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华体汇官网登陆!
 
當前位置: 首頁 » hth官网登陆 » 行情資訊 » 正文

2024年全省計量工作要點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3-12  瀏覽次數:32478
 陝市監發〔2024〕61號

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關(guan) 於(yu) 印發《2024年全省計量工作要點》的通知

省計量工作部門聯席會(hui) 議各成員單位,各設區市、韓城市、楊淩示範區市場監管局,省計量院,西北計量中心辦,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省級各專(zhuan) 業(ye) 計量技術委員會(hui) ,各有關(guan) 部門和企事業(ye) 單位:

現將《2024年全省計量工作要點》印發你們(men) ,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4年2月5日

(此件公開發布)

 

2024年全省計量工作要點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guan) 鍵一年。全省計量工作的總體(ti) 思路是: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hui) 精神,堅定不移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計量工作的重要論述統攬全局,按照總局《2024年全國計量工作要點》和2024年全省市場監管工作會(hui) 議部署,緊緊圍繞深入實施國務院《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和《陝西省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加快構建陝西現代先進測量體(ti) 係、一體(ti) 化推進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目標,以服務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為(wei) 導向,秉持計量優(you) 先發展戰略,大力實施計量強基工程,強化計量創新,健全計量體(ti) 係,提升計量能力,加強計量監管、優(you) 化計量服務,為(wei) 推動陝西高質量發展、實現陝西市場監管工作爭(zheng) 做西部示範發揮強有力的基礎保障和技術支撐作用。

一、深化計量改革創新

1.構築計量工作新格局。充分發揮全省計量工作部門聯席會(hui) 議製度作用,總結前期《規劃》《意見》實施情況,圍繞重點產(chan) 業(ye) 鏈,研究製定貫徹落實《規劃》《意見》的具體(ti) 行動計劃,確保2025年階段性目標實現;圍繞質量強市部署,指導各地市加快建立各市級政府計量工作聯席會(hui) 議製度,構建由市場監管部門統一管理、各部門按職能分工負責的計量工作協調機製,形成全社會(hui) 共建、共治、共享計量發展新格局。

2.提升計量供給質量。圍繞省局質量強鏈強企部署,加大產(chan) 學研用計量科技合作,組建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與(yu) 產(chan) 業(ye) 計量科研聯盟,鼓勵省計量院、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ye) 大學以及各軍(jun) 工科研機構創建具有我省產(chan) 業(ye) 特色的計量科技創新基地;根據總局部署,探索建立儀(yi) 器儀(yi) 表計量測試評價(jia) 製度,鼓勵有能力的計量技術機構在重點領域建立儀(yi) 器儀(yi) 表計量測試評價(jia) 實驗室,圍繞儀(yi) 器儀(yi) 表性能參數、計量指標、穩定性、可靠性等進行綜合計量測試評價(jia) ,推動儀(yi) 器儀(yi) 表質量提升和國產(chan) 化替代;指導省計量院申報籌建國家計量器具型式評價(jia) 實驗室;發揮西安、寶雞等地市計量產(chan) 業(ye) 聚集優(you) 勢,提升我省儀(yi) 器儀(yi) 表產(chan) 業(ye) 自主創新能力,培育2-3個(ge) 具有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zheng) 力的國產(chan) 儀(yi) 器儀(yi) 表品牌;落實總局即將出台的《國家先進測量實驗室建設與(yu) 運行暫行規定》,動員205所申報籌建“國家先進測量實驗室”,為(wei) 2035年我省進入國家計量技術能力第一方陣奠定堅實基礎。

3.探索並推行計量改革。著眼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部署,堅持開放包容,推進計量技術機構改革創新,研究製定我省量值傳(chuan) 遞溯源體(ti) 係規劃布局方案和具體(ti) 實施細則,穩妥有序推進計量授權改革,提高第三方機構計量供給能力,激發計量市場活力;貫徹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精神,依托西安市局開展水表、燃氣表出廠檢驗和首次強製檢定“二檢合一”試點,以及充電樁智能遠程在線監測平台技術成果應用試點。

