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猜猜下一個消失的職業是什麽?
這篇文章是我在2018年寫(xie) 的,起因是淘寶針對商家推出了“AI文案”功能,可以根據你提供的需求,直接出多個(ge) 廣告文案,讓你挑選。更早的時候,淘寶已經推出廣告banner的AI應用——所以ChatGPT這一類生成式AI並非真的橫空出世,而是在這個(ge) 方向上,無數研發團隊探索的結果。
阿裏在推廣文章的最後不忘加上一句:
“技術不是我們(men) 的敵人,是我們(men) 得力的助手。而我們(men) 應該做的,是更努力走心地創造出人工智能無法替代生產(chan) 的作品,站穩“人類的腳跟”。
正是這一句話,讓我產(chan) 生了寫(xie) 那篇文章的念頭。
所有的深資廣告人都是從(cong) 新手一步步學習(xi) 成長起來的,如果初級文案和初級設計的工作都被AI承擔了,那未來的“創意總監”們(men) ,難道從(cong) 石頭縫裏蹦出來嗎?
未來如果會(hui) 有大量專(zhuan) 業(ye) 性職業(ye) 的初級職位被AI承擔,比如,資深律師不再需要助理的資料收集,主治醫生不再需要助理醫師的初診,普通的心理谘詢直接用AI進行,那麽(me) ,這些行業(ye) 的人才培養(yang) 機構又會(hui) 是怎樣的呢?
所以才有了那篇文章,也許是這些疑問在2018年還是太超前,以至於(yu) 有人覺得我在“販賣焦慮”:

本文大部分內(nei) 容都是直接引用,新增的內(nei) 容以備注的形式出現,並加入一些當時讀者的回複,就當是彈幕看吧。
2/5 人工智能時代的成長悖論
想要回答這個(ge) 問題,必須猜測一下AI工作的商業(ye) 模式。
目前人類能想到的AI工作有兩(liang) 種模式:一種是弱AI,專(zhuan) 心於(yu) 某一個(ge) 職能,就像前麵說的AI設計師和AI文案,包括下圍棋的阿爾法狗;另一種是強AI,就是科幻小說裏那種可以跨領域自我學習(xi) 的人工智能。
阿裏的AI廣告模式是前一種,未來的人工智能開發商針對某一個(ge) 領域開發出相應的AI之後,給有需求的客戶開放接口,按一定標準收費。
(注:當時設想的兩(liang) 條道路,現在看來是齊頭並進,通用大模型+專(zhuan) 業(ye) 模型+AI應用的形式)
比如AI廣告的客戶我估計有兩(liang) 類:廣告需求量比較大的品牌廣告主和廣告公司。對於(yu) 這些公司而言,如果AI廣告製作的費用比人力成本低,溝通成本也能控製,那麽(me) 使用AI代替一部分員工就有相當的可能性。
從(cong) 這個(ge) 流程看,至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ei) ,也就是說,AI介入工作流,“幹掉”初級創意人之後,由於(yu) 其超強的工作效率,對資深創意人員的需求,反而增加了。

這就有矛盾了,如果廣告AI的應用讓這個(ge) 行業(ye) 不再需要新人,那麽(me) 兩(liang) 三年後,就會(hui) 出現資深人員缺乏,薪資暴漲,反過來提升公司的人力成本。
不僅(jin) 僅(jin) 是廣告行業(ye) ,隻要某個(ge) 行業(ye) 符合兩(liang) 個(ge) 特征:第一、初級職位被AI代替;
第二、高級職位需要初級職位的人員經過一定時間的成長,比如前麵說過的律師、醫生、廚師,就都有可能發生這個(ge) 趨勢。
不過,在一個(ge) 充分競爭(zheng) 的行業(ye) ,市場會(hui) 自行解決(jue) 失衡問題,市場的參與(yu) 者一定會(hui) 想辦法改造運作模式。
新的人力資源模式到底是什麽(me) 呢?
3/5 教育時間的延長
像廣告這一類需要大量實踐經驗的行業(ye) ,資深廣告人除了做業(ye) 務之外,還有“帶新人”的要求。這部分工作不能直接創造效益,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帶新人”。
但“帶新人”對於(yu) 公司而言是有價(jia) 值的,就得為(wei) 這部分工作付工資,這就相當於(yu) 公司替新人交“學費”,新人配合資深員工做一些初級工作,同時盡快成長為(wei) 資深員工,讓公司賺回那筆“學費”。
這是之前的“人才培訓模式”,盡管有很多問題(比如新人成長後跳槽),總算也支持了廣告行業(ye) 的人才運作。
AI消滅了“廣告新人”這個(ge) 職位後,由於(yu) 資深廣告人的需求還在,薪水很可能還會(hui) 更高,那就一定還會(hui) 吸引新人加入,重點是這個(ge) 行業(ye) 新的“新人成長模式”是什麽(me) 呢?

