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資訊 » 企業新聞 » 正文

未來的職場新人不但沒工資 還要倒貼公司培訓費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5-29  瀏覽次數:4863
 

1/5 猜猜下一個消失的職業是什麽?

這篇文章是我在2018年寫(xie) 的,起因是淘寶針對商家推出了“AI文案”功能,可以根據你提供的需求,直接出多個(ge) 廣告文案,讓你挑選。更早的時候,淘寶已經推出廣告banner的AI應用——所以ChatGPT這一類生成式AI並非真的橫空出世,而是在這個(ge) 方向上,無數研發團隊探索的結果。

阿裏在推廣文章的最後不忘加上一句:

“技術不是我們(men) 的敵人,是我們(men) 得力的助手。而我們(men) 應該做的,是更努力走心地創造出人工智能無法替代生產(chan) 的作品,站穩“人類的腳跟”。

正是這一句話,讓我產(chan) 生了寫(xie) 那篇文章的念頭。

所有的深資廣告人都是從(cong) 新手一步步學習(xi) 成長起來的,如果初級文案和初級設計的工作都被AI承擔了,那未來的“創意總監”們(men) ,難道從(cong) 石頭縫裏蹦出來嗎?

未來如果會(hui) 有大量專(zhuan) 業(ye) 性職業(ye) 的初級職位被AI承擔,比如,資深律師不再需要助理的資料收集,主治醫生不再需要助理醫師的初診,普通的心理谘詢直接用AI進行,那麽(me) ,這些行業(ye) 的人才培養(yang) 機構又會(hui) 是怎樣的呢?

所以才有了那篇文章,也許是這些疑問在2018年還是太超前,以至於(yu) 有人覺得我在“販賣焦慮”:

職場新人至少兩年實習期,不但工作沒工資,恐怕還要貼錢讓公司給自己培訓。" alt="未來這些行業很可能都一樣,職場新人至少兩年實習期,不但工作沒工資,恐怕還要貼錢讓公司給自己培訓。"/>

本文大部分內(nei) 容都是直接引用,新增的內(nei) 容以備注的形式出現,並加入一些當時讀者的回複,就當是彈幕看吧。

2/5 人工智能時代的成長悖論

想要回答這個(ge) 問題,必須猜測一下AI工作的商業(ye) 模式。

目前人類能想到的AI工作有兩(liang) 種模式:一種是弱AI,專(zhuan) 心於(yu) 某一個(ge) 職能,就像前麵說的AI設計師和AI文案,包括下圍棋的阿爾法狗;另一種是強AI,就是科幻小說裏那種可以跨領域自我學習(xi) 的人工智能。

阿裏的AI廣告模式是前一種,未來的人工智能開發商針對某一個(ge) 領域開發出相應的AI之後,給有需求的客戶開放接口,按一定標準收費。

(注:當時設想的兩(liang) 條道路,現在看來是齊頭並進,通用大模型+專(zhuan) 業(ye) 模型+AI應用的形式)

比如AI廣告的客戶我估計有兩(liang) 類:廣告需求量比較大的品牌廣告主和廣告公司。對於(yu) 這些公司而言,如果AI廣告製作的費用比人力成本低,溝通成本也能控製,那麽(me) 使用AI代替一部分員工就有相當的可能性。

從(cong) 這個(ge) 流程看,至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ei) ,也就是說,AI介入工作流,“幹掉”初級創意人之後,由於(yu) 其超強的工作效率,對資深創意人員的需求,反而增加了。

如果廣告AI的應用讓這個行業不再需要新人,那麽兩三年後,就會出現資深人員缺乏,薪資暴漲,反過來提升公司的人力成本。

這就有矛盾了,如果廣告AI的應用讓這個(ge) 行業(ye) 不再需要新人,那麽(me) 兩(liang) 三年後,就會(hui) 出現資深人員缺乏,薪資暴漲,反過來提升公司的人力成本。

不僅(jin) 僅(jin) 是廣告行業(ye) ,隻要某個(ge) 行業(ye) 符合兩(liang) 個(ge) 特征:第一、初級職位被AI代替;

第二、高級職位需要初級職位的人員經過一定時間的成長,比如前麵說過的律師、醫生、廚師,就都有可能發生這個(ge) 趨勢。

不過,在一個(ge) 充分競爭(zheng) 的行業(ye) ,市場會(hui) 自行解決(jue) 失衡問題,市場的參與(yu) 者一定會(hui) 想辦法改造運作模式。

新的人力資源模式到底是什麽(me) 呢?

