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兩種的區別
中央倉(cang) 庫如何運作?假設我從(cong) 工廠接收產(chan) 品,然後將其運到倉(cang) 庫,放入貨架,儲(chu) 存起來。此後,當我收到客戶的訂單,需要把產(chan) 品放到分揀區,在那裏包裝,準備給客戶發貨。
有時我需要給幾個(ge) 客戶送貨,而他們(men) 之間的距離很遠。雖然我想要從(cong) 中央倉(cang) 庫給每個(ge) 客戶提供服務,但是成本會(hui) 很高。
如果是區域倉(cang) 庫會(hui) 如何運作?起初的流程和中央倉(cang) 庫是一樣的,產(chan) 品會(hui) 被運往某個(ge) 中央倉(cang) 庫,所有產(chan) 品都存放在那裏。但是我不會(hui) 在中央倉(cang) 庫進行分揀,而是把產(chan) 品先送到區域倉(cang) 庫去,在那裏接收所在地區客戶的訂單,並相應地準備訂單,給客戶發貨。
這兩(liang) 種情況的主要區別在於(yu) ,在第一種情況下,我隻有一個(ge) 中央倉(cang) 庫,而第二種情況則是分散式的解決(jue) 方案,我有幾個(ge) 區域倉(cang) 庫,它們(men) 都靠近各自的市場。
請大家思考一下兩(liang) 種解決(jue) 方案的優(you) 缺點。
在開始之前我們(men) 先要權衡一下兩(liang) 個(ge) 方案的利弊。現在企業(ye) 都在降本增效,特別是。如果要比較這兩(liang) 個(ge) 方案,成本的哪些方麵有變化?主要集中在四個(ge) 方麵,分別是倉(cang) 庫設施、運輸、庫存和操作成本。
2.權衡兩種方案的成本
1)設施
如何比較一個(ge) 集中式倉(cang) 庫和幾個(ge) 地區性倉(cang) 庫?每個(ge) 倉(cang) 庫都會(hui) 產(chan) 生運營的固定成本,哪怕它的規模較小,都有一筆費用,包括租金、水電和人工成本等等。
區域倉(cang) 庫的數量越多,總體(ti) 的固定成本就越高。從(cong) 這個(ge) 角度看,集中式的中央倉(cang) 庫設施成本較低。
2)運輸
運輸不是一個(ge) 容易衡量和評估的指標。運輸費用和距離成正比,雖然區域倉(cang) 庫更靠近客戶,運費更低,但是我們(men) 不能忽略從(cong) 中央倉(cang) 庫調撥到區域倉(cang) 庫的成本。
隻看一段運輸距離是片麵的,我們(men) 需要有一個(ge) 全局觀。這種全局觀體(ti) 現在供應鏈管理的許多方麵,例如計算交貨期要考慮製造和運輸的時間,核算采購成本要考慮Total Cost Ownership,皆是如此。
回到運輸成本的話題上,我們(men) 要審視從(cong) 工廠到最終客戶的全部運輸成本,它取決(jue) 於(yu) 兩(liang) 個(ge) 因素。第一是運輸距離,第二是每公裏的成本。
不同的運輸模式有不同的運費,通常來說水上運輸費用最低,航空運輸最高,公路卡車介於(yu) 兩(liang) 者之間。
運輸成本之間的差距是很驚人的。舉(ju) 個(ge) 例子,假設一個(ge) 集裝箱從(cong) 亞(ya) 洲到美國的運費是5000美元。
如果這個(ge) 集裝箱裏運的都是玩具,數量是5萬(wan) 個(ge) ,那麽(me) 每個(ge) 玩具的運費是5000除以50000,等於(yu) 0.1美元,相當於(yu) 是0.7元人民幣,實現了一個(ge) 玩具門到門的運輸,裏程約是1萬(wan) 公裏。
如果我在上海,要把這個(ge) 玩具送到朋友家裏。在上海坐出租車的平均價(jia) 格是每公裏3元,高峰時段更貴。我們(men) 比較一下0.7元的海運1萬(wan) 公裏,以及3元的1公裏出租車運費,它們(men) 的運費比值是驚人的,這就是不同交通工具之間的差異。
因此,當我們(men) 考慮運輸成本時,除了距離,也要思考如何有效地利用運輸工具,實現最大的裝箱率。集裝箱運輸為(wei) 什麽(me) 便宜?因為(wei) 可以最大化利用空間,換句話說就是裝得多。
如果隻裝了一半的空間,單價(jia) 商品的運費就會(hui) 翻倍,所以運輸工具的利用率是關(guan) 鍵。卡車運輸的費用如何才能降下來?在車輛返程的時候也拉上貨物,這樣可以彌補空車返回的損失。
讓我們(men) 回到倉(cang) 庫的話題上,是集中還是分散?運輸途中費用最高是哪一段?是從(cong) 工廠到中央倉(cang) 庫嗎?
