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穿越荒漠的中亞(ya) 天然氣管道。呂世濤攝
隨著又一條西部能源大通道中國—中亞(ya) 天然氣管道D線的開工,中國和中亞(ya) 的能源合作邁上了新台階。
9月13日宣布開工的中亞(ya) D線全長1000公裏,西起土庫曼斯坦和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邊境的烏(wu) 國首站,然後一路向東(dong) ,經過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最後進入中國境內(nei) 的新疆烏(wu) 恰末站,並與(yu) 國內(nei) 西氣東(dong) 輸五線貫通。
我國與(yu) 中亞(ya) 地區的能源合作已經走過了17個(ge) 年頭。在建設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新的契機下,中國和中亞(ya) 的能源合作將進一步深化,譜寫(xie) 區域共贏的新篇章。
向西,向西——選擇中亞(ya) 作為(wei) 能源合作的重點地區,打造能源新絲(si) 路,有利於(yu) 保障國家油氣供給和能源安全
中國能源的西進戰略始於(yu) 1997年。那一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獲準購買(mai) 哈薩克斯坦阿克糾賓油田股份,以此為(wei) 契機,中國石油拉開了西進的大幕。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廖永遠說,中國石油選擇中亞(ya) 作為(wei) 能源合作的重點地區,打造能源新絲(si) 路,有利於(yu) 保障國家油氣供給和能源安全。
眾(zhong) 所周知,中國是一個(ge) “貧油少氣”的國家。特別是天然氣,近年來缺口越來越大。據統計, 2000年,中國天然氣產(chan) 量272億(yi) 立方米,而消費量才245億(yi) 立方米,尚有少量資源可供出口。從(cong) 2007年開始,中國成為(wei) 天然氣淨進口國。到2011年,中國天然氣產(chan) 量突破1000億(yi) 立方米,消費量卻猛增到1307.1億(yi) 立方米,缺口高達300億(yi) 立方米。
作為(wei) 我國近鄰,中亞(ya) 地區油氣資源特別是天然氣資源非常豐(feng) 富,被稱作第二個(ge) 中東(dong) 和21世紀能源基地。中亞(ya) 國家在迫切需要引進資金、技術發展本國油氣工業(ye) 的同時,急需開辟油氣市場,實現能源出口多元化。我國和中亞(ya) 在能源領域的深度合作是雙方的共同需求。
向西發展還有利於(yu) 中國的能源安全。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接近60%,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達到31.6%。如此巨大的外依存度僅(jin) 僅(jin) 依賴海上一條通道已經很難滿足國內(nei) 能源需求,而且存在巨大風險。構建多條能源大通道就成為(wei) 保障能源供應和能源安全的必然選擇。
建設中亞(ya) 油氣管道正是我國構建能源多通道總體(ti) 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包括西北中亞(ya) 油氣管道在內(nei) 的,東(dong) 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南中緬油氣管道和東(dong) 部海上油氣通道,這四大能源通道改變了單點支撐格局,保障了國家能源安全。
作為(wei) 最先開通的西部通道,中亞(ya) 管道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中國石油中亞(ya) 天然氣管道公司總經理曹亞(ya) 明說,目前,國內(nei) 已經有25個(ge) 省、市、自治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都已經用上來自中亞(ya) 的天然氣,所惠及人口超過5億(yi) 。
中國實力——靠“石頭都要攥出水”的過硬技術和與(yu) 生俱來的“鐵人基因”,中國石油在中亞(ya) 贏得認可
回首中亞(ya) 17年的能源合作,中國石油能在中亞(ya) 立足,首先靠的是過硬技術。
1997年,中國石油收購的哈薩克斯坦阿克糾賓油田並不是“肥肉”。蘇聯解體(ti) 後,這塊油田不斷減產(chan) ,生產(chan) 瀕於(yu) 停頓。但就是這樣一個(ge) 開始減產(chan) 的油田到了中國人手裏,硬是變了模樣。目前,阿克糾賓油田的年產(chan) 量比中國接手時增加了近兩(liang) 倍。
為(wei) 什麽(me) 別人產(chan) 量遞減的油田到中國人手裏會(hui) 實現增產(chan) ?中國石油新聞發言人曲廣學說,關(guan) 鍵是我們(men) 有“殺手鐧”。
如果說國外油氣公司總是吃肥肉,那麽(me) 中國石油多年來則一直在啃骨頭。原來,我國油氣儲(chu) 藏條件與(yu) 中東(dong) 、俄羅斯等產(chan) 油區比,可謂貧瘠之至。石油界有一個(ge) 形象比喻,如果說中東(dong) 的油氣資源是地下埋著個(ge) 盤子,那麽(me) 我們(men) 的油氣資源則是把這個(ge) 盤子摔個(ge) 粉碎後再深埋,而且還要分散著埋。所以,國內(nei) 的許多油田,在國外同行眼裏根本沒有開采價(jia) 值,但是中國的石油公司卻必須開采,因為(wei) 上天就給了我們(men) 這樣的資源。
正是常年鍛煉出的“石頭都要攥出水”的過硬技術讓中國石油在中亞(ya) 獲得成功並贏得認可。
哈薩克斯坦的肯尼亞(ya) 克鹽下油田,蘇聯曾鑽井42口,40口報廢,發現20多年來一直未能開發。蘇聯解體(ti) 後,美國、英國等著名的石油公司也曾想開發,但了解了資源現狀後都紛紛撤離。當初收購阿克糾賓油田時,哈國政府把這個(ge) 認為(wei) 沒啥價(jia) 值的油田,作為(wei) “添頭”無償(chang) 搭配給中國石油。
就是這樣一個(ge) “添頭”油田,中國石油成功鑽井56口,並打出了兩(liang) 口千噸高產(chan) 井,僅(jin) 用3年就實現了年產(chan) 原油200萬(wan) 噸的產(chan) 能。這種起死回生的技術實力在哈國石油界引起巨大轟動,中國石油過硬的技術實力終於(yu) 獲得高度認可。
如果說過硬技術是中國人的硬實力,那麽(me) 中國石油人與(yu) 生俱來的“鐵人基因”則是中國石油能在中亞(ya) 取得巨大收獲,並贏得中亞(ya) 各國同行尊重的軟實力。
“而對於(yu) 管道工程,最難的還是時間緊、任務重。”曹亞(ya) 明說:“因為(wei) 管道晚一天建成經濟損失巨大。比如,中亞(ya) 天然氣管道一期工程(A/B線),中土兩(liang) 國簽訂的協議規定,如果屆時通不了氣,按照‘照付不議’的國際慣例,中國仍然要向土方每天支付天然氣款。”
這條管道跨越四國,總長3666公裏。國際上類似工程最短時間為(wei) 76個(ge) 月,而給中國石油的時間僅(jin) 有28個(ge) 月!
