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提示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chan) 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chan) 力”。綠色正逐步成為(wei) 各行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在能源領域,尤其是油氣行業(ye) ,如何在保證能源生產(chan) 供應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成為(wei) 必須解決(jue) 的關(guan) 鍵課題。中國石化上遊企業(ye) 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升級,實現生產(chan) 的綠色、低碳、高效。本版介紹了部分油氣田積極落實綠色發展戰略、不斷厚植企業(ye) 高質量發展底色的相關(guan) 實踐。
西南油氣:再複雜的含硫氣田水也能深度資源化處理
□馮(feng) 柳 李易儒
今年3月,經過升級擴容的西南油氣元壩氣田資源化水處理站正式投產(chan) 。該站運行後,氣田水日處理能力從(cong) 600立方米提升至1000立方米,資源化回用水量提升至500立方米,有力保障了元壩氣田清潔能源綠色供給。
氣田水包括氣田開發過程中隨天然氣一起采出的凝析水和地層水。元壩氣田位於(yu) 長江上遊生態保護區和嘉陵江集中飲用水源保護區,生態環境敏感,含硫水具有“四高一低一複雜”特征,即硫化物、礦化度、有機物化學需氧量、氨氮含量高,生化需氧量與(yu) 化學需氧量比值低,含殘酸、緩蝕劑、甲醇等多種複雜組分化學藥劑,而氣田工業(ye) 回用水質標準高,水深度處理工藝複雜。
2018年,元壩氣田高含硫氣田水處理站建成,采出水的循環利用使得元壩氣田每年減少地表水取用量17萬(wan) 立方米,截至目前累計處理氣田水超60萬(wan) 噸。2020年,西南油氣創新形成了“同步除硬除鍶-電解催化氧化除氨氮-‘高低壓膜+後置生化’-低溫多效蒸發脫鹽”含硫氣田水深度處理工藝。
首先,電解催化氧化將氣田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降低氣田水化學需氧量;其次,高低壓反滲透技術去除氣田水中的鹽分和雜質;最後,通過後置生化處理,進一步去除氣田水中的有機物和氨氮,使水質達到回用標準。
目前,元壩氣田日產(chan) 水量780立方米,據預測,未來5~7年日產(chan) 水量將在850立方米以上,遠超設計處理規模。
為(wei) 此,西南油氣組建專(zhuan) 業(ye) 團隊,深度調研國內(nei) 相似規模水處理站工藝技術,開展創新實驗、優(you) 化設計工藝,獲專(zhuan) 利3項,發布企業(ye) 標準1項。通過升級資源化處理工藝,每年減少從(cong) 嘉陵江取水20萬(wan) 立方米以上。
除資源化回用外,他們(men) 還將處理後的氣田水回注地層,可以補充地層壓力,維持氣田穩產(chan) 。此外,氣田采取“管道運輸+微滲漏監測+人工巡線”的綜合管控措施,實時監測水管道運輸狀況,確保氣田水安全輸送;積極開展廢水除磷回用技術研究,有效解決(jue) 鍋爐排汙水中磷含量超標的問題,實現水資源回收利用。
點評
西南油氣主力工區位於(yu) 四川盆地及其周邊地區,主要生產(chan) 陸相不含硫天然氣、海相含硫天然氣、頁岩氣,單井平均產(chan) 水量小、收集輸送成本高,水質本身就很複雜,加之實施泡排采氣等工藝,導致含泡地層水成分更複雜,進一步提高了水處理的難度。同時,該地區位於(yu) 長江上遊,人口稠密、耕地緊張,對排放水質有嚴(yan) 格要求,而氣田地層吸水性差、回注選井困難,采出水回注受限。
