標準體(ti) 係建設指南(2023版)》(以下簡稱《指南》),係統構建氫能製儲(chu) 輸用全產(chan) 業(ye) 鏈標準體(ti) 係。首個(ge) 國家層麵氫能全產(chan) 業(ye) 鏈標準體(ti) 係建設指南將如何帶動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和專(zhuan) 家。
氫能示範應用在交通領域有序推進,在工業(ye) 、建築、儲(chu) 能等領域積極拓展
氫能將如何走進生產(chan) 生活?記者前往北京大興(xing) 國際氫能示範區一探究竟:展示廳裏,加氫站模型、氫燃料發動機、氫能自行車、氫能摩托車、氫能叉車……高科技產(chan) 品琳琅滿目。
北京大興(xing) 區氫能工作專(zhuan) 班副主任孫靜介紹,示範區初步構建涵蓋製儲(chu) 輸用各環節的氫能產(chan) 業(ye) 鏈,在交通、建築和製儲(chu) 能三大領域開發應用場景。
國家能源局科技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氫能示範應用在交通領域有序推進,在工業(ye) 、建築、儲(chu) 能等領域積極拓展。中國氫能聯盟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銷售量新增3367輛,保有量達12682輛,同比增長約36%;建成加氫站358座,同比增長超40%。
“十四五”以來,我國氫能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相關(guan) 政策體(ti) 係隨之建立健全。《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確統籌推進氫能“製儲(chu) 輸用”全鏈條發展;《“十四五”現代能源體(ti) 係規劃》對氫能技術創新、示範應用等進行部署;《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對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作出了係統部署。
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鮑威說:“我國目前發布的氫能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國家標準超過100項,行業(ye) 標準、地方標準、團體(ti) 標準及企業(ye) 標準等也在快速推進。”國家標準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指南》對於(yu) 發揮標準對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引領性作用,促進氫能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提高產(chan) 品技術門檻,降低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銜接成本,促進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指南》如何發揮對產(chan) 業(ye) 發展的規範和引領作用?國家標準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認為(wei) ,這體(ti) 現在三大協同作用:
注重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標準的協同。《指南》重點麵向低碳氫生產(chan) 、高效氫儲(chu) 運、可靠氫加注、多元化氫能應用,係統構建了氫能產(chan) 業(ye) 標準體(ti) 係框架,涵蓋了111項現行國家標準和行業(ye) 標準,28項正在製定和19項計劃製定的國家標準和行業(ye) 標準。
注重創新技術與(yu) 標準的協同。《指南》重點關(guan) 注氫能製儲(chu) 輸用各環節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產(chan) 品,協同推進技術創新、標準研製、產(chan) 業(ye) 發展,以標準促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充分調動產(chan) 學研用各方的積極性,加快製定一批氫安全、輸氫管道、加氫站設備、燃料電池係統及其零部件、燃料電池汽車等方麵的標準。
注重國內(nei) 國際標準的協同。在開展國內(nei) 標準研製的同時,《指南》強調積極提升氫能國際標準化水平,提高企業(ye) 、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的國際標準化能力,鼓勵參與(yu) 氫能國際標準化工作,將我國氫能領域先進技術和應用經驗轉化成國際標準。
“《指南》的發布,有助於(yu) 提高氫能產(chan) 品技術門檻,降低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的銜接成本,從(cong) 而促進氫能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隆基氫能總裁、中國能源研究會(hui) 氫能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委員馬軍(jun) 認為(wei) ,產(chan) 業(ye) 化初期,一些環節技術和產(chan) 品還不成熟,各類示範和應用項目開始啟動,標準統一將增強行業(ye) 可持續發展和規模化生產(chan) 的動力。
氫能開發利用不斷提速,標準化進程與(yu) 科技創新協同發展
近年來,氫能開發利用不斷提速。今年,在內(nei) 蒙古鄂爾多斯,全球最大綠氫耦合煤化工項目開工,可實現年製綠氫3萬(wan) 噸、綠氧24萬(wan) 噸;在新疆庫車,我國規模最大的光伏發電直接製綠氫項目全麵建成投產(chan) ,每年可生產(chan) 2萬(wan) 噸綠氫,將全部就近供應煉化企業(ye) ……馬軍(jun) 認為(wei) ,標準化進程與(yu) 科技創新協同發展,對於(yu) 新技術推廣和項目技術路線的選擇,更具引領和指導作用。
國家標準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我國氫能產(chan) 業(ye) 總體(ti) 尚處於(yu) 示範應用和商業(ye) 模式探索階段,為(wei) 促進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還要深度參與(yu) 國際標準化工作,逐步提高我國氫能國際標準化影響力。
根據《指南》相關(guan) 要求,鮑威表示:“一方麵,我們(men) 將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引進轉化先進適用的國際標準,帶動國內(nei) 氫能領域技術提升;另一方麵,主動提出國際標準提案,積極牽頭或參與(yu) 國際標準起草,培養(yang) 一批懂標準懂技術專(zhuan) 業(ye) 國際標準化人才,及時將我國先進技術和示範應用經驗轉化成國際標準。”
在生產(chan) 方麵,國家能源局科技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我國氫氣產(chan) 量目前主要以化石能源製氫為(wei) 主,綠氫製備還麵臨(lin) 生產(chan) 成本偏高、專(zhuan) 用基礎設施不足、能量損失較大等問題,與(yu) 大規模商業(ye) 化推廣還有距離;氫能產(chan) 業(ye) 鏈配套設施尚不成熟,應用成本較高。
《規劃》提出,結合資源稟賦特點和產(chan) 業(ye) 布局,因地製宜選擇製氫技術路線:在焦化、氯堿、丙烷脫氫等行業(ye) 集聚地區,優(you) 先利用工業(ye) 副產(chan) 氫,鼓勵就近消納;在風光水電資源豐(feng) 富地區,開展可再生能源製氫示範,逐步擴大示範規模,探索季節性儲(chu) 能和電網調峰……
根據《規劃》,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製氫量達到10萬(wan) 噸至20萬(wan) 噸每年,成為(wei) 新增氫能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能源局科技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強化規劃引導作用,推動地方結合自身基礎條件理性布局氫能產(chan) 業(ye) ,實現產(chan) 業(ye) 健康有序和集聚發展;圍繞氫能商業(ye) 模式、價(jia) 格機製、市場機製等全產(chan) 業(ye) 鏈技術發展和解決(jue) 方案等,開展課題研究和現場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