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消費增速放緩 油氣改革箭在弦上
油氣改革在即
巴黎氣候大會(hui) 在即,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ti) 排放國,中國的碳減排問題受到世界關(guan) 注。
在中國的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一家獨大,最清潔的石化能源——天然氣占比2015年預計僅(jin) 有5.8%,比國際平均水平低18個(ge) 百分點。
據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張玉清透露,2020年天然氣消費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目標定在10%,也就是還需要提高4.2%左右,這十分不容易,因為(wei) 前十五年才提高了3.6個(ge) 百分點。
目前,在國際石油價(jia) 格下降的帶動下,天然氣價(jia) 格也在下降,但是國內(nei) 的天然氣價(jia) 格仍相對較高。在多種原因的推動下,今年的天然氣消費增速明顯放緩,且相對過剩。
未來天然氣的快速發展,還需要大力推進體(ti) 製改革,有序推進探礦權和采礦權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建設,同時實現天然氣基礎資料公益化。目前體(ti) 製改革方案已上報國務院,須高度關(guan) 注。
本報記者 王爾德
實習(xi) 記者 王文憶 北京報道
導讀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張玉清透露,從(cong) 2000年之後,我國天然氣的消費增速都是在兩(liang) 位數,去年隻有8.5%,今年可能在5%-6%左右。
在近日舉(ju) 辦的“2015年中國氣體(ti) 清潔能源發展與(yu) 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張玉清表示,我國要大力提高天然氣的消費比重,擴大天然氣的使用規模,力爭(zheng) 2020年天然氣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達到10%左右,2030年天然氣消費占比達到15%左右。
“從(cong) 當前的發展形勢來看,2020年天然氣的消費占比目標有望實現。”國家能源委員會(hui) 專(zhuan) 家谘詢委員會(hui) 委員、廈門大學[微博]能源經濟和能源政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wei) 在此次論壇上表示,2014年,中國天然氣消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僅(jin) 有5.7%,占全球天然氣消費的比重不到5%。這既不能滿足替代燃煤鍋爐和家庭煤炭消費的需要,也不能滿足平衡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迅速發展的需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yu) 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郭焦鋒表示,在2020年前後有望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川渝、滇桂黔、中南部、魯豫皖、中西部、西北和東(dong) 北地區的十大區域性天然氣市場,建議盡快建立和運作上海天然氣期貨市場。
天然氣消費增速明顯放緩
張玉清指出,預計到今年年底,天然氣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5.8%,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非常低,比國際平均水平低18個(ge) 百分點,人均用氣量僅(jin) 為(wei) 國際水平的29%。
“大力發展天然氣是發達國家以及新興(xing) 經濟體(ti) 能源係統優(you) 化升級過程中的典型做法。”李偉(wei) 分析。
李偉(wei) 強調,尤為(wei) 重要的是天然氣發電有助於(yu) 電網消納風能、太陽能光伏等新能源,可以保證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但是中國天然氣的發展還麵臨(lin) 比較多的製約因素。張玉清舉(ju) 例說,天然氣輸送管網中國總裏程7萬(wan) 公裏,約為(wei) 美國的1/9;天然氣調峰儲(chu) 氣能力僅(jin) 為(wei) 年消費量的2%左右,低於(yu) 世界主要國家10%-15%的水平。
近期,受國內(nei)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特別是國際油價(jia) 大幅度下跌的影響,國際天然氣價(jia) 格走低,我國的天然氣價(jia) 格相對偏高。受國內(nei) 天然氣消費市場等多種因素疊加的影響,從(cong) 去年開始,我國天然氣增速明顯放緩。
張玉清透露,從(cong) 2000年之後,我國天然氣的消費增速都是在兩(liang) 位數,去年隻有8.5%,今年可能在5%-6%左右。目前,我國天然氣供應出現了能力富餘(yu) 的現象,預計今明兩(liang) 年的富餘(yu) 能力可能超過百億(yi) 立方米。
研究提出油氣體(ti) 製改革總體(ti) 方案
張玉清透露,“要實現天然氣快速發展的目標,必須深化天然氣體(ti) 製改革,著力推動天然氣流通體(ti) 製和市場化改革”,“國家將盡快出台實施油氣體(ti) 製改革方案”。
根據今年5月國務院批轉發改委的《關(guan) 於(yu) 2015年深化經濟體(ti) 製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研究提出石油天然氣體(ti) 製改革總體(ti) 方案,在全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放寬準入。這是今年深化企業(ye) 改革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
張玉清提出了“十三五”期間即將采取的四項改革措施。
首先,合理降低輸配氣價(jia) ,實施峰穀季節氣價(jia) ,實行氣電價(jia) 格聯動。
對氣電價(jia) 格聯動機製,今年年初發改委曾經發文,提出當天然氣價(jia) 格出現較大變化時,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jia) 應及時調整,但最高電價(jia) 不得超過當地燃煤發電上網標杆電價(jia) 或當地電網企業(ye) 平均購電價(jia) 格每千瓦時0.35元。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采取財政補貼、氣價(jia) 優(you) 惠等措施疏導天然氣發電價(jia) 格矛盾。
其次,積極培育消費市場,調整完善天然氣利用政策,支持和擴大天然氣在發電、交通、工業(ye) 等領域的應用。
對此,李偉(wei) 指出,“十三五”期間,擴大天然氣使用的關(guan) 鍵在於(yu) 提高其經濟競爭(zheng) 力。要通過加強環境監管、促進天然氣替代分散煤炭、完善價(jia) 格機製以促進天然氣發電合理發展、調整居民和化工用氣價(jia) 格與(yu) 不同用戶的交叉補貼等。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氣體(ti) 清潔能源發展報告2015》,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為(wei) 5565萬(wan) 千瓦,在綜合考慮各地的天然氣調峰電廠、熱電廠和分布式能源基礎上,預計2020年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將突破1億(yi) 千瓦。
第三,加快天然氣主幹管道、輸氣管網、儲(chu) 氣庫設施、LNG接收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管網覆蓋水平,穩步提高天然氣進口能力。
郭焦鋒指出,“目前我國天然氣長輸管道、分支管道、省內(nei) 管道主要集中於(yu) ‘三桶油’,解決(jue) 管道建設和運營主體(ti) 單一、運輸和銷售業(ye) 務捆綁、第三方公平準入缺失問題是關(guan) 鍵。”
“儲運方麵,需要加強管網和儲氣設施的規劃建設,實現互聯互通和公平接入。通過明確功能定位和加強監管,實現管輸服務和銷售業務分離及第三方的公平準入。明確儲氣責任,完善價格機製,確保供氣安全。”李偉表示。第四,有序放開天然氣開采權,加大國內(nei) 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夯實常規天然氣生產(chan) 基礎,加快頁岩氣、煤層氣的勘探開發步伐。
“目前,我國天然氣礦業(ye) 權幾乎全部集中在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微博]、陝西延長石油四大集團,解決(jue) 礦業(ye) 權過度集中、占而不勘、占而不采問題尤為(wei) 重要。”郭焦鋒分析。
郭焦鋒建議,“建立天然氣開采的負麵清單製度,完善市場準入,天然氣礦業(ye) 權全麵實行招投標,有序推進探礦權和采礦權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建設,同時實現天然氣基礎資料公益化。”
李偉(wei) 解釋,“通過放開礦業(ye) 權進行更大膽的體(ti) 製革新。我認為(wei) 明年會(hui) 有重大突破。實現進口氣源和進口方式的多元化,以市場化原則推進天然氣貿易和對外投資。”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