西南油氣始終在探索采氣地層水無害化處理和減量回用技術研究及創新實踐。從(cong) 最初單一的物理化學處理方法,到低溫蒸餾技術應用,再到負壓氣提、生化、雙膜減量等係統優(you) 化組合工藝路線的研究,通過長期的現場應用實踐與(yu) 評價(jia) ,先後解決(jue) 了深層、中淺層含泡、含硫、壓裂返排液等多種類型地層水處理技術難題,積累和掌握了大量基礎技術數據和經驗。
西南油氣先後建設了低溫蒸餾站一期、二期工程,日處理采氣廢水能力提升至1000立方米,有效解決(jue) 了深層陸相采氣地層水處理難題。同時,先後形成“負壓氣提+物化處理+分段蒸餾+深度處理”“負壓氣提+物化處理+電解+雙膜+蒸發+生化”等技術,解決(jue) 了海相含硫采氣地層水處理難題,以及形成“物化處理+生化+雙膜+蒸發”工藝,有效解決(jue) 了中淺層含泡地層水處理難題。
——西南油氣環保管理專(zhuan) 家 劉真凱
江漢油田:頁岩氣采出水變清水又副產(chan) 工業(ye) 鹽創效益
□謝 江 毛紅兵 曹 偉(wei)
涪陵頁岩氣田是國內(nei) 首個(ge) 商業(ye) 開發的頁岩氣田,位於(yu) 重慶涪陵長江、烏(wu) 江交匯處,地處長江經濟帶上遊重要生態保護區,生產(chan) 開發11年來,堅持資源開發與(yu) 生態保護並重,保護武陵山脈的綠水青山。
“涪陵頁岩氣田采出水淨化處理站是我國首個(ge) 頁岩氣采出水處理工程。處理站采用先進的三段處理工藝流程,工藝為(wei) 全物理過程處理,杜絕產(chan) 生二次汙染水。”江漢油田涪陵頁岩氣公司采出水淨化處理站站長李輝介紹。
該站於(yu) 2020年10月投產(chan) ,日處理能力達1600立方米,擁有15座收集泵站、50公裏長的采出水收集管網。根據前期實驗室研究、現場實驗、周邊企業(ye) 調研等得出的結果,該處理站最終采用“預處理+雙膜減量化+蒸發結晶”三段處理工藝流程。
預處理工藝主要通過混凝沉澱池、氧化反應池、中和澄清池、電解氧化裝置、組合過濾器等,去除采出水中懸浮物、氨氮及成垢離子;雙膜減量化工藝,主要采用雙膜處理技術,脫出采出水中的無機鹽及其他產(chan) 物,產(chan) 出的淨化水達到國家汙水綜合排放一級標準;蒸發結晶工藝,主要采用蒸汽機械壓縮蒸發結晶技術,對反滲透濃水經蒸發幹燥後得到二級精製工業(ye) 鹽,作為(wei) 副產(chan) 品外售,實現資源化利用。
采出水處理站的投運,有效解決(jue) 了氣田後期無氣井壓裂時采出水處理難題,大幅降低了采出水拉運風險和費用,實現附加產(chan) 物有效回收利用,避免采出水中鹽分造成土壤鹽堿化,確保清潔能源綠色開發。
同時,采出水處理站內(nei) 辦公人員生活用水,加藥、蒸發結晶等設備,場地衝(chong) 洗用水,以及綠化用水等均采用處理後的達標水,每天可節約水140餘(yu) 立方米。
涪陵頁岩氣田采出水處理站自投產(chan) 以來,累計接收處理采出水18萬(wan) 立方米,產(chan) 銷工業(ye) 鹽3800餘(yu) 噸。
點評
近年來,江漢油田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建設綠色油氣田。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全麵完成汙染防治攻堅戰項目37個(ge) ,氮氧化物實現減排8%,建立廢水濃度超標預警機製,無超標廢水入江入河。發揮油田區位優(you) 勢,建成投用碳中和示範場站,作為(wei) 上遊板塊唯一納入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企業(ye) ,獲駐鄂企業(ye) 2022年首張綠色電力交易憑證,當年認購綠電6000萬(wan) 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4.29萬(wan) 噸。近年來累計投入1.01億(yi) 元,實施能效提升項目11個(ge) ,減排溫室氣體(ti) 5.6萬(wan) 噸。綠色生產(chan) 技術體(ti) 係初步形成,全麵推廣井筒結構瘦身優(you) 化技術,持續開展水基鑽井液替代,應用網電鑽井和電驅壓裂,累計應用清潔生產(chan) 技術108項,實施無/低費清潔生產(chan) 方案387項,建成投運全國首個(ge) 頁岩氣產(chan) 出水處理工程。
