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視野布局 大力度開拓
加速培育全省新的產(chan) 業(ye) 增長點
7月4日,智能衡器計量產(chan) 業(ye) 發展座談會(hui) 在長沙舉(ju) 行。省委副書(shu) 記、省長毛偉(wei) 明強調,要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論述,大視野布局、大力度開拓,加速培育全省新的產(chan) 業(ye) 增長點。
省領導陳飛、曹誌強、王俊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總工程師劉敏,省政府秘書(shu) 長瞿海參加。
毛偉(wei) 明講話。
會(hui) 上,有關(guan) 部門和市州分別匯報了智能衡器計量產(chan) 業(ye) 發展情況,部分企業(ye) 家、專(zhuan) 家學者代表圍繞產(chan) 業(ye) 內(nei) 涵、發展定位、科產(chan) 融合、政策支持等建言獻策。毛偉(wei) 明說,大家的發言看清了行業(ye) 發展的趨勢,找準了產(chan) 業(ye) 壯大的路徑,找到了科產(chan) 融合的規律,有關(guan) 部門要認真吸納、盡快轉化。
會(hui) 議現場。
毛偉(wei) 明指出,要看到發展智能衡器計量產(chan) 業(ye) 的基礎優(you) 勢。他說,近年來,湖南將智能衡器計量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內(nei) 容,去年實現營收1226.2億(yi) 元、增長8.1%;鏈上企業(ye) 累計超3000家,其中規上企業(ye) 達697家、營收726.8億(yi) 元,形成了特色化的產(chan) 業(ye) 集群、打造了多層次的創新平台、培育了全鏈條的企業(ye) 主體(ti) 、構建了高能級的產(chan) 業(ye) 生態。
會(hui) 議現場。
毛偉(wei) 明表示,當前,衡器計量加速向智能化、網絡化、實時化演進,逐步成為(wei) 物理世界到數字世界的橋梁;衡器計量產(chan) 業(ye) 已從(cong) 設備製造向計量服務全鏈條協同轉型,正全溯源、全周期向千行百業(ye) 賦能。要厘清發展智能衡器計量產(chan) 業(ye) 的方向路徑。聚焦破解我省衡器計量產(chan) 業(ye) 企業(ye) 不夠強、產(chan) 業(ye) 規模不夠大、產(chan) 業(ye) 鏈條不夠長、產(chan) 業(ye) 生態不夠優(you) 等問題,進一步明晰其內(nei) 涵、外延和門類,加速培育壯大計量產(chan) 品、檢測設備、傳(chuan) 感裝置等製造業(ye) 態,科技研發、軟件服務、醫療健康等服務業(ye) 態,以及“+先進製造”“+現代農(nong) 業(ye) ”“+公共管理”等融合業(ye) 態。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和企業(ye) 家代表發言。
毛偉(wei) 明強調,要確定發展智能衡器計量產(chan) 業(ye) 的目標任務。力爭(zheng) 今年實現總產(chan) 值突破1400億(yi) 元,到2030年突破2000億(yi) 元;今年全省鏈上企業(ye) 數增長10%以上,新增規上企業(ye) 50家以上。
毛偉(wei) 明指出,要完善發展智能衡器計量產(chan) 業(ye) 的政策體(ti) 係。強化公共平台建設支持,加強科技創新平台申報籌建,加快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加力市場化服務平台培育。強化核心技術攻關(guan) 支持,申報部署一批國家級、省級科技攻關(guan) 項目,優(you) 化一批支持政策和公用標準,推出一批基礎性原創性研究成果。強化各類生產(chan) 要素支持,製定引導土地、技術、數據等要素集聚舉(ju) 措,完善科技金融支持、學科人才培養(yang) 等機製。強化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支持,加快出台製定智能衡器計量產(chan) 業(ye) 園區規劃建設指引、基建升級和運營激勵政策。強化企業(ye) 梯度培育支持,部署實施龍頭企業(ye) 領航、專(zhuan) 精特新啟航、初創企業(ye) 護航計劃,促進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