談到工期的緊迫,中亞(ya) 管道公司副總經理孟向東(dong) 回憶說:“當時,冬季即將來臨(lin) ,合資公司尚未成立,資金、人員也沒有到位。即便如此,我們(men) 也開始了工作。有幾次,為(wei) 了支付當地雇員的工資和一些前期費用,我們(men) 中方人員隻能靠大家湊現金解決(jue) 。就是這樣,我們(men) 用3個(ge) 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1800多公裏的現場詳勘工作,為(wei) 整個(ge) 項目搶回近10個(ge) 月的工期。”
曹亞(ya) 明說,和時間賽跑在整個(ge) 中亞(ya) 地區的項目都存在,“時間就是金錢”不僅(jin) 融入員工的血液,甚至影響到了我們(men) 的下一代。楊桂榮是阿克糾賓公司的中方員工,由於(yu) 工作太忙,她36歲才要小孩,直到臨(lin) 產(chan) 期才懷著8個(ge) 月身孕回國。剛休完產(chan) 假,她便抱著還在哺乳期的女兒(er) 返回工作崗位。2009年10月,孩子突發高燒連續兩(liang) 天昏迷不醒,請來的當地醫生一時束手無策。正當大家輕聲商量是否讓楊桂榮提前從(cong) 工地回來時,剛滿6歲的女兒(er) 突然醒過來,大聲說:“千萬(wan) 不要告訴媽媽和爸爸,他們(men) 的工作很重要,不能影響他們(men) 工作……”
正是靠著頑強拚搏的“鐵人精神”,中國石油人完成了國際同行認為(wei)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創造了“中亞(ya) 速度”的奇跡。
合作共贏——中國石油在中亞(ya) 收獲的不僅(jin) 僅(jin) 是經濟效益,更收獲了信任和友誼
中國的石油企業(ye) 不僅(jin) 考慮自身發展,更考慮合作方的利益,為(wei) 資源國的經濟發展做貢獻。這一點也讓中國石油在中亞(ya) 收獲的不僅(jin) 僅(jin) 是經濟效益,更收獲了信任和友誼。
曲廣學說,近20年來,中國石油在中亞(ya) 的能源合作,帶動了這一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據統計,中國石油在中亞(ya) 五國累計繳納稅費300多億(yi) 美元,為(wei) 當地創造就業(ye) 崗位34000餘(yu) 個(ge) 。2013年,土庫曼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經濟增長均達到10%以上,哈薩克斯坦增長6%,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增長8%,塔吉克斯坦增長7.4%。廣闊的歐亞(ya) 大陸腹地正成為(wei) 經濟增長的新地標,令世界矚目。
在中亞(ya) 地區,中國石油還積極履行社會(hui) 責任,已累計提供各類讚助2億(yi) 美元以上,涉及農(nong) 業(ye) 、文化、教育、醫療、體(ti) 育等方方麵麵。
土庫曼斯坦列巴普州州府納巴特市有一個(ge) 宏大的足球訓練場,這便是中國石油讚助的巴哥德雷足球俱樂(le) 部的訓練場地。中國石油阿姆河天然氣公司還為(wei) 這個(ge) 俱樂(le) 部讚助了訓練器材和服裝。主教練米哈伊洛維奇說:“非常感謝中國朋友,俱樂(le) 部命名為(wei) ‘巴哥德雷’,不僅(jin) 是因為(wei) 你們(men) 的合同區叫這個(ge) 名字,更因為(wei) 巴哥德雷翻譯成漢語是‘幸福之地’的意思。”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中亞(ya) 地區,中國石油對當地人才的培養(yang) 也廣受讚譽。中國石油哈薩克斯坦公司設立的克孜勒奧爾達州獎學金項目,每年選派10—15名應屆高中畢業(ye) 生到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其他國家的知名大學完成學業(ye) 。同時,中國石油還投入培訓力量,僅(jin) 在土庫曼斯坦,就為(wei) 土方培訓員工超過73000人次。
2013年9月,中國提出與(yu) 歐亞(ya) 各國一起共同建設“絲(si) 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這讓中國與(yu) 中亞(ya) 各國的能源合作出現了進一步擴大與(yu) 深化的新契機。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董事長周吉平表示,中國石油將在現有項目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統籌規劃,與(yu) 中亞(ya) 各國的能源合作將不僅(jin) 僅(jin) 是過去那種簡單的勘探生產(chan) 和油氣貿易,而是更加關(guan) 注資源國的訴求,推進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下遊煉化加工和裝備製造等方麵的全麵發展,從(cong) 而成為(wei) “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主力軍(jun) 。(冉永平 劉豐(f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