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該院院長王曉偉(wei) 介紹,隨著智能電表的安裝及普及,人工檢測難以滿足用戶需求。2015年,河南省計量院建立了國內(nei) 質檢係統首條電能表檢定流水線,精度0.05級,年檢定能力20萬(wan) 塊單相電能表。相對於(yu) 手工檢定,這個(ge) 檢測係統極大提高了檢定準確性、安全性和檢定效率,對電能計量工作具有重要意義(yi) 。
通過推進人才強檢戰略,近年來,該院共承擔科研項目125項,取得科技成果80多項,獲得專(zhuan) 利近30項,起草國家及地方檢定規程100多項,起草申報地方標準25項,發布實施10項。榮獲各種獎勵150餘(yu) 項,其中3項科技成果榮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獲得質檢總局科技興(xing) 檢三等獎4項,獲得中國計量測試學會(hui) 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項,填補多項國內(nei) 乃至國際技術空白。
河南省科研機構生產(chan) 實驗基地位於(yu) 新鄉(xiang) 市平原示範區,聚集了眾(zhong) 多省屬科研機構,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區的技術研發中心、中間試驗基地、科技企業(ye) 孵化基地、新型工業(ye) 化示範基地和高層次人才聚集高地。
據王曉偉(wei) 介紹,近年來,河南省計量院在不斷加大基礎建設的同時,加強科研技術裝備能力建設,自籌資金1.2億(yi) 元,有計劃和有重點地進行科研投入和技術裝備的更新和改造,共下達事業(ye) 發展計劃項目222項,在新能源、醫療衛生、節能環保等領域,建立了一批適合市場需求的特點突出、技術明顯領先的“品牌項目”,從(cong) 而帶動和促進整體(ti) 實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該院主要科研技術裝備達到國內(nei) 一流水平。
2012年12月12日,河南省計量院承擔的質檢總局科技計劃項目“國家二級標準物質(標準氣體(ti) )及關(guan) 鍵技術的研究”,經專(zhuan) 家組鑒定,認為(wei) 該項目設計合理,技術先進,在氣體(ti) 標準物質研製方麵有創新,達到國內(nei) 領先水平。采用該技術配製的氮中一氧化碳、空氣中甲烷、空氣中異丁烷等3種氣體(ti) 標準物質由質檢總局批準為(wei) 國家二級標準物質。此項技術不僅(jin) 解決(jue) 了河南省內(nei) 無標準氣體(ti) 配製、定值的問題,方便礦山、石油、化工、環保等行業(ye) 氣體(ti) 分析儀(yi) 器的檢測,還填補了河南省內(nei) 無國家二級標準物質(標準氣體(ti) )的空白。該項目完成後,有效解決(jue) 了河南省企業(ye) “用氣難”問題,降低了使用單位的生產(chan) 和運營成本,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目前,該院研發、生產(chan) 的49種標準物質已取得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和國家二級標準物質證書(shu) ,為(wei) 企業(ye) 研製和生產(chan) 產(chan) 品提供了技術支撐。
河南省計量院通過創新機製體(ti) 製、創新工作方法,構建了計量成果研發和轉化體(ti) 係,形成以計量檢定為(wei) 基礎,以計量校準為(wei) 核心,以成果轉化為(wei) 補充,檢定、校準和成果轉化三者相互支撐的良好發展模式。同時,組建研究、開發、生產(chan) 、銷售、服務團隊。麵向市場、麵向產(chan) 業(ye) 聚集區,組織建立了具有較強競爭(zheng) 力的環境評價(jia) 、電磁兼容、能源平衡測試、信息網絡檢測、安全工程檢測等項目,開展市場化的校準、工程計量檢測服務,還開展了微觀計量技術、超常態計量技術、動態計量技術、在線計量技術、自動化計量技術和智能化計量技術的計量標準研究開發,為(wei) 河南省電能、流量、力學、衡器、熱工、電子等行業(ye) 的計量器具生產(chan) 企業(ye) 提供了先進的計量器具新產(chan) 品和強有力的高層次技術服務。
在河南省計量院,有3個(ge) 創新團隊,分別從(cong) 事新型標準粉塵研究、水基顆粒數量濃度標準物質研製和光學方法測量超聲聲場的研究。其中一個(ge) 創新團隊今年已入選河南省科技創新團隊。
河南省計量院從(cong) 創造寬鬆舒心工作環境、業(ye) 務技能培訓、嚴(yan) 格人員考核、健全選拔製度、建立市場化的激勵創新機製等多層麵入手,先後製定了《學術積分管理辦法》、《科技成果獎及優(you) 秀論著獎評選辦法》、《雙向競爭(zheng) 上崗方案》、《技術合作管理辦法》等製度,不斷建立健全人才培養(yang) 和使用機製。
近年來,河南省計量院先後與(yu)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計量大學、民權縣產(chan) 業(ye) 集聚區簽訂了合作協議,建立了戰略合作關(guan) 係,在人才培養(yang) 、技術引進、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建設、高新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