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內(nei) 天然氣市場走出寬幅震蕩期,回歸中高速發展。全年表觀消費量約為(wei) 3930億(yi) 立方米,同比增長7.3%,對比2021年和2022年消費增速分別為(wei) 13.6%和-1.7%,市場逐漸重回正軌。城鎮燃氣、工業(ye) 燃料、發電、交通運輸、化工五大行業(ye) 消費規模均不同程度擴大,同比分別增長7.9%、6.3%、7%、12.1%和2.7%。
其中,天然氣重卡表現搶眼,全年銷售量接近16萬(wan) 輛,同比增長330%,拉動交通運輸領域用氣量明顯增加。多數省區市消費恢複但增速不一,廣東(dong) 、浙江、福建、重慶、雲(yun) 南等恢複動力強勁,增速超過10%;江蘇、河北等恢複動力不足,增速偏低。吉林、黑龍江等天然氣消費恢複相對滯後,並出現負增長。
2023年,天然氣行業(ye) 發生了一係列重大事件。首先,3月22日,國家能源局印發《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yu) 新能源融合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圍繞推動油氣開發企業(ye) 提高油氣商品供應量、新能源開發利用和存儲(chu) 能力,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開發利用的指導思想,提出油氣供給穩步增長、綠色發展效果顯著、行業(ye) 轉型明顯加快三大目標,以及統籌推進陸上油氣勘探開發與(yu) 風光發電、海上油氣勘探開發與(yu) 風電建設、提升油氣上遊新能源存儲(chu) 消納能力、積極推進綠色油氣田示範建設四大舉(ju) 措。8月11日,國務院安全生產(chan) 委員會(hui) 印發《全國城鎮燃氣安全專(zhuan) 項整治工作方案》,開啟全國城鎮燃氣安全專(zhuan) 項整治行動,提出要在氣源供應、設備管理、管網輸配、用氣環境、監管執法五大領域集中攻堅,著力在責任落實、設施更新、科技賦能、製度保障、法規標準、宣傳(chuan) 教育六個(ge) 方麵綜合施策。其次,9月2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天然氣利用政策(征求意見稿)》。與(yu) 2012年“利用政策”相比,新政策拓寬了天然氣利用領域,優(you) 化了利用方向,促進天然氣行業(ye) 高質量發展。一是在優(you) 先類增加“已納入國家規劃計劃、氣源落實、氣價(jia) 可承受且已完成施工的農(nong) 村煤改氣取暖項目”“氣源落實、經濟可行的調峰氣電項目”“帶補燃的太陽能熱發電項目”“遠洋運輸、作業(ye) 船舶和工程裝備”“油氣電氫綜合能源供應項目和終端天然氣摻氫示範項目”等;二是在允許類增加“新增農(nong) 村煤改氣取暖項目”,但將原優(you) 先類“可中斷天然氣製氫項目”調整至允許類“為(wei) 煉油、化工企業(ye) 加氫裝置配套的天然氣製氫項目”;三是將原禁止類“煤炭基地基荷燃氣發電項目”和“天然氣製甲醇項目”升級為(wei) 限製類,禁止類僅(jin) 保留“天然氣常壓間歇轉化工藝製合成氨”一項。
最後,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以色列出口歐洲天然氣導致國際氣價(jia) 短期上漲。以色列政府在10月11日要求雪佛龍公司關(guan) 閉了Tamar海上天然氣平台,同期疊加澳大利亞(ya) 液化工廠罷工、芬蘭(lan) 海底管道泄漏等不利事件,導致國際氣價(jia) 短期迅速上漲,東(dong) 北亞(ya) LNG現貨報價(jia) 由10月初的13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迅速拉升至10月中下旬的18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左右。以色列已探明天然氣可采儲(chu) 量約6000億(yi) 立方米,但生產(chan) 和出口能力較小,對國際天然氣市場影響十分有限。國際氣價(jia) 在11月已經開始逐步回落,地緣政治因素幾乎沒有對全球天然氣市場造成長期明顯影響。
展望2024年1月的市場情況,從(cong) 國際上看,全球LNG資源供應充足,但市場需求疲軟,部分天然氣銷售商加大富餘(yu) LNG資源對外轉售力度,進一步加劇資源供大於(yu) 求的市場態勢,貿易價(jia) 格加速下滑。在北美市場,氣象部門預計美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保持溫和或回升,且氣溫高於(yu) 往年同期平均水平,采暖對天然氣的需求減弱;本土天然氣生產(chan) 保持強勁,庫存仍然處於(yu) 曆史高位,海外需求不振抑製LNG出口,美國亨利港(HH)氣價(jia) 上漲動力不足。在歐洲市場,工業(ye) 領域特別是煉油與(yu) 化工行業(ye) 對天然氣的利用出現複蘇跡象,但在可再生能源供應增加、電力消費收縮以及居民生活采暖需求減少的影響下,市場消費整體(ti) 停滯不前。2023年12月底,歐盟地下儲(chu) 氣庫庫存率高達86.4%,相比2022年同期提高3個(ge) 百分點。充足的資源儲(chu) 備能從(cong) 容應對寒潮等短暫的衝(chong) 擊。在東(dong) 北亞(ya) 市場,雖然氣象預報1月中下旬將有多輪冷空氣南下,部分地區采暖需求增加,但是隨著春節假期臨(lin) 近,工業(ye) 生產(chan) 部門開工率下降,資源供應整體(ti) 較為(wei) 充裕,同時國際市場LNG資源供大於(yu) 求,東(dong) 北亞(ya) LNG現貨價(jia) 格將呈現下降趨勢。綜上所述,1月美國HH、歐洲的天然氣期貨(TTF)、東(dong) 北亞(ya) LNG現貨到岸平均價(jia) 格預計分別為(wei) 2.5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9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15.2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從(cong) 國內(nei) 市場看,1月仍然是迎峰度冬的關(guan) 鍵時期。資源供應方麵,中俄東(dong) 線資源按合同簽訂條款開啟新一年增供,廣東(dong) 能源集團與(yu) 卡塔爾能源公司簽訂的100萬(wan) 噸/年LNG長貿合同、上海申能集團與(yu) 英國Centrica公司簽訂的50萬(wan) 噸/年LNG長貿合同計劃在2024年1月開始供氣。市場需求方麵,煤電容量電價(jia) 機製從(cong) 1月1日開始執行,利好煤電機組生產(chan) 運行,但擠壓氣電發展空間。工業(ye) 生產(chan) 、交通運輸用氣呈現平緩下降趨勢,但要密切關(guan) 注寒潮對采暖帶來的短時高強度需求增長,需要提前預防可能造成的局部地區天然氣供應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