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將對運行20年以上油氣完善監控係統,運行30年以上管道逐步進行替換更新。“以新代老”計劃投入122億(yi) 元,全麵隱患治理則將投入281億(yi) 元。
兩(liang) 大油欲升級油氣管網
中集團18日宣布,正式啟動智能管線建設項目試點工作,在管道儲(chu) 運公司、分公司、燕山石化等7家單位試點建設“標準統一、數據一致、互聯互通”的智能管線管理係統,預計今年12月30日前完成試點工作。2015年1月將在中國石化範圍內(nei) 全麵推廣,2015月5月1日正式投用。
“這標誌著我們(men) 的管道模式將發生重大變革,從(cong) 被動型向預防型轉變。”中石化集團一位內(nei) 部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說。
據他介紹,未來智能管線將實現“油氣流、信息流”一體(ti) 化融合,以油氣管道為(wei) 基礎,利用地理信息係統(GIS)、電子標簽(RFID)、雲(yun) 計算、等技術,通過采集、獲取、動態分析管線的各類空間、屬性和生產(chan) 數據,為(wei) 管理決(jue) 策、風險監控和現場操作提供支持,實現“油氣流、信息流”一體(ti) 化融合的現代化管線。
另據了解,中石化近期還主動停輸兩(liang) 條存在的管道,並已投入40億(yi) 元進行全麵隱患治理。未來3年內(nei) ,其計劃在這一領域投入281億(yi) 元。
據上述中石化內(nei) 部人士介紹,中石化將利用3年時間完成現有隱患全麵整治工作,並對運行20年以上油氣管道完善監控係統,運行30年以上管道逐步進行替換更新。其中,“以新代老”計劃投入122億(yi) 元。
集團18日也披露,董事長周吉平近日赴管道局、管道公司調研,要求依法保護管道建設和運營安全,科學組織輸油氣生產(chan) 運行,下一步要推動油氣管道事業(ye) 實現新發展。
此前召開的天然氣與(yu) 管道業(ye) 務發展與(yu) 管理座談會(hui) 上,高層也提出中石油要千方百計確保油氣管網安全平穩運行。
上證報記者另從(cong) 中石油集團獲悉,該集團副總經理、黨(dang) 組成員沈殿成近日還悄悄來到秦京輸油管道大臧村占壓高風險段暗訪安全管控情況。
多家上市公司望分享盛宴
業(ye) 內(nei) 認為(wei) ,國內(nei) 油氣管網建設即將麵臨(lin) 新一輪更新換代,而安全等級提升也將增加管線材料需求,玉龍股份、金洲管道、久立特材等管道廠商與(yu) 材料供應商有望受益。
其中,玉龍股份三季度油氣管新訂單及交貨情況逐步回升,業(ye) 績環比出現大幅改善。一位券商研究員表示,隨著中石化貴州畢節、新粵浙管道等項目開工在即,作為(wei) 非“中石油係”的玉龍股份有望從(cong) 中分一杯羹。
與(yu) 此同時,未來油氣管網的智能化對相關(guan) 安全生產(chan) 監測企業(ye) 也將帶來利好。A股公司中,漢威電子是掌握了多種氣體(ti) 傳(chuan) 感器及檢測的核心技術,並形成了較為(wei) 完整的氣體(ti) 檢測產(chan) 品係列。2013年,漢威的氣體(ti) 傳(chuan) 感器生產(chan) 總量超過750萬(wan) 支,國內(nei) 市場占有率達67%,位列全國第一。
國泰君安研究顯示,漢威電子已確立以傳(chuan) 感器為(wei) 核心、以智能儀(yi) 器儀(yi) 表為(wei) 支柱、以係統解決(jue) 方案物聯網為(wei) 導向的三大板塊的發展戰略,通過先後收購沈陽金建(GIS係統)、嘉園(VOC治理)等公司,實現與(yu) 現有客戶的協同,尤其在市政管網檢測方麵的優(you) 勢明顯。
此外,擁有管道檢測及維護業(ye) 務的仁智油服則是西南地區主要的特種設備檢測維修技術服務及防腐工程技術服務提供商;萬(wan) 訊自控推出了工業(ye) 氣體(ti) 檢測解決(jue) 方案;漢鼎股份同樣擁有輸油管道檢測技術;東(dong) 華測試則有輸油管道清管過程監測業(ye) 務。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在經曆了機械化、電氣化、階段後,作為(wei) 世界五大運輸方式之一的管道運輸也在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歐美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研究管道安全評價(jia) 與(yu) 完整性管理技術,目前國際一流企業(ye) 管道管理已達到了較優(you) 水平。相比之下,我國管線的智能化管理還處於(yu) 發展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