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hth官网登陆 » 國內資訊 » 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聶曉煒:建議加大油氣開發財稅優惠力度,統一配置天然氣資源|兩會聲音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3-07  來源:華夏時報  瀏覽次數:44
 微信圖片_20250307103732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何一華 李未來 兩會報道

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度重構與(yu) 氣候治理進程加速的背景下,能源安全已躍升至國家戰略核心層麵。

中國作為(wei) 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正以係統性思維推進能源革命:一方麵加速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ti) 係;另一方麵深化油氣儲(chu) 備體(ti) 製改革、健全煤炭應急保供機製,在保障能源自給率穩步提升的同時,積極拓展多元化國際合作渠道。

在能源轉型與(yu) 安全保供雙重使命下,我國天然氣行業(ye) 正迎來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躍升期。新征程上,需以更高站位統籌安全與(yu) 發展,讓天然氣在能源革命的浪潮中成為(wei) “穩定器”和“推進器”,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的綠色動能。

記者獲悉,在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江漢油田分公司代表,江漢石油工程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聶曉煒就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我國天然氣行 業(ye) 持續高質量發展和大力推進我國地熱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提出了相關(guan) 建議。

加大財稅支持

近年來,在國家油氣勘探開發財稅政策支持下,國內(nei) 油氣實現持續增儲(chu) 上產(chan) ,為(wei)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但也麵臨(lin) 一些問題,《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隨著目前油氣勘探開發主陣地逐步轉變,目標多元化、複雜化特點明顯,新增油氣探明儲(chu) 量主要集中在深層—超深層碳酸鹽岩、致密油氣、頁岩油氣、海域等領域,勘探開發成本高。

對此,聶曉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大頁岩油氣、深層—超深層油氣、煤層氣等財稅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油氣田企業(ye) 增儲(chu) 上產(chan) 積極性,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聶曉煒給出了三項具體(ti) 建議,一是建議考慮油氣田企業(ye) 生產(chan) 實際,分類細化礦業(ye) 權出讓收益征收的減免優(you) 惠政策,出台油氣領域礦業(ye) 權出讓收益征收的減免優(you) 惠政策。

二是由於(yu) 頁岩油、深層—超深層油氣等資源地質條件複雜,目前頁岩油還處於(yu) 開發評價(jia) 攻關(guan) 試驗階段,深層—超深層油氣藏對工藝技術裝備要求高,勘探開發投入大。建議加快頁岩油收儲(chu) 政策落地,提高企業(ye) 攻關(guan) 突破投入積極性,出台頁岩油、深層—超深層油氣勘探開發財稅優(you) 惠政策。

聶曉煒告訴記者,2020年國家發布了《清潔能源發展專(zhuan) 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為(wei) 頁岩氣、煤層氣、致密氣等清潔能源的開發提供了重要財政支持,但該辦法已於(yu) 2024年底到期,目前還未出台相關(guan) 延續政策。

因此,聶曉煒建議國家推進頁岩氣、煤層氣、致密氣等清潔能源補貼政策延續,適當提高深層-超深層非常規天然氣補貼係數。

天然氣需求增長

2024年冬季以來,國際天然氣價(jia) 格持續處於(yu) 高位,2025年預計國際天然氣價(jia) 格將達到11.7—13.7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同時,我國天然氣消費持續增長。2024年國內(nei) 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到4261億(yi) 方,同比增長8.0%;預計2025年將達到4500—4580億(yi) 方,增長5.6—7.5%。

天然氣消費需求的增長對天然氣行業(ye) 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存在的部分高能耗低附加值領域消耗天然氣資源、全國大市場統一配置不充分等問題,不利於(yu) 天然氣行業(ye) 持續健康發展。

鑒於(yu) 此,聶曉煒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堅持天然氣資源高效利用。在保障民生用氣的基礎上,優(you) 先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運輸車輛和油氣電氫綜合能源供應等領域使用,逐步淘汰高能耗低附加值等領域用氣,更好地促進行業(ye) 發展和升級。

二是堅持天然氣資源全國大市場統一配置。近年來,我國天然氣產(chan) 量連續增長,特別是川渝、晉蒙、西北等主產(chan) 區持續增儲(chu) 上產(chan) ,有力地保障了我國用能和低碳能源轉型需求。要加快完善全國統一大市場製度和規則,努力實現暢通流動,提高市場運行效率,實現資源高效配置。

三是堅持多能互補,強化多能互保。堅持“宜煤則煤、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熱則熱”,國家層麵統籌煤電油氣及新能源互供互保,充分發揮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優(you) 化完善多能互補能源保供機製,提升國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推動地熱行業(ye) 發展

近年來,地熱供暖作為(wei) 一種清潔能源供暖方式,在北方地區逐漸替代傳(chuan) 統供暖方式。

截至2024年,我國已建成地熱供暖和製冷麵積已超過14.8億(yi) 平方米,可滿足約1480萬(wan) 戶家庭冬季供暖需求,每年可替代標煤超2800萬(wan) 噸、減排二氧化碳超7300萬(wan) 噸。總體(ti) 上看,我國地熱產(chan) 業(ye) 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但與(yu) “雙碳”目標需求相比,發展仍較緩慢。

聶曉煒告訴記者,主要是地熱取水權證更新獲取難度較大、地熱供暖行業(ye) 稅征收較高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地熱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

他表示,目前,雖然多數省份因地製宜出台了地熱礦業(ye) 管理辦法和取水權證管理辦法,但仍有部分省份在政策製定和辦事流程上存在空白,此外,在地熱資源稅及礦業(ye) 權出讓收益等方麵也仍有提升空間。

具體(ti) 而言,聶曉煒建議盡快出台標準統一的地熱能開發利用管理辦法,將采礦證、取水證、備案管理、專(zhuan) 項補貼等納入管理辦法,通過“一站式管理”等方式,優(you) 化、簡化前期審批,加強過程監管,從(cong) 而推進地熱能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與(yu) 此同時,聶曉煒提出要多措並舉(ju) 提升地熱產(chan) 業(ye) 政策扶持力度。

他告訴記者,可以參照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財政、稅收和金融等支持政策,力爭(zheng) 在供暖、發電等領域形成地熱能專(zhuan) 項補貼政策。其次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第七條,按照共伴生礦或低品位礦,對完全回灌和環保達標的地熱供暖項目免征資源稅。同時對用於(yu) 居民供暖類的民生類地熱業(ye) 務免除礦產(chan) 收益金。

此外,聶曉煒向記者補充,還可以推動地熱供暖方法學早日納入生態環境部公布批次,通過有效的市場機製,將地熱產(chan) 業(ye) 的碳減排優(you) 勢轉化成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提高企業(ye) 積極性,推動地熱行業(ye) 發展。

責任編輯:李未來 主編:張豫寧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hth官网登陆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