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居民用天然氣的價(jia) 格又要上漲了。
受上遊氣源價(jia) 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影響,近日,國內(nei) 包括長春、太原、寶雞、安順與(yu) 日照等多個(ge) 不同省份的城市發改委相繼發布了氣價(jia) 上漲的通知。
上遊氣源帶來的成本壓力對現行的氣價(jia) 有多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又會(hui) 持續多久?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多地天然氣調價(jia) 是由於(yu) 供應不足和成本上升雙項因素所引發,調價(jia) 對於(yu) 緩和供需矛盾、改善配氣企業(ye) 經營壓力有一定作用。但是天然氣價(jia) 格一方麵受國內(nei) 天然氣生產(chan) 狀況的影響,另一方麵我國LNG較高的進口依賴度也使得氣價(jia) 與(yu) 供應情況容易受到國際能源波動的影響,因此此次上調氣價(jia) 在全國帶有一定的普遍性,這種狀況可能還要維持一段較長的時間。”
多地上調用氣價(jia) 格
氣價(jia) 上調的通知雖然是相繼發出,但其上調幅度卻並不一致。
以貴州安順和山東(dong) 日照為(wei) 例,從(cong) 11月起,安順就將屬於(yu) 市級定價(jia) 的安順市中心城區及與(yu) 其共用同一配氣管網區域居民用氣第一、 二、三階梯價(jia) 格分別上調0. 1元/立方米,調整後價(jia) 格為(wei) 2.58元/立方米、3.08元/立方米、3. 82元/立方米。此次聯動周期執行時間暫定為(wei) 一年,至2022年10月31日結束。對於(yu) 非居民用氣價(jia) 格的最高指導價(jia) ,則調整為(wei) 3.66元/立方米。
與(yu) 安順不同,山東(dong) 日照則是在氣價(jia) 調整聽證會(hui) 上提供了兩(liang) 個(ge) 方案。方案一是按照配氣價(jia) 格0.78元/立方米測算。第一檔終端銷售價(jia) 格調整為(wei) 2.973元/立方米,比現行2.635元/立方米提高0.338元/立方米。
方案二則是按照配氣價(jia) 格0.83元/立方米測算。第一檔終端銷售價(jia) 格調整為(wei) 3.027元/立方米,比現行2.635元/立方米提高0.392元/立方米。考慮到低保家庭的特殊情況,對市區城市低保對象家庭生活用氣每年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
北京特億(yi) 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天然氣的剛性需求旺盛,我國天然氣資源相對匱乏,進口依存度比較高,隨著國際行情漲價(jia) 也就很自然了。在雙碳減排目標壓力下,天然氣行業(ye) 的‘擔子’更重了,隨著消費需求的增多,雖然國家有一定的調控管理能力,但需求旺盛帶來的漲價(jia) 趨勢不可避免,季節性因素影響也會(hui) 加大。”
德國暫停審批“北溪2”引爆全球氣價(jia)
不僅(jin) 是國內(nei) ,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全球氣價(jia) 在近期都迎來了一輪新的漲幅,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已經修建完成、原本預計將於(yu) 12月正式通氣的“北溪-2”被按下了“暫停”鍵。
據悉,德國聯邦網絡管理局宣稱本次暫停對“北溪-2”項目的認證程序的理由是“北溪-2”運營商在德國屬於(yu) 非法公司。目前,該管道項目又進入停工狀態(審批是最後一道程序)。
受此影響,截至11月16日,ICE英國天然氣期貨收漲17.15%,報239.91便士/千卡。 TTF基準荷蘭(lan) 天然氣期貨歐市尾盤漲15.83%,報94.400歐元/兆瓦時。
為(wei) 何北溪二號的暫停會(hui) 對歐洲天然氣市場造成這麽(me) 大的震動?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北溪二號”(Nord Stream 2)是俄羅斯天然氣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e) 股份公司(Gazprom)和五家歐洲公司的合作項目,每年可輸送550億(yi) 立方米的天然氣。
因此,此條管道的如若徹底開通並開啟運行,將大大加強俄羅斯與(yu) 歐洲國家在能源貿易上的聯係,並可以幫助部分國家逐漸擺脫對歐洲以外第三方國家的能源依賴。
國內(nei) 的生產(chan) 用氣是否會(hui) 受到影響?氣價(jia) 在未來的走勢將會(hui) 有何變化?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1年11月上旬流通領域重要生產(chan) 資料市場價(jia) 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液化天然氣(LNG)的價(jia) 格較10月下旬增加了519.6元/噸,現貨價(jia) 格達7635元/噸,漲幅為(wei) 7.3%。
國家發改委在11月1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將做好精準有序“壓非保民”準備。組織各地和相關(guan) 企業(ye) 紮實開展“壓非保民”預案演練,製定可實操的壓減工作方案,確保一案在手、隨時可用,堅決(jue) 做到“壓非保民”“限氣不關(guan) 閥”。
祁海珅向記者指出,近幾年,國家在大力推動清潔能源使用,包括煤改氣和管道輸送網的快速建設,從(cong) 能源經濟性、安全供應、穩定性等層麵出發,天然氣畢竟是從(cong) 化石能源消費向可再生能源消費轉型的“必用品”,暫時沒有替代品,未來幾年的價(jia) 格預計還會(hui) 是逐步上漲的趨勢。無論是民用燃氣和工業(ye) 用燃氣的消耗量也出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價(jia) 格適度調整和供應鏈上下遊的聯動機製也是與(yu) 時俱進,至於(yu) 漲價(jia) 趨勢發展到什麽(me) 程度或什麽(me) 階段,目前不好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