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本次論壇由國家管網集團研究總院、西部管道公司和新疆多介質管道安全輸送重點實驗室聯合舉(ju) 辦,以“管輸新能 醇啟未來”為(wei) 主題,係國內(nei) 首次關(guan) 於(yu) 甲醇管輸技術的高端論壇。論壇期間,專(zhuan) 家學者圍繞“綠色氫能及綠色醇基燃料,雙碳戰略下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之路”“甲醇管道輸送必要性和可行性研判”等專(zhuan) 題開展了交流研討。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燦表示,能源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我國能源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氣),從(cong) 長遠看,發展可再生能源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他指出,煤化工及石油化工過程的二氧化碳主要由製氫過程產(chan) 生,在源頭上注入綠氫(由太陽能等無碳能源分解水製氫,製氫過程不產(chan) 生二氧化碳)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西部管道公司執行董事、黨(dang) 委書(shu) 記趙賞鑫介紹,公司積極融入西部大開發和自治區“八大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係統布局氫能、甲醇等新能源儲(chu) 運技術方麵的研究。“目前,在氫能管輸技術方麵,開展了管道適應性評價(jia) ,管材、閥門等配套設施長周期測試。甲醇管輸技術方麵,自主搭建甲醇管道靜態測試試驗平台,開展甲醇環境下管道關(guan) 鍵設備長周期測試等研究工作,為(wei) 管輸甲醇的工業(ye) 性應用提供了重要支撐。”
如何突破有關(guan) 甲醇長距離管道運輸的技術難點是本次論壇關(guan) 注的問題之一。國家管網集團新能源儲(chu) 運技術中心博士王維斌介紹,目前國內(nei) 的成品油管輸的潛力並沒有得到完全的釋放。若實現成品油與(yu) 甲醇等綠色清潔能源的順序運輸,則可以提高現有成品油管道運輸的使用效率,提升管輸企業(ye) 的收益水平,降低未來綠色清潔能源的運輸風險,推動綠色甲醇從(cong) 西部產(chan) 地到東(dong) 部市場的管道輸送,解決(jue) 我國新能源空間供需錯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