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nder Medvedev在莫斯科舉(ju) 行的俄羅斯天然氣論壇上透露,“至2020年,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將增加到2190億(yi) 至2270億(yi) 立方米”。而2007年Gazprom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量僅(jin) 為(wei) 1537億(yi) 立方米。
Gazprom是全球天然氣儲(chu) 量和產(chan) 量最大的公司,該公司壟斷了俄羅斯90%的天然氣開采量,其旗下子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e) 出口有限公司是俄羅斯惟一合法的天然氣出口商。
Gazprom總裁的這番表態似乎是對歐盟“南部走廊”計劃的一個(ge) 回應。
歐盟去“俄羅斯化”
就在11月13日,歐盟委員會(hui) 通過《歐盟安全和合作行動計劃》,內(nei) 容包括修建“南部走廊”:在裏海海底鋪設管道從(cong) 中亞(ya) 獲取天然氣。該項目將使歐盟繞過俄羅斯直接獲得土庫曼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等國的天然氣資源。
“南部天然氣走廊”是該行動計劃的核心內(nei) 容, 顯示了歐盟擺脫俄羅斯製約的決(jue) 心。
該計劃強調“必須建設南部走廊以獲得裏海和中東(dong) 的天然氣,這是未來歐盟需求的重要來源”。
該計劃還敦促歐盟盡快發展波羅的海、地中海以及中歐-東(dong) 南歐地區的基礎建設,在每個(ge) 地區完成天然氣和電力網絡互聯。
歐盟還計劃修建電纜連接北海沿岸的一係列風能發電廠,再整合地中海和波羅的海地區的網絡,最終形成歐盟的“超級電網”。
“歐盟在上過分依賴進口,我們(men) 必須對此保持警覺。”歐盟委員會(hui) 主席巴羅佐在11月13日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呼籲歐盟各成員國大力發展設施建設,提高效率。
資料顯示,歐洲的油氣資源分布極不均勻,絕大部分位於(yu) 東(dong) 部的俄羅斯,西歐的天然氣探明儲(chu) 量不到世界總儲(chu) 量的4%,大多集中在挪威、荷蘭(lan) 和英國。而俄羅斯的天然氣儲(chu) 量居世界第一, 約為(wei) 48萬(wan) 億(yi) 立方米,占世界總儲(chu) 量的32%。
在歐盟現有的天然氣消費中,61%依賴進口,其中42%的天然氣來自於(yu) 俄羅斯。但歐盟委員會(hui) 預測到2020年,歐盟對天然氣進口的依賴將上升至73%。而立陶宛,拉脫維亞(ya) ,斯洛伐克,芬蘭(lan) 等國的天然氣需求則完全依賴於(yu) 從(cong) 俄羅斯進口。
“歐盟8個(ge) 成員國100%依靠一個(ge) 供應國獲得天然氣,這是我們(men) 必須重申的問題。”巴羅佐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指出,“供應國不能履行他們(men) 的義(yi) 務,我們(men) 必須幫助歐洲的民眾(zhong) 避開風險。”
歐俄“天然氣政治”
11月18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e) 股份公司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向本報表示:“歐盟準備新建的管道並不能滿足歐盟的天然氣需求,因此這對Gazprom的出口影響不大。”
但歐盟與(yu) 俄羅斯之間的“天然氣政治”已交鋒數個(ge) 回合,歐盟對俄羅斯的愛恨交加。
“歐盟大多數來自俄羅斯,最近幾年,該國和運輸國之間的矛盾多次中斷了天然氣運輸。”歐盟委員會(hui) 在“南部走廊”計劃中用“告急”的字眼表達對遭俄羅斯鉗製的恐慌。
“絕大多數從(cong) 俄羅斯通往西歐的天然氣管道必須經過烏(wu) 克蘭(lan) 、白俄羅斯和摩爾多瓦。其中烏(wu) 克蘭(lan) 的地位尤其關(guan) 鍵。從(cong) 俄羅斯運往歐洲的天然氣中80%必須經過該國。”牛津研究所天然氣研究主任Jonathan Stern對本報表示。
2006年元旦因天然氣價(jia) 格爭(zheng) 端,俄羅斯對“親(qin) 美”的烏(wu) 克蘭(lan) 報複,停止對其輸送天然氣。此後的24小時內(nei) ,許多歐洲和巴爾幹半島國家進口的俄羅斯天然氣直接受到影響。
爭(zheng) 端結束後歐盟事務委員Andris Piebalgs誓言將確保供應作為(wei) 其首要任務,呼籲歐盟加大多樣性,強化歐盟內(nei) 部市場。
自2002年起開始籌備工作的納布科管道項目便承擔了這個(ge) 職能,納布科管道將於(yu) 明年開工,該項目計劃建立從(cong) 裏海,經由南高加索地區(繞開俄羅斯本土)到黑海,再通往歐洲的長達3300公裏輸送管道。
但今年8月爆發的俄格軍(jun) 事衝(chong) 突,被歐盟寄予厚望的納布科管道遭到嚴(yan) 重的質疑。即便該管道繞開了俄羅斯本土,但仍不能保證經過南高加索地區的運輸管道的安全。
上周五歐盟-俄羅斯峰會(hui) 在法國南部城市尼斯召開。雖然該會(hui) 議標誌著俄格衝(chong) 突後暫停的歐俄對話的全麵恢複。但雙方在格魯吉亞(ya) 問題上依然存在明顯分歧。
”這可能給納布科管道的建設增添了很多困難和風險。”Jonathan Stern表示憂慮,“歐盟必須做好應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