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已啟動了對華南天然氣市場的爭(zheng) 奪,川氣入粵計劃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4月28日,有中石化內(nei) 部人士透露。
據了解,自2006年至今,中石化先後在川渝地區發現了普光氣田、元壩氣田等多個(ge) 常規天然氣氣田,並發現了涪陵頁岩氣氣田等一批頁岩氣區塊,並逐步在發現的基礎上建立了超過200億(yi) 立方米/年的天然氣產(chan) 能,“可以實現天然氣市場的南下”。
因此,中石化已籌備建設經重慶、貴州至廣西桂林的天然氣管道,再與(yu) 依托2013年開工的北海LNG項目建設的覆蓋廣西14個(ge) 地市和粵西2個(ge) 地市天然氣管網相連,實現中石化天然氣市場的南擴。
“目前廣東(dong) 天然氣市場主要由中海油和中石油兩(liang) 家占據,中石化僅(jin) 僅(jin) 是名義(yi) 上的廣東(dong) 天然氣管網第四大股東(dong) ,但沒有向廣東(dong) 輸入一點資源。隨著上述計劃的實施,廣東(dong) 天然氣市場三國殺將正式拉開序幕。”廣東(dong) 當地燃氣市場人士坦言。
根據規劃,廣東(dong) 燃氣管網公司到2020年將總計投資458億(yi) 元,建設珠三角、粵北、粵東(dong) 、粵西四大區域管網,實現覆蓋全省21個(ge) 地級市、管線總長約3200公裏、年輸氣能力達600億(yi) 立方米的大網絡,“而中石化需要在此前確立了的廣東(dong) 天然氣市場地位”。
雄厚資源作保證
中石化之所以啟動川氣入粵,是因為(wei) 有強大的資源作為(wei) 後備。
最近10年間,中石化在四川盆地獲得了大豐(feng) 收,先後發現了普光氣田(目前天然氣產(chan) 能約100億(yi) 立方米/年)、元壩氣田和涪陵頁岩氣田(產(chan) 能100億(yi) 立方米/年)等多個(ge) 大突破,從(cong) 而一舉(ju) 扭轉了在國內(nei) 天然氣市場上弱勢的地位。
“普光氣田發現後,中石化啟動120億(yi) 立方米/年輸送能力的川氣東(dong) 送項目;隨後元壩、涪陵等氣田的發現,不但令川氣東(dong) 送輸送能力升至150億(yi) 立方米/年,而且令中石化開始謀劃資源南下,最終決(jue) 定啟動川氣入粵工程。”上述中石化人士說。
據他介紹,根據規劃,中石化已啟動了重慶向南,經貴州、廣西的天然氣管道規劃,這條管道北與(yu) 川氣東(dong) 送工程連接、南與(yu) 廣西天然氣管網相連,並向廣東(dong) 西部延伸。“目前經貴州至桂林的天然氣管道規劃已經開始。”
而在南方,位於(yu) 廣西北海的LNG項目及相應的廣西管網也已經開始動工,LNG建設計劃於(yu) 2015年建成。
中石化資料顯示,北海液化天然氣(LNG)碼頭及陸域形成工程擬建設1個(ge) 175000立方米LNG泊位(碼頭結構兼顧80000-266000立方米LNG船)、1個(ge) 工作船碼頭及相應的配套設施。接收站將分為(wei) 兩(liang) 期進行建設,一期設計能力達到300萬(wan) 噸/年,設置4座160000立方米的LNG儲(chu) 罐,二期總設計能力達到600萬(wan) 噸/年,規劃新建2座160000 立方米的LNG儲(chu) 罐,總投資達到總投資177.64億(yi) 元。
與(yu) 之配套的是覆蓋廣西,並延伸至廣東(dong) 的管網建設。
它以與(yu) 接收站合建的輸氣首站為(wei) 起點,一期輸氣管道從(cong) 首站向西北、北和東(dong) 三個(ge) 方向延伸,西北到欽州、南寧、來賓、柳州、桂林、河池等城市;北到玉林等城市;東(dong) 到廣東(dong) 省的湛江、茂名等城市;同時建設防城港支線供應防城港鋼鐵基地及防城港用氣,一期管道輸氣量39.2億(yi) 立方米/年,線路長度為(wei) 1238.4公裏。二期增加供應貴港、梧州、賀州三處,輸氣量達到65.6億(yi) 立方米/年,管道長度約374.5公裏。