4.做好計量一體(ti) 化發展相關(guan) 工作。爭(zheng) 取相關(guan) 部門支持,加強協作配合,協力做好計量一體(ti) 化發展規劃中重點工作任務的細化落實和階段性評估,特別是在打破計量技術障礙、實現計量標準證書(shu) 互認上爭(zheng) 取有所突破,在推動計量科技協同創新和計量測試基礎設施共建共用共享上取得進展。

二、夯實計量技術基礎

5.加快推進社會(hui) 公用計量標準建設。圍繞質量強省總體(ti) 部署,嚴(yan) 格落實社會(hui) 公用計量標準建設“責任清單”和“能力清單”,推動全省社會(hui) 公用計量標準升級換代,提升社會(hui) 公用計量標準核心器件和關(guan) 鍵設備自主可控能力。著眼涉糧、氫能源和充電樁等重點領域以及產(chan) 業(ye) 發展急需,探索在行業(ye) 性、專(zhuan) 業(ye) 性較強和技術能力領先的企事業(ye) 單位和計量機構中開展社會(hui) 公用計量標準規劃並經社會(hui) 公示後實施授權,力爭(zheng) 2024年全省新建50項市級以上社會(hui) 公用計量標準。

6.加強計量標準物質能力建設。麵向生命科學、生物醫藥、環境監測、食品安全、碳達峰碳中和等領域計量需求,加大標準物質技術攻關(guan) ,加大新型標準物質研製和申報力度,提升我省標準物質數質量。開展標準物質監督檢查,注銷一批“僵屍”標準物質。鼓勵相關(guan) 技術人員積極申請加入國家標準物質技術評審專(zhuan) 家庫,拓展我省專(zhuan) 家覆蓋麵和專(zhuan) 業(ye) 細分度。

7.持續推進計量技術規範體(ti) 係建設。圍繞質量強鏈要求和我省重點產(chan) 業(ye) 鏈計量新需求,聚焦氫能源、雙碳、智能製造、數字計量、新材料等重點領域,鼓勵國家級和省級產(chan) 業(ye) 計量測試中心積極參與(yu) 和承擔國家計量技術規範製定工作,全省申報國家計量技術規範製修訂項目不少於(yu) 5項;梳理現行省級計量技術規範體(ti) 係,重點推進保民生、保法治、保底線以及重點領域、新興(xing) 領域急需,調研製修訂陝西省地方計量檢定規程/校準規範不少於(yu) 10項,儲(chu) 備項目不少於(yu) 15項,強化計量技術規範對關(guan) 鍵領域支撐,積極開展前瞻性研究與(yu) 實踐。

8.大力實施計量比對。落實總局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計量比對工作的意見,組織省內(nei) 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積極參加國家、大區計量比對。支持省計量院承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計量比對項目,並探索建立國家級計量比對中心。組織全省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開展3項計量比對,由省計量院主持在陝建標的計量校準機構開展2項計量比對,並向社會(hui) 公開比對結果。

9.推進計量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根據中央有關(guan) 人才規劃和總局關(guan) 於(yu) 計量人才培養(yang) 支持方案部署,麵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積極做好國家一流計量科學家、傑出計量領軍(jun) 人才、國家級計量青年英才以及研發意義(yi) 重大、創新引領作用顯著、團隊效應突出的計量科技創新團隊的培育、選拔和推薦;支持省計量院、中電科20所等申報“國家計量人才實訓基地”;在各專(zhuan) 業(ye) 計量技術委員會(hui) 中探索建立秘書(shu) 長、新晉委員培訓和省級計量技術規範主審人製度;配合省人社廳做好注冊(ce) 計量師職業(ye) 資格考試相關(guan) 工作,加強考試風險防控,規範注冊(ce) 計量師從(cong) 業(ye) 行為(wei) ,不 斷 擴大注冊(ce) 計量師人員規模;鼓勵計量技術機構創新崗位設置,建立首席計量師等聘任製度;舉(ju) 辦省級計量標準、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考評員業(ye) 務培訓班,嚴(yan) 格考核換證,持續強化考評員廉潔規範從(cong) 業(ye) “三項機製”和動態管理懲戒機製,依法依規開展計量考評工作,為(wei) 計量事業(ye) 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計量人才支持。

