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日,為(wei) 深化天然氣體(ti) 製機製改革,推動資源多元化供應,建設高效完備輸送網絡,增強市場發展活力,促進行業(ye) 高質量發展,進一步降低全省天然氣利用成本,山東(dong) 省發改委、山東(dong) 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山東(dong) 省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山東(dong)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山東(dong) 省能源局、國家能源局山東(dong) 監管辦公室聯合發布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天然氣體(ti) 製機製改革推動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從(cong) 天然氣上、中、下遊三個(ge) 環節分別提出了具體(ti) 的要求:
編者按係本公眾(zhong) 號原創,轉載請注明文字出自公眾(zhong) 號“天然氣與(yu) 法律”。

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天然氣體(ti) 製機製改革推動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為(wei) 深化天然氣體(ti) 製機製改革,推動資源多元化供應,建設高效完備輸送網絡,增強市場發展活力,促進行業(ye) 高質量發展,進一步降低全省天然氣利用成本,製定本實施意見。
一、工作目標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hui) 精神,深入落實“四個(ge) 革命、一個(ge) 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聚焦天然氣利用成本偏高問題,針對性地提出改革舉(ju) 措,完善政策法規,打破體(ti) 製機製壁壘,提升天然氣發展質量和效益。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天然氣資源合理流動和高效利用。加強規劃統籌和政策引導,因地製宜、分類施策,進一步完善天然氣產(chan) 供儲(chu) 銷體(ti) 係,推動天然氣全產(chan) 業(ye) 鏈協同發展。
二、重點任務
(一)加快形成多主體(ti) 、多渠道的資源供應格局。
1.增加國產(chan) 資源供應。加大勝利油田勘探開發力度,完善渤海氣田陸上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提升天然氣資源接續保障能力。充分利用“全國一張網”改革紅利,積極引入西部煤層氣、煤製氣等省外資源。(牽頭單位:省能源局)
2.擴大進口資源規模。持續擴大油氣領域對外開放,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深化與(yu) 天然氣出口國家和地區的能源合作,爭(zheng) 取更多進口資源供應。加強LNG接收站公平開放,支持各類市場主體(ti) 參與(yu) 國際LNG資源采購,鎖定低價(jia) LNG資源。(牽頭單位:省能源局、國家能源局山東(dong) 監管辦)
3.優(you) 化資源交易模式。推動中長期交易,鼓勵上下遊企業(ye) 簽訂中長期供氣合同,降低中長期資源價(jia) 格。上下遊企業(ye) 供氣年度計劃合同足額保障民生用氣。支持上下遊企業(ye) 加強協商,靈活調節合同資源,降低偏差氣量、額外氣量成本。加快現貨市場建設,推動合同外資源市場化競價(jia) 交易。支持規模化儲(chu) 氣設施運營企業(ye) 進行模式創新和產(chan) 品創新,鼓勵有儲(chu) 氣調峰需求的企業(ye) ,通過與(yu) 本地區儲(chu) 氣設施運營企業(ye) 簽訂代儲(chu) 代存合同的方式,履行儲(chu) 氣保供責任,降低儲(chu) 氣調峰成本。(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廳、省能源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著力構建集約高效、公平開放的管輸網絡。
4.完善管網布局。按照全省天然氣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天然氣幹線管道和互聯互通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管網覆蓋率和輸氣能力。充分考慮資源市場是否落實、目標市場是否已有低負荷管道等因素,提高規劃布局合理性。(牽頭單位:省能源局)加強城鎮燃氣管網建設改造,提升燃氣供應保障水平。(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廳;配合單位:省市場監管局)
