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越日本
再次成為(wei) 世界最大的
液化天然氣(LNG)進口國
日前,殼牌集團發布的《LNG前景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LNG進口量為(wei) 7200萬(wan) 噸,同比增長790萬(wan) 噸,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LNG進口國。
去年,中國天然氣市場實現恢複性增長。
國家發改委和中國海關(guan) 總署數據分別顯示,2023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3945.3億(yi) 立方米,同比增長7.6%;中國LNG進口量達7132萬(wan) 噸,同比增長12.6%。
由於(yu) 重啟了更多的核電站,去年日本的天然氣需求下降。
2023年各國LNG進口同比變化。數據來源:殼牌《LNG前景報告2024》
全球天然氣需求
今年將“強勁增長”
日前,國際能源署發布消息稱,2024年全球天然氣需求與(yu) 2023年相比,會(hui) 出現“強勁增長”,主要是受到氣溫偏低和價(jia) 格下降的推動。該機構還不排除市場出現“新動蕩”的可能性。
國際能源署在其最新的天然氣市場季度報告中警告稱:“地緣政治風險和隨後對供應的擔憂,可能會(hui) 讓天然氣價(jia) 格出現新一輪波動。”
國際能源署預計,2024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可能會(hui) 增長2.5%,市場會(hui) 比2023年(增長0.5%)更為(wei) 堅挺。
該機構指出:2024年的冬季氣溫會(hui) 比2023年的暖冬更冷,會(hui) 讓家庭和商業(ye) 取暖的需求增加。
同樣,殼牌集團在展望報告中預測,到2040年,全球LNG需求預計將增長50%以上。中國、南亞(ya) 及東(dong) 南亞(ya) 國家的天然氣消費增強是背後的主要驅動力。
盡管歐洲、日本、澳大利亞(ya) 等地區的天然氣需求已經達峰,但全球範圍內(nei) 的天然氣需求仍在持續增長,預計到2040年將達到每年6.25億(yi) 至6.85億(yi) 噸。中國可能會(hui) 主導全球LNG的需求增長,原因之一是大量天然氣新基礎設施陸續投入使用。
中國石油持續加大
國內(nei) 天然氣保供力度
麵對國內(nei) 天然氣消費強勁需求,中國石油各油氣田繼續加大國內(nei) 天然氣上產(chan) 力度,中國石油立足長慶、西南、塔裏木、青海等氣區,推動天然氣產(chan) 量連續6年在千億(yi) 立方米的基礎上實現高位增長、在油氣產(chan) 量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為(wei) 優(you) 化我國能源結構增添“底氣”。
今年以來,麵對多輪寒潮天氣,中國石油天然氣全產(chan) 業(ye) 鏈高位運行,持續發力,加大保供力度,全力以赴護航溫暖。
2月9日至16日,春節期間,中國石油累計供應天然氣超53.6億(yi) 立方米,占全國供氣量6成以上,最高日供氣量達7.5億(yi) 立方米,累計向國內(nei) 市場供應成品油149萬(wan) 噸,全力保障人民群眾(zhong) 溫暖過冬、幸福過年。一起來看看中國石油天然氣全產(chan) 業(ye) 鏈的溫暖“成績單”——
1
長慶油田
天然氣日產(chan) 量在1.5億(yi) 立方米以上高位運行
2024年以來,長慶油田嚴(yan) 格執行中國石油保供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提產(chan) 增量,千方百計穩定供應。春節期間,廣大采氣員工堅守崗位保生產(chan) ,確保了向陝京線大管網和周邊地區安全平穩足額供氣。
麵對近期沙塵、大雪、凍雨等極端天氣,長慶油田及時發布多次氣象預警信息,迅速部署極端天氣下的生產(chan) 運行組織工作,密切關(guan) 注各生產(chan) 裝置以及集氣支幹線壓力、溫度、瞬時產(chan) 量等參數變化,提高設備巡檢頻率,將極端天氣對生產(chan) 的影響降至最低,全力保障民生用氣。目前,長慶油田2萬(wan) 餘(yu) 口氣井正開足馬力生產(chan) ,天然氣日產(chan) 量在1.5億(yi) 立方米以上高位運行,儲(chu) 氣庫積極發揮調峰作用,氣田產(chan) 能建設已鳴笛開鑽,天然氣保供各項工作有序運行。