三、提高計量監管效能

10.持續加強民生計量監管工作。堅持人民至上,聚焦民生計量“關(guan) 鍵小事”,嚴(yan) 格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和生產(chan) 經營單位主體(ti) 責任,不斷加大對與(yu) 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關(guan) 的“民用四表”、電子計價(jia) 秤、加油機等計量器具的監管力度;統籌計量法治和智治,研究技術防範方法和科技甄別手段,總結推廣西安市集貿市場智慧稱遠程監管經驗。

11.加強重點領域監管。爭(zheng) 取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省環保廳、省衛健委支持,以安全防護、貿易結算、醫療衛生、環境監測在用強檢計量器具為(wei) 重點,運用隨機抽查和重點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全省強檢計量器具綜合監督檢查;持續對充電樁、加油機、眼鏡製配等民生領域重點計量器具和定量包裝商品淨含量開展計量專(zhuan) 項監督檢查;指導宣傳(chuan) 法定計量單位,開展計量單位使用情況專(zhuan) 項監督抽查;強化計量標準事中事後監管,組織開展計量標準監督檢查。

12.持續推進誠信計量體(ti) 係建設。抓好總局《關(guan) 於(yu) 推進誠信計量體(ti) 係建設的指導意見》貫徹落實,積極培育服務業(ye) 經營者誠信計量自我承諾示範單位,挖掘宣傳(chuan) 一批誠信計量典型案例,提高全社會(hui) 的誠信計量意識。

13.強化法定計量機構管理。根據總局部署,組織對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開展測評與(yu) 診斷,提升其能力提升;以規範技術服務行為(wei) 為(wei) 重點,開展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專(zhuan) 項監督檢查,嚴(yan) 厲查處不經報批擅自停止量傳(chuan) ,未經授權或超越授權範圍開展工作,偽(wei) 造數據出具虛假證書(shu) 報告,惡性低價(jia) 競爭(zheng) 破壞營商環境,違規或變相收取強檢費用等違反國家計量法律法規和我省有關(guan) 規定要求的突出問題,規範我省計量技術服務秩序。

14.加快計量信息化建設。組織舉(ju) 辦“陝西省計量業(ye) 務綜合管理係統”業(ye) 務培訓和應用推廣,實現我省計量法規、計量人員、計量監管、計量機構的全麵信息匯聚和管理,並實現與(yu) 總局E-CQS係統、省局雙隨機平台、網上登記平台、綜合業(ye) 務係統和信用陝西等門戶網站對接,推進計量器具種類、數量,社會(hui) 公用計量標準覆蓋率、工作能力等數據應用和信息共享,通過大數據分析為(wei) 計量事業(ye) 發展各項決(jue) 策提供支持。

四、提升計量服務能力

15.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計量測試中心建設。圍繞製造強省、質量強省、科技強省戰略目標和全省產(chan) 業(ye) 發展計量需求,在重點行業(ye) 和關(guan) 鍵領域,規劃建設一批國家和省級產(chan) 業(ye) 計量測試中心,不斷完善我省產(chan) 業(ye) 計量測試服務集群。動員指導省計量院聯合西農(nong) 大、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做好申報國家級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石油測井產(chan) 業(ye) 計量測試中心的前期項目調研準備;支持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西安漢唐分析檢測有限公司籌建“國家稀有金屬產(chan) 業(ye) 計量測試中心”,指導中鐵一局申請籌建“國家高速道路產(chan) 業(ye) 計量測試中心”;指導航天六院做好國家級產(chan) 業(ye) 計量測試中心的驗收準備;支持榆林市計量技術研究院、富平縣檢驗檢測中心加快省級煤鹽化工、羊乳製品等產(chan) 業(ye) 計量中心建設。根據總局部署,積極參與(yu) “產(chan) 業(ye) 計量西部行”活動。

16.不斷加強企業(ye) 計量工作。常態化開展“計量服務中小企業(ye) 行”活動,強化對中小微企業(ye) 及欠發達地區企業(ye) 計量服務供給;實施中小企業(ye) 計量夥(huo) 伴計劃,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一攬子的計量支持方案。