5.壓縮管輸層級。加強規劃引領,新建省內(nei) 天然氣幹線、支線全部納入省級規劃統一管理,優(you) 先支持綜合實力強的存量幹線管道經營企業(ye) 主導建設。鼓勵存量支線管道以市場化方式整合納入幹線管網或城鎮燃氣管網,加快形成“省級管網+城鎮燃氣管網”兩(liang) 級管輸體(ti) 係。逐步取消沒有實質性管網投入的“背靠背”分輸站,支持有條件的城鎮燃氣企業(ye) 就近接入幹線管道下載氣源,解決(jue) 層層轉輸、層層收費問題。(牽頭單位:省能源局;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廳)
6.完善管輸價(jia) 格形成機製。修訂《山東(dong) 省天然氣管道運輸價(jia) 格管理暫行辦法》,省內(nei) 主幹管道實行“同網同價(jia) ”,市域內(nei) 管道實行“同市同價(jia) ”,按照當地管道經營企業(ye) 平均價(jia) 格水平或行業(ye) 先進水平合理確定標杆價(jia) 格,推動管道經營企業(ye) 加強成本管理,提高運營效率。市域內(nei) 管道聯運實行“價(jia) 格封頂”機製,各聯運管道管輸費按比例分攤,推動管網層級整合壓減。(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能源局)
7.加強公平開放。完善管網設施公平接入和建設運營規則,優(you) 化管網運行調度機製,確保管網運行規範有序、公開透明。加強管輸自然壟斷環節監管,確保管輸和銷售分開。督促管網企業(ye) 定期公開管輸能力,建立完善各類主體(ti) 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牽頭單位:省能源局、國家能源局山東(dong) 監管辦;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三)推動建立規範有序、更有活力的終端市場。
8.推進城鎮燃氣企業(ye) 規模化發展。以市、縣(市、區)為(wei) 單位,通過企業(ye) 並購、協議轉讓、聯合重組、控股參股等多種形式,依法依規推進城鎮燃氣企業(ye) 整合規範,逐步整合或淘汰規模小、效益差、安全投入不足和供應保障能力有缺口的企業(ye) 。(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廳)
9.加強特許經營動態管理。完善城鎮燃氣企業(ye) 特許經營管理監測分析機製,定期開展運營評價(jia) 和績效評估。推動建立特許經營協議終止與(yu) 安全事故、民生保供等掛鉤機製,適時開展合規性、完整性審核,剔除超越特許經營範圍的協議條款,促進企業(ye) 優(you) 勝劣汰。(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廳)
10.有序開展天然氣直供試點。鼓勵有能力、有條件、有意願的地方,統籌民生保障和工業(ye) 經濟發展,建立“氣源、管輸、城燃、用戶”四方協商機製,在協商一致基礎上,有序開展天然氣直供試點。在充分保障民生用氣資源、落實用氣安全監管責任和儲(chu) 氣調峰責任的基礎上,支持年用氣量1000萬(wan) 立方米以上、靠近幹線管網且具備直接下載條件的工業(ye) 用戶實施直供試點。充分尊重特許經營權,簽訂特許經營協議的地方政府,應就直供方式與(yu) 特許經營企業(ye) 進行協商,優(you) 先選擇現有城鎮燃氣管網進行代輸,並根據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妥善處理相關(guan) 問題。(省能源局、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廳、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完善城鎮燃氣配氣價(jia) 格體(ti) 係。定期開展配氣價(jia) 格成本監審工作,及時調整城鎮燃氣配氣價(jia) 格。支持有條件的市、縣(市、區),開展非居民管道天然氣配氣價(jia) 格分檔定價(jia) 試點,根據不同用氣規模分檔核定配氣價(jia) 格,降低大用戶用氣成本。(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廳、省能源局)
三、保障措施
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牽頭,會(hui) 同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廳、省市場監管局、國家能源局山東(dong) 監管辦建立跨部門協調機製,定期召開工作會(hui) 議,調度重點任務推進落實情況,研究解決(jue) 重大問題,重要情況及時向省政府報告。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細化工作措施,加強協調指導,推動重點任務落地見效。建立健全政策評估機製,定期實施評估,根據評估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對行之有效、市場主體(ti) 歡迎的政策及時在更大範圍複製推廣,成效明顯的,吸收納入有關(guan) 法規、規章,固化工作成果,推動天然氣行業(ye) 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