下一步,江漢油田將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強化環境風險評估,深入推進“無廢企業(ye) ”建設;加快新能源與(yu) 油氣化工融合發展,構建多能綜合互濟、源網荷儲(chu) 統籌、全產(chan) 業(ye) 鏈協同的新型能源體(ti) 係,打造“華中地區清潔能源供給基地”;構建“油田-廠處-班站”三級能源管控架構,推進二氧化碳驅油核心技術攻關(guan) 並逐步推廣應用。
——江漢油田環保專(zhuan) 家 周澤軍(jun)
勝利油田:開著車就把環境快速準確監測了
□朱益飛 鄭洪越
“環境走航監測與(yu) 原來人工取樣監測相比,無論是工作效率,還是工作質量,無論監測人員勞動強度降低,還是監測設備智能化、自動化水平提升,都實現了質的飛躍。”勝利油田技術檢測中心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檢測五室經理張國慶說。
監測人員利用走航監測車對VOCs(揮發性有機物)等汙染物排放進行監測,走航路徑、VOCs排放總量及各項揮發性有機物的濃度、監測指標等數據,都顯示在監測屏幕上。
監測車采用模塊設計,通過探索新的模塊化應用功能、擴展監測項目,將飛行時間質譜走航監測應用於(yu) 更多場景,從(cong) 而使環境監測更全麵、更直觀、更快捷、更智能。
飛行時間質譜能夠監測路線上任意點位的VOCs排放總量及主要物種的濃度,可實現多種汙染因子快速診斷摸排,及時快速掌握區域環境空氣VOCs實時變化狀況和時空分布,快速發現問題區域和異常點位。
通過常態化的走航監測,檢測人員可掌握油田典型VOCs排放現狀及規律,及時發現站庫、井場VOCs超標問題並督促整改,為(wei) 油氣開發單位VOCs治理提供有效解決(jue) 方案,為(wei) 企業(ye) 環境風險管控提供更加豐(feng) 富的數據支撐。
2022年4月以來,勝利油田技術檢測中心已累計開展走航監測300餘(yu) 次,現場監測數據200餘(yu) 萬(wan) 個(ge) ,走航監測車成為(wei) 油區環境監測新利器。
此外,走航監測車還可擔負應急環境檢測任務。“快速、準確、及時、智能是走航監測車的特點。”張國慶說,“應急監測實踐證明,走航監測車完全能滿足突發環境事件現場應急監測的需要,有效提升了應急監測能力。”走航監測車投運以來,已先後完成井口閥門刺漏、管道腐蝕泄漏、水體(ti) 汙染等各類環境應急監測10餘(yu) 次,較好地完成了現場環境應急監測任務。
點評
環境監測是油田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是生態環境管理的“耳目”與(yu) “哨兵”。目前,勝利油田在汙染源監測和環境質量監測方麵,已經具備了覆蓋石油開采業(ye) 所需監測的水和廢水、空氣和廢氣、土壤、固體(ti) 廢物等監測類別和對應指標的監測技術,對關(guan) 鍵特征汙染物石油烴等指標也進行了資質擴項。在滿足企業(ye) 自行監測工作的基礎上,圍繞油田環保重點環節延伸了VOCs走航監測、VOCs檢測及核算、油田土壤地下水調查與(yu) 修複、固廢填埋場調查監測、二氧化碳泄漏監測等技術,並研發了環境監測信息化平台,將監測數據進一步集成展示。
未來,油田環境監測技術將向智能化、多元監測方式及油田生態狀況監測等方向轉型。在智能化方麵,主要是環境監測實驗設備的自動化轉型,以及針對VOCs、噪聲等連續性排放汙染源的在線監測和預警等;在多元監測方式方麵,主要是融合構建“衛星遙感+無人機/走航+在線為(wei) 主/人工為(wei) 輔”的立體(ti) 化監測體(ti) 係,實現甲烷、VOCs、二氧化碳空地一體(ti) 監測溯源;在生態狀況監測方麵,將進一步評估油田開發活動對周邊生態係統的影響,更好地支持油田做出在勘探開發生態保護等方麵的決(jue) 策。