不一定,出廠時通常會(hui) 使用托盤,整托出貨,就像是我們(men) 在大型商超會(hui) 員店看到的那樣。集裝箱海運也是全部使用托盤運輸,因為(wei) 這樣做的效率是最高的。
如果我從(cong) 中央倉(cang) 庫直接給終端客戶發貨會(hui) 怎麽(me) 樣?他們(men) 可能隻訂了一箱飲料,我不可能用托盤運輸,因為(wei) 托盤是一次性使用的,是一筆額外的費用。我的運輸工具即便是小型的卡車,它的裝載率也很低,所以這次運輸成本會(hui) 很高。
如果我使用分散式配送係統會(hui) 怎麽(me) 樣?我把一箱飲料從(cong) 中央倉(cang) 庫運到區域倉(cang) 庫,這次的運輸是用整個(ge) 托盤,和其他貨物一起裝滿了一輛卡車。
從(cong) 區域倉(cang) 庫到客戶的配送由當地的物流三輪車完成,這條線路配送效率很高,總體(ti) 耗時也較少。
因此,當我比較集中和分散係統的成本時,需要考慮成本、裝載率和配送效率。
3)庫存
我們(men) 通常有兩(liang) 種庫存。第一種是安全庫存,這是用於(yu) 應對需求的變化或是不確定性的庫存。在集中的倉(cang) 儲(chu) 模式中,我的安全庫存也被匯集在一起,在分散模式中,安全庫存被放置在各個(ge) 倉(cang) 儲(chu) 中。
如果我們(men) 把所有庫存集中起來,各個(ge) 地區的需求變化就可以相互補償(chang) 、抵消,總體(ti) 的需求比個(ge) 體(ti) 的更加穩定,所需要的庫存量更少。
因此,集中式解決(jue) 方案提供的安全庫存將少於(yu) 每個(ge) 倉(cang) 庫安全庫存的總和。或者說,在安全庫存總量相同的情況下,我將獲得更高的庫存可用量,這是集中式的優(you) 點。
第二種是循環庫存。這是什麽(me) 意思呢?我收到了一個(ge) 托盤的貨物,然後分批次地賣給了顧客。如果我的貨架空了,就立即向工廠訂一個(ge) 托盤的貨,這些貨物可以支撐一段時間內(nei) 的銷售,起到了循環補充的作用。
在集中模式中,循環庫存隻需要補充我的中央倉(cang) 庫。在分散模式中,我要把所有的區域倉(cang) 庫都進行補貨,也就需要更多的庫存。
4)操作
兩(liang) 種模式都會(hui) 產(chan) 生操作成本。如果在集中式係統中,訂單準備工作是在一個(ge) 大倉(cang) 庫中完成的。我可以處理所有的貨物,貨物量更大,可以通過規模效應提高效率。此外,我們(men) 還可以使用自動化技術進一步提高效率,這是集中式係統的優(you) 勢。
如果在分散的網絡中,我要把數量龐大的貨物拆散,把大包裝換成小包裝,然後再把它們(men) 送到一個(ge) 個(ge) 區域倉(cang) 庫中,在那裏再次存儲(chu) ,並進行分揀。因此,整個(ge) 過程有更多的操作,需要耗費更多的人工。
在分散的網絡中,我處理的產(chan) 品種類肯定要更多一些,服務的客戶數量也更多。我將麵臨(lin) 更複雜的操作,更低的效率,這是因為(wei) 各地的業(ye) 務量肯定少於(yu) 中央倉(cang) 庫。
由此,我們(men) 可以看出集中模式在倉(cang) 庫設施固定成本、庫存和操作效率上更有優(you) 勢,而分散模式的總運輸成本更低。
3.?
我們(men) 應該如何選擇呢?這兩(liang) 種模式各有優(you) 缺點,需要根據商品的價(jia) 值密度和特性來決(jue) 定。
什麽(me) 是價(jia) 值密度?它是商品在單位體(ti) 積或重量下的數量。就拿手機這種電子產(chan) 品來說吧。智能手機的價(jia) 值很高,通常要3-5千元,而手機的體(ti) 積很小,重量也隻有幾百克,屬於(yu) 是價(jia) 值密度很大的商品。
手機的運輸成本和它的價(jia) 值的比率較小,也就是說運輸成本不是重點要考慮的因素,所以手機廠商在出貨的時候經常用空運。
手機用的時候長了,會(hui) 發生各種故障,需要進行維修,所以要備有一些備件的庫存,例如電池、屏幕等等。這些商品是電子產(chan) 品附件,價(jia) 值高低不一,但它們(men) 對於(yu) 配送時效性要求很高。
顧客的手機不能用了,希望盡快更換損壞的部件,恢複使用,所以需要在多個(ge) 區域倉(cang) 庫裏儲(chu) 備一些通用性強、需求量大的配件。
對於(yu) 需求比較小的備件,則是會(hui) 存放在中央倉(cang) 庫裏,這樣可以減少庫存持有的成本。顧客需要提前預約,然後才會(hui) 安排配送。
使用集中還是分散的模式,需要根據商品的情況進行具體(ti)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