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了集全國之力、全行業(ye) 之智推進中國燃氣輪機技術攻關(guan) ,66家燃氣輪機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的企業(ye) 、高校院所、社會(hui) 團體(ti) ,自願結成全國性、開放性的非營利性聯合體(ti) 。
6月30日,由中國聯合重型燃氣輪機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重燃)擔任理事長單位的“中國燃氣輪機產(chan) 業(ye) 創新聯盟”正式成立。創新聯盟集聚了國內(nei) 燃氣輪機產(chan) 學研用領域的單位,包括國家電投、中國華能、中國大唐、中國華電、國家能源集團等五大電力集團,哈爾濱電氣、東(dong) 方電氣、上海電氣等三大動力集團,清華、上海交大、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國家智能傳(chuan) 感器、上海增材製造等創新中心,上電股份、申能等行業(ye) 用戶,也包括了二重重裝、北京北冶、無錫透平、江蘇永瀚等燃機產(chan) 業(ye) 鏈單位,代表了我國燃氣輪機技術和應用創新的中堅力量。
據中國重燃消息,該聯盟將深入推進上海市“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聚焦國家科技重大專(zhuan) 項任務和燃氣輪機產(chan) 業(ye) 長遠發展,推動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市場需求的有機銜接,促進行業(ye) 前沿和共性關(guan) 鍵技術的研發,加快實現燃氣輪機技術革命性突破,實現產(chan) 業(ye) 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重燃是國家科技重大專(zhuan) 項之一——重型燃氣輪機重大專(zhuan) 項的具體(ti) 實施單位,承擔著重型燃氣輪機型號和工程驗證機研製、關(guan) 鍵技術研究與(yu) 驗證等科研工程項目等任務。中國重燃的誕生,就是多年前發電企業(ye) 、裝備製造企業(ye) 為(wei) 合力攻克重型燃機自主化難關(guan) 的結果:2014年9月,由原中電投集團控股,哈爾濱電氣、東(dong) 方電氣、上海電氣參與(yu) 組建的中電聯合重型燃氣輪機技術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目標就是“攻克關(guan) 鍵瓶頸技術,形成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燃氣輪機核心技術”。
燃氣輪機被稱為(wei) 裝備製造業(ye) "皇冠上的明珠”,重型燃氣輪機的自主研發是場長跑。當時,中國的燃氣輪機產(chan) 業(ye) 雖然開展過自主研發,也經曆過三次以“打捆招標、市場換技術”方式引進國外成熟技術,但燃氣輪機設計、高溫部件製造等核心技術依然受製於(yu) 國外,關(guan) 鍵部件隻能依靠進口,不僅(jin) 阻礙了燃氣輪機產(chan) 業(ye) 的健康發展,還使燃氣輪機運營企業(ye) 無法擺脫成本居高不下的經營困境。中電投與(yu)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重組後,該公司成為(wei) 國家電投集團控股公司。
2017年8月,經國務院同意,中電聯合重型燃氣輪機技術有限公司更名為(wei) 中國聯合重型燃氣輪機技術有限公司,成為(wei) 國家“重型燃氣輪機型號和工程研製、關(guan) 鍵技術研究與(yu) 驗證等項目”的具體(ti) 實施單位。同年,國家電投與(yu) 清華控股有限公司簽署由中國重燃合並重組華清燃機公司的合作協議。雙方在中國重燃與(yu) 華清燃機重組及相關(guan) 股權交易、CGT-60F研製及其知識產(chan) 權、基礎研究等方麵達成了一致。這意味著兩(liang) 者達成研發團隊、知識產(chan) 權等方麵的資源整合。
據國家電投集團此前發布的消息,2019年已順利完成300MW級F級重型燃機概念設計、400MW級G/H級重型燃機總體(ti) 及三大部件概念設計。今年以來,中國重燃正在全力推動實現重燃專(zhuan) 項2020年主要目標:300MW級F級重型燃機年底前完成初步設計轉段,400MW級G/H級重型燃機年底前完成概念設計轉段,壓氣機及高溫部件試驗台在年內(nei) 實現雙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