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開盤,天然氣期貨價(jia) 格以超過7%的跌幅低開,隨後繼續下行,收盤報跌10.99%。自11月29日起,天然氣價(jia) 格持續下跌,6個(ge) 交易日已累計跌去32.83%,價(jia) 格創8月以來新低。
專(zhuan) 門交易天然氣的美國對衝(chong) 基金Statar Capital合夥(huo) 人John Kilduff表示,這一切看跌都歸結於(yu) 天氣預報。“我們(men) 每周都是相對溫暖的天氣,這將抑製供暖需求。此外,過去幾周,天然氣儲(chu) 存狀況也有所緩解,天然氣庫存達到了5年來的平均水平,彌補了一直持續到早秋的巨大缺口。”
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預測,12月11日至15日,美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高於(yu) 正常水平。商業(ye) 氣象預報公司Maxar的氣象學家表示,美國本月有望成為(wei) 自1950年以來第三溫暖的12月。據天氣頻道報道,本周紐約的氣溫可能達到61華氏度(16攝氏度),休斯頓的氣溫可能達到81華氏度(27攝氏度)。
另外,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有望增加,也導致了歐美市場天然氣期貨的降價(jia) 。摩根士丹利稱,天氣更溫暖,供應增加,尤其是來自馬塞勒斯頁岩地區的供應增加,推動天然氣價(jia) 格走低,該行警告稱,其對氣候的展望顯示天然氣價(jia) 格仍然偏向下行,預計基線情境下天然氣價(jia) 格在2022年平均達到每百萬(wan) 英熱單位3.75美元。
今年大部分時間天然氣價(jia) 格都在上漲,原因是庫存緊張,對歐洲天然氣短缺的擔憂也推高了美國天然氣價(jia) 格。美國石油價(jia) 格在10月份達到7年來的最高點,這也導致了電力生產(chan) 商將用天然氣取代石油的呼聲。
最終,美國天然氣價(jia) 格在10月6日達到了7年多以來的高點6.466美元/百萬(wan) 英熱。但自那以後便開始迅速下跌,根據Bespoke的數據,美國天然氣期貨上周就已跌近25%,創2014年2月最大單周跌幅。不過今年以來,天然氣價(jia) 格仍上漲了47%,是自2016年以來漲幅最大的一年。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hui) (CFTC)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當周,對衝(chong) 基金已將其天然氣看漲押注削減至6月以來最低水平。
OTC Global Holdings高級副總裁Campbell Faulkner表示:“坦率地說,考慮到供暖旺季甚至還沒有開始,下跌10%並不令人驚訝。在天氣開始變冷之前,天然氣相關(guan) 企業(ye) 將麵臨(lin) 非常大的看跌壓力。”
對於(yu) 今後的價(jia) 格,摩根士丹利表示,對氣候的展望顯示天然氣價(jia) 格仍然偏向下行,但仍有一些積極因素,包括應支持需求增長的更多液化天然氣項目,以及煤炭市場的供應緊張,預計基線情境下天然氣價(jia) 格在2022年平均達到每百萬(wan) 英熱單位3.75美元。
雖然美國的天然氣價(jia) 格有所緩解,但在大西洋彼岸,歐洲的天然氣市場完全相反,因為(wei) 這裏正在努力應對供應緊張和寒冷的氣溫。
自今年8月份以來,歐洲天然氣價(jia) 格就一直處於(yu) 居高不下的狀態,相關(guan) 數據表明,11月份歐洲天然氣價(jia) 格是去年11月份的6倍。受天然氣價(jia) 格影響,歐洲電力價(jia) 格也隨之增長,德國、英國等多國均創下了曆史最高電價(jia) 。
歐盟表示,歐洲能源價(jia) 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由於(yu) 能源短缺,全球天然氣需求劇增,而歐洲天然氣進口減少。再加上今年的自然條件不利於(yu) 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產(chan) 電,從(cong) 而導致了歐洲在能源方麵的不足。此外,歐洲碳排放價(jia) 格也出現了上漲,這也進一步提高了能源的價(jia) 格。
在供應方麵,歐洲約90%的天然氣都來自於(yu) 進口,其中主要來自於(yu) 俄羅斯。但受美國等因素影響,德國與(yu) 俄羅斯連接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至今還沒有投入使用,這也導致了歐洲今年冬天天然氣的急劇短缺。
而對歐洲企業(ye) 和民眾(zhong) 而言,能源價(jia) 格上漲直接反映在原材料和居民消費價(jia) 格上。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歐元區通脹率攀升至4.1%,創13年新高,其中能源價(jia) 格同比大幅上漲23.5%,是推高通脹的主因。
分析人士認為(wei) ,由於(yu) 通常以固定價(jia) 格提供長期供應合同,歐洲一些小型能源供應商往往無法將較高的采購成本轉嫁給客戶,其存續能力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很大程度取決(jue) 於(yu) 歐洲冬季有多冷、能源價(jia) 格漲多久。
倫(lun) 敦能源經紀人協會(hui) 首席執行官亞(ya) 曆山大·麥克唐納認為(wei) ,由於(yu) 能源成本過高,英國一些行業(ye) 可能在今冬麵臨(lin) 停工風險。對於(yu) 數以百萬(wan) 計的英國國內(nei) 能源用戶來說,這場危機可能預示著天然氣和電力廉價(jia) 時代的終結。
麵對當前的能源嚴(yan) 重短缺,歐洲許多國家希望可以得到包括俄羅斯在內(nei) 的別國供應,另一方麵也采取了本國應急措施。例如,意大利、德國等國為(wei) 低收入家庭提高了政府補貼,西班牙政府則要求限製能源價(jia) 格以及電力價(jia)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