——勝利油田技術檢測中心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趙金剛
江蘇油田:提高檢測質量效率守護油區碧水藍天
□劉五山 馬 悅
江蘇油田地處長江下遊江淮生態大走廊,生態環境敏感,環境保護工作極其重要。揮發酚和氰化物是地表水質量標準裏的必測項目。以前,檢測人員主要采用手工分光光度法,開展水樣的蒸餾、萃取、顯色、比色分析等工作,往往分析一批水樣就需要一天時間,實驗室操作程序複雜、效率低,且對人體(ti) 健康安全有一定影響。
江蘇油田技術監督中心環境監測站為(wei) 了更高效安全地對地表水和地下水揮發酚和氰化物進行檢測,應用連續流動注射分析儀(yi) 。該分析儀(yi) 由自動取樣器、數據處理係統、雙道數字式分光光度計、攪拌裝置、化學反應單元、揮發酚和氰化物分析模板等部分組成,由於(yu) 其結構主要采用模塊化設計,可實現從(cong) 啟停機、稀釋、重複、清洗到原始數據儲(chu) 存的全過程自動化。相比人工測量,水樣檢測的數據準確性和精密度大幅提高,還減少了試劑消耗。
多通道的設計使係統可同時對同一水樣進行多項檢測,從(cong) 而實現一次性對大批量水樣的檢測,每小時能分析水樣20個(ge) 以上,而且全程在密閉管路中進行,避免了檢測人員與(yu) 試劑直接接觸,保障了檢測人員的健康安全。使用連續流動注射分析儀(yi) ,每年檢測水樣2000餘(yu) 份,實時監測油區地表水和地下水狀況。
此外,他們(men) 加強地下水和生活汙水的檢測,根據年度監測計劃每周派出檢測人員輾轉於(yu) 油區各中轉站、集輸站、生活點的100多個(ge) 監測點位,定期采集地下水及生活汙水樣品進行實驗室分析,出具檢測報告,為(wei) 決(jue) 策部門提供精確的檢測數據。
為(wei) 了讓天更藍,技術監督中心加強鍋爐煙氣排放的檢測。江蘇油田陸續報廢了燃油、燃煤鍋爐,投用了一批燃氣鍋爐,以減少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的排放;為(wei) 確保鍋爐穩定運行和達標排放,技術人員定期到各站點對鍋爐煙氣排放進行檢測,為(wei) 燃氣鍋爐穩定運行和環境管理提供科學準確的數據支撐。
2024年,江蘇油田按照集團公司要求,集中開展土壤檢測。為(wei) 完成長江流域企業(ye) 早年填埋固廢場地周邊的土壤環境質量調查,油田成立突擊小組,研究製定詳細的監測方案,完成了16個(ge) 泥漿池點位、26個(ge) 土壤點位的采樣及實驗室分析工作,並及時提交檢測報告,為(wei) 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提供有力保障。
點評
近年來,江蘇油田推進實施綠色企業(ye) 行動計劃和能效提升計劃,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堅持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連續19年獲集團公司環保先進單位稱號,連續17年獲集團公司節能先進單位稱號,是石油石化行業(ye) 首家獲得“綠色工廠”稱號的油田企業(ye) 。
江蘇油田地處長江下遊江淮生態大走廊,油區環境、能效及特種設備檢驗等工作非常重要,對此,技術監督中心將防控環境風險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盯油區生產(chan) 環境,在環境監測方麵,著力提升環境監測水平,做好地下水、工業(ye) 廢水以及生活汙水的日常檢測,發現異常及時預警,確保達標排放;在能效監測方麵,加強能源管控中心運行監測,提出能效改進提升建議,努力推進油田“雙碳”工作;在特種設備檢測方麵,全力做好油田壓力容器、罐車、壓力管道等設備設施的檢驗檢測工作,確保安全生產(chan) ,提高生產(chan) 效率。未來,江蘇油田將更加重視檢驗檢測工作,加強檢驗檢測隊伍能力建設,為(wei) 保護油區的碧水藍天淨土盡責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