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秋收產(chan) 生的大量秸稈得到充分利用,減少露天焚燒帶來的空氣汙染。近日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地處甘南縣的黑龍江藍天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走秸稈製沼氣產(chan) 業(ye) 化發展道路,解決(jue) 了以秸稈為(wei) 主要原料的生物天然氣工程在北方寒冷地區穩定生產(chan) 沼氣的關(guan) 鍵技術問題,在冬季實現穩定運行,為(wei) 生物天然氣在黑龍江大規模推廣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
秸稈製沼氣技術目前在我國南方非常成熟。傳(chuan) 統沼氣發酵工藝是立式濕法發酵,是在秸稈和牲畜糞便中加入大量的水,混合物在一定溫度下發酵並產(chan) 生沼氣。由於(yu) 我省漫長冬季,持續低溫導致發酵溫度不夠,為(wei) 保證發酵溫度,必須對發酵池進行保溫加溫,有時甚至還需要引入外部能源(煤或電),結果導致沼氣生產(chan) 成本高企業(ye) 無法維持生產(chan) ,這也成為(wei) 近年來我省投入大量資金建設農(nong) 村沼氣工程沒有成功長期穩定運行的主要原因。
公司經過改造革新,發酵罐內(nei) 物料濃度提高到20%,采用50~60℃高溫幹法連續發酵,使發酵周期由28天減少到15天,容積產(chan) 氣率翻了一倍。提純前沼氣甲烷含量為(wei) 50%左右,提純後天然氣甲烷含量為(wei) 96%以上,每噸秸稈生產(chan) 130~150立方米天然氣。目前,全省實行秸稈禁燒政策,秸稈進入買(mai) 方市場,大幅度拉低生物天然氣生產(chan) 成本,每立方天然氣成本僅(jin) 1.5元左右,利潤空間十分可觀。一噸玉米秸稈可產(chan) 出150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氣,成本低於(yu) 多數城市的石油天然氣門站價(jia) 。
省發改委掛職齊齊哈爾市甘南縣委副書(shu) 記關(guan) 智對玉米秸稈製天然氣技術進行了專(zhuan) 題調研。他介紹說,理論上把我省現有的尚未有效利用的3000萬(wan) 噸玉米秸稈轉化,就可以生產(chan) 出大慶油田同等規模的天然氣。利用秸稈生產(chan) 天然氣,符合國家能源產(chan) 業(ye) 政策,不僅(jin) 促進資源就地轉化,同時將助力鶴城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示範區建設,有利於(yu) 提高清潔能源在全社會(hui) 能源消耗中的占比,為(wei) 國家能源安全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