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hth官网登陆 » 國內資訊 » 正文

天然氣替代煤環境優化效果如何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0-31  瀏覽次數:803
     煤改氣是“大氣十條”提出的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那麽天然氣代替燃煤,對於環境到底有什麽樣的影響呢?
     這首先要從霧霾的成因說起。霧霾是一次排放的汙染物及其在大氣環境中經過複雜化學反應後形成的大量細顆粒物吸收和散射可見光後造成大氣能見度下降的汙染顯現。這其中,一次細顆粒物及二次細顆粒物前體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氨等)的大量排放是影響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在這個表述中,二次細顆粒前體物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影響霧霾形成的因素正是燃氣鍋爐與燃煤鍋爐的區別。
     清華大學賀克斌院士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柴發合均表示,由於天然氣燃燒效率高,且燃料中灰分、硫分極低,實施煤改氣後,顆粒物、二氧化硫等汙染物排放量將大幅減少,對降低采暖期大氣汙染排放負荷、減少重汙染天氣、降低PM2.5平均濃度具有重要作用。監測數據也表明,煤改氣後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量可以分別減少90%、20%和90%以上。
     事實上,除了理論研究和監測數據,地方取得的成功經驗更能說明煤改氣對於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以蘭州市為例,2012年開始,蘭州市將燃煤鍋爐治理改造作為治理大氣汙染的首要戰役,2012年~2013年對主城區716家、1286台8270蒸噸燃煤鍋爐實施了熱電聯產並網拆除和煤改氣,通過原煤燃煤供熱鍋爐治理改造,兩年內主城區共減少生活用煤260萬噸,年減少大氣汙染物排放量超過4萬噸。
     從國際經驗來看,大規模利用天然氣替代煤炭也是發達國家解決大氣汙染問題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數據顯示,1965年英國一次能源消耗結構中煤炭占60%,通過大力發展天然氣,在7年後將煤炭的消耗比重降到35%以下;1972年,德國也通過發展天然氣和核電等代替煤炭,從1964年64%的煤炭消耗比重降低到48%,兩國的空氣質量得到了快速改善。
     據統計,當前,莫斯科、首爾、紐約等國際大都市單位麵積天然氣使用強度是北京的1.5倍~3倍,而冬季相對濕度也較高,但空氣質量均好於北京。
     “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煤改氣工作,按照要求指導各地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統籌,把重點地區煤改氣工作作為大氣汙染治理的重點工程,作為改善環境質量的硬任務。”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hth官网登陆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