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天前,這裏迎來今冬第一場降雪,氣溫驟降。為(wei) 保障氣井和設備運行正常,中國石油集團長慶油田第一采氣廠作業(ye) 八區生產(chan) 運行室主任閆強加入冬供保障小分隊,來到現場解決(jue) 了脫水撬溫度異常、排液係統故障、井口凍堵頻繁等10餘(yu) 項難題,保證了氣井不堵、生產(chan) 正常。
“我的崗位雖然在調控中心,但要提產(chan) 了能頂上去,要保供了就站出來!”作為(wei) 一名退伍老兵,閆強已在第一采氣廠工作21年,樸實的話語透出自豪。
隨著北方地區進入供暖季,受多種因素影響,今冬明春的能源供應形勢持續受到關(guan) 注。作為(wei) 向首都北京供氣的主氣源地,長慶油田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天然氣生產(chan) 基地和天然氣管網樞紐中心。而第一采氣廠是長慶油田最大的采氣廠,第一淨化廠則是第一采氣廠處理量最大的淨化廠。
穿好紅色工衣、戴上白色安全帽、處理身上靜電、鞋底消毒、手機調至飛行模式……經過規範流程後,記者走進位於(yu) 毛烏(wu) 素沙漠邊緣的第一采氣廠第一淨化廠。“投產(chan) 24年來,我們(men) 始終把安全平穩供氣作為(wei) 政治任務,每年的冬季保供更是嚴(yan) 陣以待。”第一淨化廠廠長蔡之興(xing) 告訴記者。
指著滿是管線和罐塔的廠區,蔡之興(xing) 說,淨化廠的主要任務是脫除天然氣中的硫化氫和二氧化碳,生產(chan) 可以向外輸出的商品氣。在廠區一角,各種天然氣管道上標著陝京一線、西氣東(dong) 輸線、陝寧複線、靖西複線等字眼,源源不斷的天然氣從(cong) 這裏運往各處,溫暖著萬(wan) 千家庭。
如果說淨化廠是天然氣的深加工車間,那麽(me) ,“原材料”就來自儲(chu) 氣站和集氣站。
儲(chu) 氣站把淡季生產(chan) 的氣藏於(yu) 地下,在消費旺季快速釋放。陝224儲(chu) 氣庫是我國首座低滲儲(chu) 氣庫,天然氣儲(chu) 存於(yu) 地下3000多米,目前這裏注氣超過3億(yi) 立方米。
第一采氣廠副廠長羅長斌說,該庫已做好各項保障準備工作,可隨時按照指令調整到應急調峰模式,調峰期每天最大可向外供氣400萬(wan) 立方米。
集氣站看似隻是將各氣井的天然氣收集在一起,其實還要進行加熱、節流、分離、增壓、脫水、計量等處理。在位於(yu) 陝西靖邊縣海則灘鄉(xiang) 掌高兔村的中2集氣站,各類設施齊全,唯獨沒有工作人員辦公、休息的場所。原來,這裏已成為(wei) 無人值守站,各項工作均可遠程操控解決(jue) 。
長慶油田所處的鄂爾多斯盆地自然環境艱苦,北部是荒原大漠,南部是黃土高原,冬季氣溫可低至零下30攝氏度。記者來到中2集氣站時,月亮已經升起,溫度相比白天下降明顯。第一采氣廠作業(ye) 一區經理喬(qiao) 玉龍告訴記者,保供必須防寒,對於(yu) 暴露在外的設備而言,最擔心的就是發生凍堵問題。
為(wei) 確保冬季保供萬(wan) 無一失,第一采氣廠以風險排查、事故防控為(wei) 重點,持續開展儲(chu) 氣庫、壓縮機等各類設備、含硫天然氣生產(chan) 、井控及燃氣5項重點領域隱患排查整治,製定落實防控措施32項;超前做好高負荷供氣和極寒天氣條件下場站、管線、設備安全保障措施,為(wei) 118座集氣站、5座淨化廠、3000餘(yu) 處重點部位及設備設施“穿上冬衣”,杜絕凍傷(shang) 凍壞設備設施事件的發生。
科技正在為(wei) 防凍增添底氣。在日前舉(ju) 辦的首屆長慶青年創新成果展上,青年黨(dang) 員技術尖刀組王繼鵬和同事設計發明的柱塞氣井電磁閥渦流式泄壓管引發關(guan) 注。王繼鵬說,該設備使用3D打印技術,單件成本僅(jin) 200元,推廣應用於(yu) 柱塞氣井後每年可增產(chan) 氣量1300萬(wan) 立方米,也可讓員工不用再冒著嚴(yan) 寒反複爬上2米高的“采氣樹”。
據介紹,長慶油田目前已全員進入“應戰狀態”,近2萬(wan) 口氣井高負荷生產(chan) ,日產(chan) 量保持在1.2億(yi) 立方米以上,全力保障天然氣安全生產(chan) 運行,以實際行動為(wei) 冬季保供增添“底氣”。數據的背後,是8000餘(yu) 名采氣人舍小家、為(wei) 大家的默默奉獻。
今年以來,長慶油田持續加大致密氣田勘探開發力度,截至11月中旬已累計生產(chan) 天然氣超過400億(yi) 立方米,較去年提前了半個(ge) 月,展現了長慶力量、長慶貢獻、長慶價(jia) 值。長慶油田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工會(hui) 主席李逵說,將全力以赴提產(chan) 增量,千方百計穩定供應,確保冬季產(chan) 量上得去、穩得久、頂得住,堅決(jue) 打贏冬季保供攻堅戰,為(wei)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冬季民生供氣築牢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