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獲得國際法製計量組織(OIML)批準,新增電能表OIML試驗能力和發證資質,實現電能表的“一次測試、一張證書、全球互認”,成為繼荷蘭之後全球第二個在國際法製計量組織證書互認製度(OIML-CS)框架下取得電能表發證資質的國家。同時,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浙江省質量科學研究院新成為OIML電能表指定實驗室。
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積極推行國際法製計量組織證書(shu) 互認製度,通過完善計量技術規則,加強計量實驗室能力建設等,提高我國計量國際互認水平,破除受法製監管的計量儀(yi) 器儀(yi) 表的技術性貿易壁壘(TBT),為(wei) 國產(chan) 計量儀(yi) 器裝備出海提供支持。
我國是電能表生產(chan) 和出口大國,據海關(guan) 總署統計,2023年我國電能表出口量6851萬(wan) 台,比上年增長24%,出口金額達99.3億(yi) 元,占世界電能表貿易量的近四分之一。此次,我國新增OIML電能表發證資質和試驗能力,降低了國產(chan) 電能表出口時申請國外重複試驗的成本,縮短了時間,提高了效率,為(wei) 國產(chan) 電能表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支撐,有力地推動了我國電能表產(chan) 業(ye) 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