3/5 教育時間的延長

像廣告這一類需要大量實踐經驗的行業(ye) ,資深廣告人除了做業(ye) 務之外,還有“帶新人”的要求。這部分工作不能直接創造效益,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帶新人”。

但“帶新人”對於(yu) 公司而言是有價(jia) 值的,就得為(wei) 這部分工作付工資,這就相當於(yu) 公司替新人交“學費”,新人配合資深員工做一些初級工作,同時盡快成長為(wei) 資深員工,讓公司賺回那筆“學費”。

這是之前的“人才培訓模式”,盡管有很多問題(比如新人成長後跳槽),總算也支持了廣告行業(ye) 的人才運作。

AI消滅了“廣告新人”這個(ge) 職位後,由於(yu) 資深廣告人的需求還在,薪水很可能還會(hui) 更高,那就一定還會(hui) 吸引新人加入,重點是這個(ge) 行業(ye) 新的“新人成長模式”是什麽(me) 呢?

還是培養自己的興趣目標的好再厲害也比不過人的想法。公司給你造夢,你能為了夢想拚搏皆大歡喜。要不上毛線班,自己跑外賣跑滴滴也比在公司混混委需有意思的多!

最有可能的變化是讓大學的“廣告專(zhuan) 業(ye) ”回歸實戰性。

以前的廣告專(zhuan) 業(ye) 、營銷專(zhuan) 業(ye) ,好的大學裏還能學到一些思維方法,其他基本上就是混張文憑——前麵說了,這個(ge) 行業(ye) 的經驗傳(chuan) 承還是靠公司裏的“傳(chuan) 幫帶”。

一旦公司失去了這個(ge) 功能,大學也要相應變成“學習(xi) +實習(xi) ”的模式。

就像醫學專(zhuan) 業(ye) 一樣,“本碩連讀”本質上是新人自己花錢培養(yang) 自己。以後對廣告專(zhuan) 業(ye) 的要求就是一畢業(ye) 就能直接幹現在資深創意人的工作,那麽(me) ,學製和實習(xi) 的時間都會(hui) 變長,好處是薪水一入行就是資深級別。

廣告業(ye) 屬於(yu) 知識信息產(chan) 業(ye) ,類似的行業(ye) 還有新聞出版、教育信息服務、法律財務服務、企業(ye) 谘詢顧問等等,特點是員工工資占總成本比重大,未來這些行業(ye) 很可能都一樣,職場新人至少兩(liang) 年實習(xi) 期,不但工作沒工資,恐怕還要貼錢讓公司給自己培訓。

未來,Al,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的結合,是傳統公司解體和虛擬社區興起的時代。每個人都要利用社區和網絡資源,學習提高和找到自己在社會大網絡中的節點和實現價值的機會。不過為了防止混沌的湧現現象在某些時刻威脅弱勢人的生存,或者在暗網麵釀沒提前預知的負麵暴力和災難,社會福利和信息傳遞和監控一定要到位。

很多人覺得這不可能,是因為(wei) 大家習(xi) 慣了現在的“12年中小學+4年本科”教育體(ti) 係,實際上,這個(ge) 體(ti) 係的形成不超過一百年,越往前,接受教育的年限越短。

科技越發達,接受教育的時間越長,新的“”也許才符合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大趨勢。

當然,人才並非無差別的勞動力,總是存在公司文化的差別和老板的個(ge) 人偏好。

所以,也有另一類大公司,在利用AI作業(ye) 的同時,仍然會(hui) 招一定的新人,作為(wei) 未來資深人才的儲(chu) 備,讓他們(men) 適應公司文化和每一家公司獨特的工作流程。

(備注:這個(ge) 可能性,我用現在的“管培生”一詞代替,在上個(ge) 月的文章《》中詳細分析過)

但這些員工的壓力也更大,未來“AI消滅了底層職位”的職場,如果不能盡快晉升到高級職位,你對公司就毫無價(jia) 值,而轉行的成本也比現在高很多——因為(wei) 沒有低級職位了。

