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30日-7月1日舉(ju) 辦的第五屆全球能源安全智庫論壇上,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數量經濟與(yu) 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平在其所作的主題報告中如此表示。
數據顯示,東(dong) 北亞(ya) 地區是全球天然氣消費需求增長最快的地區。但是這一地區卻沒有一個(ge) 交易中心,隻有陸上的天然氣管線與(yu) 海上的LNG(液化天然氣) 進口,其價(jia) 格依賴於(yu) 其他定價(jia) 機製。
2009年以來,全球天然氣供應過剩導致英美、歐洲和亞(ya) 太三大天然氣市場體(ti) 係間建立了價(jia) 格互動。東(dong) 北亞(ya) 、中亞(ya) 、西亞(ya) 、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統一的天然氣管網也正在建設和完善,東(dong) 亞(ya) 和東(dong) 南亞(ya) 地區已經具備建立天然氣交易和定價(jia) 中心的條件。
專(zhuan) 家表示,東(dong) 亞(ya) 、東(dong) 南亞(ya) 天然氣交易與(yu) 定價(jia) 中心不是一個(ge) 地理中心,而是一個(ge) 由交割中心和金融結算中心組成的多中心虛擬網絡。大連、唐山、天津、上海、廣州、基隆、新加坡都可以建設為(wei) 交割中心;新加坡、香港、上海、基隆、釜山等則擁有較好的建設金融結算中心的條件。
東(dong) 亞(ya) 和東(dong) 南亞(ya) 天然氣定價(jia) 中心的建設,前提是建設統一的天然氣管網,核心是完善市場競爭(zheng) ,需要分步驟、分階段逐步實施。
一是完善東(dong) 北亞(ya) 、中亞(ya) 、西亞(ya) 、東(dong) 南亞(ya) 天然氣管網,形成互聯互通的、統一的市場。二是借鑒歐美經驗,完善天然氣儲(chu) 備庫建設,實施管輸分離、獨立運營的管理辦法,調節市場終端價(jia) 格和井口價(jia) 格,增加市場的競爭(zheng) 性。三是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鼓勵更多民營企業(ye) 進入市場尤其是上遊生產(chan) 領域參與(yu) 競爭(zheng) ,加強天然氣資源上、中、下遊企業(ye) 的競爭(zheng) 性。 四是設計和發展天然氣金融衍生品,加快天然氣現貨、期貨貿易的電子交易和實貨交易平台建設,設計天然氣現貨和期貨產(chan) 品及合約,發揮市場發現價(jia) 格的功能,為(wei) 建立具有影響力的天然氣基準價(jia) 格打牢基礎。五是培育具有市場影響力的報價(jia) 和指數機構,建立天然氣市場的報價(jia) 體(ti) 係,為(wei) 天然氣貿易商簽訂合同提供定價(jia) 依據。六是探索天然氣價(jia) 格與(yu) 其他可替代能源和競爭(zheng) 性能源的比價(jia) 關(guan) 係,引導天然氣資源合理配置,推動與(yu) 其他能源的合理競爭(zheng) 。 來源:中國金融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