2
西南油氣田
春節期間共生產(chan) 天然氣超10億(yi) 立方米
在本輪冬春保供期間,西南油氣田按照“保民生、保公用、保重點”原則,加強安嶽氣田、川南頁岩氣、川中致密氣天府氣田等川渝地區重點天然氣上產(chan) 區塊的氣井日常維護,做好新井投產(chan) 計劃,落實老氣田老井措施增產(chan) ,確保天然氣顆粒歸倉(cang) 。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天然氣地下“糧倉(cang) ”相國寺儲(chu) 氣庫實現安全提壓、全麵達容,投產(chan) 每日1000萬(wan) 方脫水裝置,最大日調峰能力進一步提升,積極應對春節前後多輪降溫降雨以及大風降雪等極寒天氣。
特別是在春節長假期間,西南油氣田積極組織氣源,加強運行調度,提前落實應急保供儲(chu) 備,做好天然氣產(chan) 運儲(chu) 銷全產(chan) 業(ye) 鏈協調,同時加強燃氣安全檢查監管。春節期間共生產(chan) 天然氣超10億(yi) 立方米,確保千家萬(wan) 戶過一個(ge) 溫暖年。
3
遼河儲(chu) 氣庫群
多輪衝(chong) 鋒采氣成功應對多輪寒潮
今年以來,遼河儲(chu) 氣庫群繼續發揮調峰保供頂梁柱作用,多輪衝(chong) 鋒采氣,成功應對多輪寒潮,持續為(wei) 京津冀地區輸送溫暖。
廣大一線員工頂風冒雪,及時對壓力表、溫度計、井口、閥門進行檢查,防止凍堵、消除隱患,確保設備設施處於(yu) 最佳狀態。地質研究部門精準分析地層潛力,優(you) 選潛力氣藏和潛力氣井,積極應對寒潮天氣,及時加大采氣量。
4
新疆油田呼圖壁儲(chu) 氣庫
確保5400萬(wan) 居民溫暖過冬
今年以來,寒潮天氣席卷我國多個(ge) 省份,局地氣溫降至入冬以來最低。新疆油田呼圖壁儲(chu) 氣庫本周期已采氣87天,確保了京滬等“西氣東(dong) 輸”管網沿線城市及天山以北主要城市5400萬(wan) 居民溫暖過冬。
該儲(chu) 氣庫堅持“應儲(chu) 盡儲(chu) 、滿庫運行”注氣原則,實現安全注氣212天,超計劃0.2億(yi) 立方米,同比上周期多注0.6億(yi) 立方米;注末庫存量達104.7億(yi) 立方米,創曆史新高,連續五年注末庫存量突破百億(yi) 方。“本周期呼圖壁儲(chu) 氣庫最高日采氣量同比去年提高了450萬(wan) 立方米,調峰氣量創曆史新高。”新疆油田儲(chu) 氣庫有限公司總地質師廖偉(wei) 說。
5
華北油田
全力確保溫暖“不斷線”
2月19日至20日,華北地區先後迎來立春之後“倒春寒”最強時段。麵對連續強降雪,華北油田快速反應,提前製訂應對寒潮保供方案,壓實值班領導和關(guan) 鍵崗位人員責任,全力應對極端嚴(yan) 寒天氣。目前,河北儲(chu) 氣庫分公司共開井54口,日采氣量2000餘(yu) 萬(wan) 立方米。冬供主力蘇橋儲(chu) 氣庫群集注站內(nei) A、B、C三套采氣裝置同時啟運,全力確保溫暖“不斷線”。
6
天然氣銷售江蘇LNG接收站
全力以赴保障冬供
2月17日中午,中國石油江蘇LNG接收站的碼頭上寒風凜冽,來自馬紹爾群島的“阿爾達夫娜”LNG船靠妥。這是該接收站今年迎來的第10艘船舶,載氣量26萬(wan) 方,“上岸”氣化後,將經由天然氣管道輸送至長三角各地,進一步增加液化天然氣儲(chu) 備量,為(wei) 下遊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提供能源保障。
作為(wei) 華東(dong) 地區應急調峰保供的“主力軍(jun) ”,自2011年投產(chan) 以來,該接收站已連續12年順利完成冬供任務。冬供持續時間長,本輪冬供從(cong) 去年11月份到今年3月底,天然氣計劃供應量近40億(yi) 方。據了解,截至2月22日,這座接收站已累計接卸來自全球26個(ge) 國家和地區的670船約5600萬(wan) 噸LNG,約占江蘇省天然氣供應量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