下麵的這個(ge) 故事,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寫(xie) 過幾次:

4/5 AI時代的“遲到的獎金”

美國一位經濟學家分析了美國餐廳裏兩(liang) 種常見的低級職位“廚師學徒和服務員”的薪資,發現一個(ge) 奇怪的現象:一般而言,廚師學徒工作的技術含量比服務員高,人手也更緊缺,工作量也不低,按照供求關(guan) 係,學徒的薪資應該比服務員高,但實際情況剛好相反。

搞清楚原因後,經濟學家由此總結出一個(ge) 理論,叫“遲來的獎金”。

廚師有很多級別,從(cong) 學徒幫工到正式廚師,到大廚、主廚,每一步需要大量的技術積累,隻要你肯努力,還有“米其林大廚”等著你。一個(ge) 可以“積累技術”的職業(ye) ,“高薪可以遲到,但從(cong) 不缺席”,所以剛入行者都願意忍受一開始的低薪,這就叫“遲來的獎金”。

初級員工和資深員工的關(guan) 係,說成食物鏈,好像有點殘酷,那就叫職場生態吧,而“遲來的獎金”隻是其中一種形式。

在這個(ge) 生態中,不僅(jin) 僅(jin) 有經濟關(guan) 係,還有社交關(guan) 係,有野心的低階員工向高層管理者展示潛力,以換取未來的晉升通道;缺乏野心的低階員工也可以向高層管理者表示“順從(cong) 臣服”,用低成本勞動換取更高更穩定的收入回報。而管理者除了經濟利益,也能在與(yu) 底層員工的支配關(guan) 係中,獲得權力的快感。

未來,沒有初級員工的“AI工作時代”,這個(ge) “遲到的獎金”仍然存在,這就是我在上麵設想的兩(liang) 種可能,前一種仍然是由員工支付,後一種變成了企業(ye) 支付。

新員工看似價(jia) 值很低,其實是這個(ge) 職場生態的基本的一環,AI將這個(ge) 生態摧毀之後,職場會(hui) 有一個(ge) 什麽(me) 樣的新生態呢?

5/5 未來三種AI工作場景

以上是2018年時我的思考,想想才四年多的時間,好像過了一個(ge) 世紀,當時還是有人念念不忘計劃生育:

努力計劃生育才是良策,因為今後社會上不需要太多的人類,而ai可以代替大部分工作又不需要衣食住行,所以活下來的那少部分人類的人均資源會更充足,消耗減少,資源也就可以儲存更長的時間,汙染也可能相對減少。當然最好還能保證我們的後代的基因越來越優秀,至少能夠駕馭ai,或者做ai做不到的事。殘酷點說,平凡人活著的理由和用途就越來越少了,而社會也不會白養一群沒有用的人,至於政府是準備不放棄他們改造他們,還是任由他們餓死自生自滅,那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在ChatGPT一類生成式AI橫空出世後,我設想了未來三種不同程度的AI介入工作場景:

1、AI能部分自主工作

即本文描述的場景,底層員工的基礎工作被AI化的工作類應用所取代,現在的資深員工相當於(yu) 那個(ge) 時代的初級員工,現在的初級員工相當於(yu) 那個(ge) 時代的實習(xi) 生。

2、AI工具化

未來的AI工作應用跟現在的工作軟件類似,隻能有限地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職場初級員工的數量會(hui) 減少,但不會(hui) 消失。

3、任務自實現

這是對人類而言最可怕的結果,隻需要把任務目標和工作流程定義(yi) 好,AI應用可以自行尋找最優(you) 解決(jue) 方案,甚至實現全部測試、溝通、調整與(yu) 執行工作。

這種情況下,不但初級員工被取代,甚至部分資深員工也失去用武之地,企業(ye) 隻需要部門的決(jue) 策者和少數資深員工。

一般而言,對未來的想象,不管多麽(me) 天馬行空,總是用現實的材料和關(guan) 係搭建,未來總是我們(men) 想不到的東(dong) 西,但願未來我們(men) 還能像幾年前的這位讀者那麽(me) 樂(le) 觀。

科技的進步其實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麽快的。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企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