“按此前規劃,其氣源將主要來自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和澳大利亞(ya) 昆士蘭(lan) 柯蒂斯。”有廣西地方人士稱。
據了解,中石化與(yu) 埃克森美孚公司於(yu) 2010年底簽訂了200萬(wan) 噸/年的LNG采購協議。氣源來自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的LNG項目;2011年-2012年,中石化又先後與(yu) 澳大利亞(ya) 太平洋[-0.49% 資金 研報]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簽訂了760萬(wan) 噸的LNG購銷協議,為(wei) 期20年,氣源來自澳大利亞(ya) 昆士蘭(lan) 柯蒂斯的LNG項目。
如此豐(feng) 沛的資源,令中石化天然氣市場南下道路“底氣十足”。
權重此消彼長
中石化的大舉(ju) 南下,無疑令已在廣東(dong) 的中石油和中海油壓力倍增,廣東(dong) 是國內(nei) 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市場。
有知情者稱,自1990年至2002年起,廣東(dong) 的液化氣(LPG)消費總量年均增長達到25%。為(wei) 了滿足市場需求,不得不常年進口LPG,2005年時進口量占到總消費量的83%。“目前國內(nei) 近70%的LPG是在廣東(dong) 消費的。”
根據廣東(dong) 天然氣管網公司規劃,2015年廣東(dong) 省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約430億(yi) 立方米,2020年達到約600億(yi) 立方米。
為(wei) 保證廣東(dong) 天然氣市場供應,廣東(dong) 省成立了廣東(dong) 天然氣管網公司,並與(yu) 粵電、中海油、中石油和中石化四大股東(dong) 約定,股權比例原則上每五年調整一次,在確保代表廣東(dong) 地方利益的粵電集團相對控股的前提下,按前五年各方進入省主幹管網的供氣量總量所占比例測算基準確定各方股比;調整股比後由各方與(yu) 省管網公司簽訂協議,約定未來五年的供氣量不少於(yu) 測算基準年(五年)的供氣量,並設定相應約束條件。
“目前中石化還沒有一點天然氣輸往廣東(dong) ,股權更是排名最後,這對集團高層即公司長遠發展都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川氣入粵隻是時間問題。”上述知情者稱。
然而此時中石化介入廣東(dong) ,對中石油和中海油來說卻十分“難受”,因為(wei) 兩(liang) 家正因為(wei) 價(jia) 格問題“廝殺”中。
根據已公布的氣價(jia) 改革試點,確定廣東(dong) 陸上天然氣最高銷售門站價(jia) 格達2.74元/立方米,這使得中石油從(cong) 中亞(ya) 輸入廣東(dong) 的天然氣在盈利能力上大為(wei) 受限;而“中海油依托海上LNG的進口,可以不受氣改價(jia) 格的限製,但高氣價(jia) 也令其銷售受到極大的限製”,上述知情者稱。
隨著中石化川氣入粵的啟動,川渝地區的天然氣資源將源源不斷的輸往廣東(dong) ,“雖然量不大,但卻對中石油和中海油在廣東(dong) 乃至華南地區的天然氣經營產(chan) 生巨大影響。現在中石化還未公布廣東(dong) 天然氣價(jia) 格,但很多人已經開始期待與(yu) 中石化的合作了,隻有多對多的市場格局,才能給百姓最大的實惠。”上述知情者最後說。(編輯徐煒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