17.加強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貫徹落實中省關(guan) 於(yu) 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部署要求,履行市場監管職責,組織協調相關(guan) 單位完成年度碳達峰碳中和任務分工。持續強化能源計量工作,與(yu) 省發改委聯合開展能源資源計量服務示範活動,組織能效水效標識計量監督檢查;聯合省發改委召開能源計量審查推進部署會(hui) ,舉(ju) 辦能源計量培訓班,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審查力爭(zheng) 完成300家以上;發揮我省計量技術委員會(hui) 專(zhuan) 家團隊智庫作用,加強碳計量政策研究和計量技術規範製修訂;落實總局《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ti) 係實施方案》和即將頒發的碳達峰碳中和計量能力建設指南,動員指導省計量院申報籌建“國家碳計量中心”,推動測量管理體(ti) 係認證工作。

18.加強計量技術委員會(hui) 建設。合理布局、優(you) 化設置省級計量技術委員會(hui) ,完成化學、壓力等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換屆工作;加強重點領域計量技術委員會(hui) 建設,指導省生態環境廳籌建成立“陝西省生態環境監測專(zhuan) 用計量技術委員會(hui) ”;支持各國家級和省級產(chan) 業(ye) 計量測試中心,申報組建全國性和省級專(zhuan) 業(ye) 計量技術委員會(hui) ;推行“3+X”管理模式,加強各委員會(hui) 管理,健全激勵機製,鼓勵承擔並開展本專(zhuan) 業(ye) 領域內(nei) 各類計量科研工作,發揮技術委員會(hui) 專(zhuan) 家隊伍的技術支撐作用,有效提升我省計量技術能力水平。

五、加強自身能力建設

19.堅持政治統領,把政治建設貫穿計量工作始終。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hui) 精神以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省對計量工作的指示要求,堅持把講政治落實落細到計量事業(ye) 發展的全過程、各方麵,提高政治站位,把計量工作放到“兩(liang) 個(ge) 大局”中、放到黨(dang) 和國家工作全局中思考、研究和推動,找準自身定位,校準前進方向,努力做到與(yu) 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同向同頻。深入推進全省計量領域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從(cong) 嚴(yan) 整治和查處計量行政部門不作為(wei) 、亂(luan) 作為(wei) 和慢作為(wei) ,打造清正廉潔、作風優(you) 良的計量隊伍。

20.加強計量隊伍建設。組織全省計量工作部門聯席會(hui) 議成員單位計量業(ye) 務主管、各市局主管局長、科長、計量所長,召開全省計量工作會(hui) 議,明確目標任務,夯實工作責任,確保計量工作強化職責意識,提升管理能力;聯合省人社廳、省總工會(hui) 、省科技廳、共青團陝西省委,在全省範圍內(nei) 組織開展計量檢定技能比武競賽活動。在此基礎上,組織參加國家總局開展的全國計量職業(ye) 技能比武活動,推動全省計量技術機構形成強業(ye) 務、練技能的良好氛圍。

21.加強計量文化建設和科普宣傳(chuan) 。根據總局部署,製定印發陝西省2024年度“5·20世界計量日”主題宣傳(chuan) 活動實施方案,依托榆林市局組織召開2024年度“世界計量日”主址宣傳(chuan) 大會(hui) ;支持省計量院申報“全國計量文化和科普資源創新基地”並發揮“計量科普教育基地”作用,鼓勵和支持省內(nei) 計量技術機構、科研院所等相關(guan) 單位積極申報加入全國計量文化和科普資源創新聯盟,將陝西悠久計量文化融入國家計量文化和科普資源雲(yun) 建設;強化邊工作、邊宣傳(chuan) 理念,推動計量宣傳(chuan) 日常化、製度化,不斷增強用群眾(zhong) 聽得懂的語言、看得懂的方式宣傳(chuan) 計量工作、普及計量知識的本領,主動加強對計量的社會(hui) 化宣傳(chuan) 。

22.加強計量交流合作。發揮西北國家計量測試中心作用,實施計量服務區域發展創新工程,開展區域計量技術攻關(guan) 和管理課題研究,建設區域計量服務協同平台,助推區域計量協同發展;指導省計量院發揮“一帶一路”國家計量測試研究中心(陝西)輻射帶動作用,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計量製度法律法規研究,促進計量戰略、規劃、機製和規則對接,開展計量比對,推進計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積極培育並提供“一帶一路”計量合作優(you) 秀案例。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於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hth官网登陆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