最有可能的變化是讓大學的“廣告專(zhuan) 業(ye) ”回歸實戰性。
以前的廣告專(zhuan) 業(ye) 、營銷專(zhuan) 業(ye) ,好的大學裏還能學到一些思維方法,其他基本上就是混張文憑——前麵說了,這個(ge) 行業(ye) 的經驗傳(chuan) 承還是靠公司裏的“傳(chuan) 幫帶”。
一旦公司失去了這個(ge) 功能,大學也要相應變成“學習(xi) +實習(xi) ”的模式。
就像醫學專(zhuan) 業(ye) 一樣,“本碩連讀”本質上是新人自己花錢培養(yang) 自己。以後對廣告專(zhuan) 業(ye) 的要求就是一畢業(ye) 就能直接幹現在資深創意人的工作,那麽(me) ,學製和實習(xi) 的時間都會(hui) 變長,好處是薪水一入行就是資深級別。
廣告業(ye) 屬於(yu) 知識信息產(chan) 業(ye) ,類似的行業(ye) 還有新聞出版、教育信息服務、法律財務服務、企業(ye) 谘詢顧問等等,特點是員工工資占總成本比重大,未來這些行業(ye) 很可能都一樣,職場新人至少兩(liang) 年實習(xi) 期,不但工作沒工資,恐怕還要貼錢讓公司給自己培訓。

很多人覺得這不可能,是因為(wei) 大家習(xi) 慣了現在的“12年中小學+4年本科”教育體(ti) 係,實際上,這個(ge) 體(ti) 係的形成不超過一百年,越往前,接受教育的年限越短。
科技越發達,接受教育的時間越長,新的“”也許才符合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大趨勢。
當然,人才並非無差別的勞動力,總是存在公司文化的差別和老板的個(ge) 人偏好。
所以,也有另一類大公司,在利用AI作業(ye) 的同時,仍然會(hui) 招一定的新人,作為(wei) 未來資深人才的儲(chu) 備,讓他們(men) 適應公司文化和每一家公司獨特的工作流程。
(備注:這個(ge) 可能性,我用現在的“管培生”一詞代替,在上個(ge) 月的文章《》中詳細分析過)
但這些員工的壓力也更大,未來“AI消滅了底層職位”的職場,如果不能盡快晉升到高級職位,你對公司就毫無價(jia) 值,而轉行的成本也比現在高很多——因為(wei) 沒有低級職位了。
下麵的這個(ge) 故事,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寫(xie) 過幾次:
4/5 AI時代的“遲到的獎金”
美國一位經濟學家分析了美國餐廳裏兩(liang) 種常見的低級職位“廚師學徒和服務員”的薪資,發現一個(ge) 奇怪的現象:一般而言,廚師學徒工作的技術含量比服務員高,人手也更緊缺,工作量也不低,按照供求關(guan) 係,學徒的薪資應該比服務員高,但實際情況剛好相反。
搞清楚原因後,經濟學家由此總結出一個(ge) 理論,叫“遲來的獎金”。
廚師有很多級別,從(cong) 學徒幫工到正式廚師,到大廚、主廚,每一步需要大量的技術積累,隻要你肯努力,還有“米其林大廚”等著你。一個(ge) 可以“積累技術”的職業(ye) ,“高薪可以遲到,但從(cong) 不缺席”,所以剛入行者都願意忍受一開始的低薪,這就叫“遲來的獎金”。
初級員工和資深員工的關(guan) 係,說成食物鏈,好像有點殘酷,那就叫職場生態吧,而“遲來的獎金”隻是其中一種形式。
在這個(ge) 生態中,不僅(jin) 僅(jin) 有經濟關(guan) 係,還有社交關(guan) 係,有野心的低階員工向高層管理者展示潛力,以換取未來的晉升通道;缺乏野心的低階員工也可以向高層管理者表示“順從(cong) 臣服”,用低成本勞動換取更高更穩定的收入回報。而管理者除了經濟利益,也能在與(yu) 底層員工的支配關(guan) 係中,獲得權力的快感。
未來,沒有初級員工的“AI工作時代”,這個(ge) “遲到的獎金”仍然存在,這就是我在上麵設想的兩(liang) 種可能,前一種仍然是由員工支付,後一種變成了企業(ye) 支付。
新員工看似價(jia) 值很低,其實是這個(ge) 職場生態的基本的一環,AI將這個(ge) 生態摧毀之後,職場會(hui) 有一個(ge) 什麽(me) 樣的新生態呢?
5/5 未來三種AI工作場景
以上是2018年時我的思考,想想才四年多的時間,好像過了一個(ge) 世紀,當時還是有人念念不忘計劃生育:

在ChatGPT一類生成式AI橫空出世後,我設想了未來三種不同程度的AI介入工作場景:
1、AI能部分自主工作
即本文描述的場景,底層員工的基礎工作被AI化的工作類應用所取代,現在的資深員工相當於(yu) 那個(ge) 時代的初級員工,現在的初級員工相當於(yu) 那個(ge) 時代的實習(xi) 生。
2、AI工具化
未來的AI工作應用跟現在的工作軟件類似,隻能有限地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職場初級員工的數量會(hui) 減少,但不會(hui) 消失。
3、任務自實現
這是對人類而言最可怕的結果,隻需要把任務目標和工作流程定義(yi) 好,AI應用可以自行尋找最優(you) 解決(jue) 方案,甚至實現全部測試、溝通、調整與(yu) 執行工作。
這種情況下,不但初級員工被取代,甚至部分資深員工也失去用武之地,企業(ye) 隻需要部門的決(jue) 策者和少數資深員工。
一般而言,對未來的想象,不管多麽(me) 天馬行空,總是用現實的材料和關(guan) 係搭建,未來總是我們(men) 想不到的東(dong) 西,但願未來我們(men) 還能像幾年前的這位讀者那麽(me) 樂(le) 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